电芯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84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机构、注液托盘和传送机构,注液机构具有注液腔,并于注液机构的顶部设有若干构造有注液通道的注液单元,注液托盘上设有若干电芯容置腔,且注液托盘被配置为可放置于注液腔内,并形成电芯容置腔与注液单元间一一对应地布置,传送机构被配置为可构成对注液托盘向注液机构处的输送,以及将注液托盘由注液机构处输送出,且于注液托盘中设有托盘加热部,于注液机构中设有注液机构加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芯注液装置利用托盘加热部和注液机构加热部的设置,能够加快电解液在电芯内部的浸润,缩短注液时间,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注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作为电池中的传导介质,需要均匀的浸润在电芯内部,以在正极与负极之间进行锂离子的传递,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正常进行。
[0003]电解液通常是灌注于电芯中的,在注液过程中,由于正负极片较高的压实密度和电芯内部较高的装配比,电解液往往难以完全浸润入电芯内部,导致注液后产生冒液或者电芯浸润效果不好,而会影响电芯性能。因此现在的注液操作中往往需要延长注液时间以保证电解液的浸润,但是注液时间的延长必然会降低生产效率,并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芯注液装置,以能够加快电解液在电芯内部的浸润,缩短注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芯注液装置,包括:
[0007]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具有至少一侧敞口的注液腔,并于所述注液机构的顶部设有若干构造有注液通道的注液单元,且所述注液单元的顶端位于所述注液腔外,所述注液单元的底端伸于所述注液腔内;
[0008]注液托盘,所述注液托盘上设有若干至少顶部敞口的电芯容置腔,且所述注液托盘被配置为可由一侧的敞口放置于所述注液腔内,并形成所述电芯容置腔与所述注液单元间一一对应地布置;
[0009]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相邻于所述注液机构设置,且所述传送机构被配置为可构成对所述注液托盘向所述注液机构处的输送,以及将所述注液托盘由所述注液机构处输送出;
[0010]其中,于所述注液托盘中设有以对所述电芯容置腔处加热的托盘加热部,于所述注液机构中设有对所述注液腔内和/或所述注液单元加热的注液机构加热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单元包括位于所述注液腔外的注液杯,以及顶端与所述注液杯的底部连通,底端伸于所述注液腔内的注液管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设于所述注液机构两侧的上料传送单元和下料传送单元。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料传送单元和所述下料传送单元采用皮带输送机或滚筒式输送机。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加热部包括设于所述注液托盘中的第一发热组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注液机构加热部包括分别对所述注液腔内和所述注液单元加热的
注液腔加热部与注液单元加热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注液腔加热部包括设于所述注液腔内的第二发热组件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注液单元加热部包括设于所述注液腔内并靠近于所述注液单元设置的第三发热组件和第三温度传感器。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热组件、所述第二发热组件和所述第三发热组件采用电加热丝或电加热管。
[0018]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注液装置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注液机构的一侧,且所述机械手被配置为以将所述传送机构输送的所述注液托盘放置于所述注液腔中,或将所述注液腔中的所述注液托盘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注液装置还包括电解液罐和注液泵,所述注液泵为与所述注液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若干个,且所述注液泵的进口与所述电解液罐连通,所述注液泵的出口连通至所述注液通道内。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技术的电芯注液装置,通过注液托盘对电芯的承载,并将注液托盘置于注液腔内,使得被承载的电芯与注液单元一一对应,可实现向电芯注液,同时,通过两个加热部的设置,一方面可对电芯加热,提高电芯温度,以在注液时加快电解液在电芯内部的浸润,另一方面也可对注液腔及注液单元加热,保证电解液的温度,减小电解液黏度,提高电解液在电芯内部的浸润性,由此能够减少注液时间,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0022]此外,本技术注液单元采用相连的注液杯和注液管道,结构简单,易于成型,且使用方便。传送机构包括上料和下料两部分,可利于传送机构的布置,并便于注液托盘的上下料操作。各加热部采用加热组件与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加热温度,以保证加热效果符合要求。
[0023]另外,本技术利用机械手的设置,可实现注液托盘的自动上下料,并能够避免人工下来导致电解液冒出影响电芯注液质量,以及电芯表面电解液污染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具有机械手时的构成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解液罐和注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注液平台;2、上料传送单元;3、下料传送单元;4、注液托盘;5、第一发热组件;6、第一温度传感器;7、注液腔;8、第二发热组件;9、第二温度传感器;10、注液杯;11、注液管道;12、第三发热组件;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机械手;15、电解液罐;16、注液泵;
[0030]100、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4]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芯注液装置,以用于向动力电池的电芯100内充注电解液。整体构成上,如图1并结合于图2中所示的,该电芯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机构、注液托盘4和传送机构。
[0035]其中,注液机构具有至少一侧敞口的注液腔7,并于注液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构造有注液通道的注液单元,且各注液单元的顶端位于注液腔7外,其底端则伸于注液腔7内。
[0036]在注液托盘4上设置有若干至少为顶部敞口的电芯容置腔,电芯容置腔的数量及排布一般与注液机构中的注液单元一致,且本实施例的注液托盘4也被配置为能够由上述位于注液机构一侧的敞口放置于注液腔7内,并使得各电芯容置腔与注液单元间呈一一对应地布置,以由此可经由注液单元向装载在各电芯容置腔中的电芯100内充注电解液。
[0037]传送机构为相邻于注液机构设置,且该传送机构也被配置为可构成对装载有待充注电解液的电芯100的注液托盘4向注液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注液装置包括: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具有至少一侧敞口的注液腔(7),并于所述注液机构的顶部设有若干构造有注液通道的注液单元,且所述注液单元的顶端位于所述注液腔(7)外,所述注液单元的底端伸于所述注液腔(7)内;注液托盘(4),所述注液托盘(4)上设有若干至少顶部敞口的电芯容置腔,且所述注液托盘(4)被配置为可由一侧的敞口放置于所述注液腔(7)内,并形成所述电芯容置腔与所述注液单元间一一对应地布置;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相邻于所述注液机构设置,且所述传送机构被配置为可构成对所述注液托盘(4)向所述注液机构处的输送,以及将所述注液托盘(4)由所述注液机构处输送出;其中,于所述注液托盘(4)中设有以对所述电芯容置腔处加热的托盘加热部,于所述注液机构中设有对所述注液腔(7)内和/或所述注液单元加热的注液机构加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单元包括位于所述注液腔(7)外的注液杯(10),以及顶端与所述注液杯(10)的底部连通,底端伸于所述注液腔(7)内的注液管道(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设于所述注液机构两侧的上料传送单元(2)和下料传送单元(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单元(2)和所述下料传送单元(3)采用皮带输送机或滚筒式输送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丰登郭航汪加文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