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36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铁氧体磁芯适当地安装在帽上的安装构件。保持件5是用于将铁氧体磁芯4安装在线缆接头100的帽2上的构件。帽2包括圆筒状的侧周壁部21和形成于侧周壁部21的一方的端部的顶壁部22,在顶壁部22形成有供线缆150插通的插通孔23。保持件5具备:圆形的板部51,其具有供线缆150插通的插通孔51a;安装部52,其配置于板部51的一方的表面侧,并安装于帽2;以及保持部53,其配置于板部51的另一方的表面侧,并保持铁氧体磁芯4。安装部52形成于板部51的内缘部,保持部53形成于板部51的外缘部。缘部。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安装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构件。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用于将线缆安装于壳体的线缆接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0003]专利文献1的线缆接头具备能够安装于壳体的接头主体、紧固于接头主体的帽、以及通过帽的紧固而压入于接头主体与线缆之间的套筒。在该线缆接头中,通过套筒,将接头主体与线缆之间的间隙填埋,因此能够抑制异物(例如,水、油以及尘埃)向壳体内的侵入。
[0004]专利文献2的线缆接头形成为圆筒状,在外周面形成有固定用的螺纹部,在内周面安装有铁氧体磁芯。在铁氧体磁芯上形成有供线缆插通的孔。在该线缆接头中,能够通过铁氧体磁芯降低线缆的噪声。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9882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1716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在此,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铁氧体磁芯相对于线缆接头的安装构造,存在改善的余地。例如,存在当铁氧体磁芯从线缆接头脱落时铁氧体磁芯发生破损的隐患。
[001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铁氧体磁芯适当地安装在帽上的安装构件。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安装构件是用于将铁氧体磁芯安装在线缆接头的帽上的构件。帽包括圆筒状的侧周壁部和形成于侧周壁部的一方的端部的顶壁部,在顶壁部形成有供线缆插通的第一插通孔。安装构件具备:圆形的板部,其具有供线缆插通的第二插通孔;安装部,其配置于板部的一方的表面侧,并安装于帽;以及保持部,其配置于板部的另一方的表面侧,并保持铁氧体磁芯。安装部形成于板部的内缘部,保持部形成于板部的外缘部。
[0014]通过像这样构成,能够在通过保持部保持铁氧体磁芯的同时通过安装部安装在帽上。
[0015]在上述安装构件中,也可以是,安装部为卡扣(snap fit)构造,并构成为与帽的顶壁部的第一插通孔嵌合。
[0016]在上述安装构件中,也可以是,保持部为卡扣构造,并构成为从外周面侧保持铁氧体磁芯。
[0017]专利技术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构件,能够将铁氧体磁芯适当地安装在帽上。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缆接头的立体图。
[0020]图2是表示图1的线缆接头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3是表示图1的线缆接头将线缆固定于壳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2]图4是表示图1的线缆接头的帽的立体图。
[0023]图5是表示图1的线缆接头的保持件的立体图。
[0024]图6是表示通过图5的保持件保持铁氧体磁芯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5]图7是表示将图6的保持件安装在帽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7]首先,参照图1~图7,对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件5的线缆接头100的构造进行说明。
[0028]如图3所示,线缆接头100是为了将线缆150安装于壳体160而设置的。该线缆接头100构成为使插通于壳体160的插通孔161的线缆150固定于壳体160。例如,线缆150是将省略图示的马达与逆变器连接的电力线缆,壳体160是容纳逆变器的逆变器壳体。此外,相对于壳体160安装线缆接头100的一侧(X1方向侧)是壳体160的外部侧,其相反侧(X2方向侧)是壳体160的内部侧。
[0029]如图2所示,线缆接头100具备接头主体1、帽2、套筒3、铁氧体磁芯4以及保持件5。此外,保持件5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构件”的一个例子。
[0030][接头主体][0031]接头主体1构成为能够安装于壳体160。该接头主体1例如是由树脂制成的,包括供线缆150插通的圆筒状的主体部11和从主体部11的另一方的端部(X2方向侧的端部)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12。在主体部11的外周面形成有供帽2螺合的外螺纹部13。如图3所示,在主体部11的内周面以相连的方式形成有大径部14a、缩径部(锥形部)14b以及小径部14c。大径部14a配置于一侧(X1方向侧),小径部14c配置于另一侧(X2方向侧),缩径部14b配置于大径部14a与小径部14c之间。缩径部14b形成为开口直径朝向凸缘部12侧(X2方向侧)逐渐变小。
[0032]凸缘部12构成为能够安装于壳体160,在凸缘部12安装于壳体160的情况下,小径部14c嵌合于壳体160的插通孔161。在凸缘部12形成有螺栓插通孔15,并且在壳体160形成有螺栓插通孔162,通过将插通于该螺栓插通孔15以及螺栓插通孔162的螺栓(省略图示)紧固,从而将凸缘部12安装于壳体160。
[0033][帽][0034]帽2构成为能够紧固于接头主体1。该帽2例如是由树脂制成的,如图4所示,包括圆筒状的侧周壁部21和形成于侧周壁部21的一方的端部(X1方向侧的端部)的顶壁部22。在顶壁部22形成有供线缆150插通的插通孔23。在侧周壁部21的内周面的另一方的端部侧(X2方向侧)形成有与外螺纹部13螺合的内螺纹部24。另外,在帽2上,在侧周壁部21内的、顶壁部22与内螺纹部24之间设置有容纳铁氧体磁芯4的容纳部25。此外,插通孔2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
一插通孔”的一个例子。
[0035][套筒][0036]如图2所示,套筒3例如是由橡胶制成的,构成为能够进行弹性变形。该套筒3以能够供线缆150插通的方式形成为圆筒状。而且,套筒3构成为压入于接头主体1的主体部11与线缆150之间。
[0037][铁氧体磁芯][0038]铁氧体磁芯4由磁性材料构成,是为了降低线缆150的噪声而设置的。该铁氧体磁芯4相对于冲击而较脆弱,以能够供线缆150插通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铁氧体磁芯4通过保持件5安装于帽2,并容纳于帽2的容纳部25。
[0039][保持件][0040]如图7所示,保持件5是为了将铁氧体磁芯4安装于帽2而设置的。即,保持件5介于帽2与铁氧体磁芯4之间,例如由较薄的板状材料构成。该保持件5例如是由树脂制成的,如图5所示,包括板部51、安装部52和保持部53。
[0041]板部51形成为大致圆形,在中央具有供线缆150插通的插通孔51a。在板部51的一方的表面侧(X1方向侧)配置有安装部52,在板部51的另一方的表面侧(X2方向侧)配置有保持部53。此外,插通孔5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插通孔”的一个例子。
[0042]安装部52构成为安装于帽2。该安装部52形成于板部51的内缘部,沿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即,多个安装部52以包围插通孔51a的方式配置成圆形。例如,六个安装部52以60度的间隔配置。各安装部52具有从板部51向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安装构件,其用于将铁氧体磁芯安装在线缆接头的帽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包括圆筒状的侧周壁部和形成于所述侧周壁部的一方的端部的顶壁部,在所述顶壁部形成有供线缆插通的第一插通孔,所述安装构件具备:圆形的板部,其具有供所述线缆插通的第二插通孔;安装部,其配置于所述板部的一方的表面侧,并安装于所述帽;以及保持部,其配置于所述板部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上拓也森康夫
申请(专利权)人: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