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558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WS2固体粉末放在石英舟中,基底放在石英舟载气气流下游方向,距离石英舟水平距离20cm;将硼氨烷放在石英试管中,并位于石英管载气上游端,将石英舟和石英试管加热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得到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本专利采用硫化钨(WS2)固体粉末作为硫化钨薄膜生长的前驱物,硼氨烷作为掺杂元素硼(B)、氮(N)的前驱物,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B,N共掺杂的大面积、连续二硫化钨薄膜,对于研究硫化钨的共掺杂、改善硫化钨的电学性能、催化性能、抗菌性能是有益的。抗菌性能是有益的。抗菌性能是有益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掺杂二维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硫化钨(WS2)禁带宽度在可见光范围内,可以用于发光器件、光电导探测器和催化剂等领域。本征硫化钨包括粉体、薄膜已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地研究,对其制备与性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掺杂是改变半导体材料性能常用的手段,通过掺杂可改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禁带宽度、导电类型和催化能力等。二硫化钨的掺杂也已有大量报道,掺杂多为单一元素掺杂,比如过渡金属元素铁、钴、锰,稀土元素镱、铒、铪等,非金属元素氮、氧等。共掺杂也有较少报道,研究的有钛

铅、碲

钼、锰的硼、碳、氮、氧化物、锰卤化物、铝

氧、氟

氮、氮

磷共掺杂。氮掺杂能够增加硫化钨活性催化位点、增强杀菌性能、和提高电学性能。提高掺杂量是掺杂需要考虑的,共掺杂是提高掺杂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0004]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取WS2固体粉末1~5g,放入石英舟中,之后将石英舟放入电炉中的石英管内;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的中间位置;
[0006]步骤(2).将基底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氮气吹干,放置在载气气流下游方向,距离石英舟水平距离20cm;
[0007]步骤(3).将0.5

2g硼氨烷,装入石英试管中,石英试管与CVD石英管载气上游端的进气管道相联通;
[0008]步骤(4).开启机械泵抽真空,同时向石英管中输入载气氩氢混合气,其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5%,载气流量为100sccm,抽气2~4min后,关闭石英管与机械泵之间的阀门,停止载气的抽出;待石英管内气压升至0.4

0.7个大气压时,关闭载气气流停止向石英管内输入载气;
[0009]步骤(5).将石英管升温至900~1200℃,升温速率为20~30℃/min;温度升至900~1200℃后保温,保温时间为30~90min;
[0010]步骤(6).石英管升至保温温度阶段的同时,石英试管通过油浴加热至80

100℃,之后,石英试管保温,保温时间为30~90min;
[0011]步骤(7).石英管、石英试管停止加热,并关闭通入硼氨烷蒸气,开启管式炉,将石英管快速冷却到室温,冷却速率为50~100℃/min,然后取出基底,在基底上获得氮、硼共掺杂的WS2薄膜。
[0012]作为优选,所述WS2为WS2固体粉末替换为氧化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基底为表面生长有氧化层的硅片(SiO2/Si)、蓝宝石或多孔碳、碳化硅材料。
[0014]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石英管替换为刚玉管,石英舟替换为刚玉舟。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石英管内径为1英寸。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底尺寸为2.5~3.5cm
×
1.5~2.0cm。
[0017]本专利技术在硫化钨薄膜生长的同时,通过气相法引入掺杂剂,实现高质量硫化钨掺杂薄膜的生长;
[0018]本专利所述方法还可以用来合成氮、硼掺杂硫化钼薄膜材料。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掺杂方法相比,本专利采用硫化钨(WS2)固体粉末作为硫化钨薄膜生长的前驱物,硼氨烷作为掺杂元素硼(B)、氮(N)的前驱物,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B,N共掺杂的大面积、连续二硫化钨薄膜,对于提高硫化钨的电学性能、催化性能、抗菌性能是有益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时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1).取WS2固体粉末1g,放入石英舟3中,所述的石英管内径为1英寸,之后将石英舟放入电炉1中的石英管内;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的中间位置;
[0023]步骤(2).将基底2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氮气吹干,放置在载气气流下游方向,距离石英舟水平距离20cm;所述的基底尺寸为2.5cm
×
1.5cm,所述基底为表面生长有氧化层的硅片;
[0024]步骤(3).将0.5g硼氨烷4,装入石英试管中,石英试管与CVD石英管载气上游端的进气管道相联通;
[0025]步骤(4).开启机械泵抽真空,同时向石英管中输入载气氩氢混合气,其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5%,载气流量为100sccm,抽气2min后,关闭石英管与机械泵之间的阀门,停止载气的抽出;待石英管内气压升至0.4个大气压时,关闭载气气流停止向石英管内输入载气;
[0026]步骤(5).将石英管升温至900℃,升温速率为20℃/min;温度升至900℃后保温,保温时间为30min;
[0027]步骤(6).石英管升至保温温度阶段的同时,石英试管通过油浴5加热至80℃,之后,石英试管保温,保温时间为30min;
[0028]步骤(7).石英管、石英试管停止加热,并关闭通入硼氨烷蒸气,开启管式炉,将石英管快速冷却到室温,冷却速率为50℃/min,然后取出基底,在基底上获得氮、硼共掺杂的WS2薄膜。
[0029]实施例二: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取WS2固体粉末3g,放入石英舟中,所述的石英管内径为1英寸,之后将石英舟放入电炉中的石英管内;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的中间位置;
[0031]步骤(2).将基底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氮气吹干,放置在载气气流下游方向,距离石英舟水平距离20cm;所述的基底尺寸为3.5cm
×
12.0cm,所述基底为表面生长碳化硅材料;
[0032]步骤(3).将1g硼氨烷,装入石英试管中,石英试管与CVD石英管载气上游端的进气管道相联通;
[0033]步骤(4).开启机械泵抽真空,同时向石英管中输入载气氩氢混合气,其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5%,载气流量为100sccm,抽气3min后,关闭石英管与机械泵之间的阀门,停止载气的抽出;待石英管内气压升至0.5个大气压时,关闭载气气流停止向石英管内输入载气;
[0034]步骤(5).将石英管升温至1000℃,升温速率为25℃/min;温度升至1000℃后保温,保温时间为60min;
[0035]步骤(6).石英管升至保温温度阶段的同时,石英试管通过油浴加热至90℃,之后,石英试管保温,保温时间为70min;
[0036]步骤(7).石英管、石英试管停止加热,并关闭通入硼氨烷蒸气,开启管式炉,将石英管快速冷却到室温,冷却速率为60℃/min,然后取出基底,在基底上获得氮、硼共掺杂的W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硼、氮共掺杂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WS2固体粉末1~5g,放入石英舟中,之后将石英舟放入电炉中的石英管内;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的中间位置;步骤(2).将基底用去离子水清洗后氮气吹干,放置在载气气流下游方向,距离石英舟水平距离20cm;步骤(3).将0.5

2g硼氨烷,装入石英试管中,石英试管与石英管载气上游端的进气管道相联通;步骤(4).开启机械泵抽真空,同时向石英管中输入载气氩氢混合气,其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5%,载气流量为100sccm,抽气2~4min后,关闭石英管与机械泵之间的阀门,停止载气的抽出;待石英管内气压升至0.4

0.7个大气压时,关闭载气气流停止向石英管内输入载气;步骤(5).将石英管升温至900~1200℃,升温速率为20~30℃/min;温度升至900~1200℃后保温,保温时间为30~90min;步骤(6).石英管升至保温温度阶段的同时,石英试管通过油浴加热至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燕飞蔡庆锋彭雪赵士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