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向器件引线成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23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轴向器件引线成形的装置,其包括上盖板、下模、底座、压紧块、上模、切刀、滑动板、手柄、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以及元器件。其中,下模与上盖板均由紧固件固定在底座,上盖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压紧块、上模及滑动板;手柄与底座铰接、与滑动板滑动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确保在对轴向元器件引线弯形时引线根部不受力,避免了对器件可能造成的伤害;一次操作可以完成弯形和剪去多余引线两个工序,提高了轴向元器件引线弯形的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轴向器件引线成形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可靠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高密度、高可靠电子产品的装联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向器件引线成形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天电子产品属于单件小批生产的高密度、高可靠电子产品,对航天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高密度是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航天电子元器件所适用环境的局限性,为了节省在印制板上的安装空间,在印制板另一面布置更多的元器件,需要将部分轴向分立插装元器件在印制板的一面采用表面贴装安装方式,在印制板的一面完成布局和焊装工作,为此,必须将分立元器件引线进行适当的弯形,并剪去多余的部分,以适应相应的表贴焊盘。
[0003]然而,在一般性的商业级电子产品生产中,轴向元器件引线弯形只进行通孔插装工艺安装,此时元器件引线只需要进行90
°
的弯形,焊装结束后再对引线焊接后的多余部分剪去即可,此时弯形时往往采用引线弯形机来实施,弯形原理是采用剪切式弯形,器件根部会受到弯曲应力作用,这种弯形机无法满足分立器件表面贴装的弯形需要,不符合高可靠电子装联的要求。如果采用手工方式对元器件引线成形和剪切时,则存在效率低、一致性不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弯形时所存在的问题,设置了一种多级引线成形的结构装置,利用手工实现对轴向元器件两侧引线的夹紧、弯形和剪切三个动作,使之符合印制板的表面贴装工艺的安装条件,提高弯形质量与生产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包括上盖板、下模、底座、压紧块、上模、切刀、滑动板、手柄、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以及元器件。其中,下模与上盖板均由紧固件固定在底座,上盖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压紧块、上模及滑动板;手柄与底座铰接、与滑动板滑动抵接。
[0006]进一步的,下模和压紧块的形状为类凹状,其形状设计符合元器件的外形封装。
[0007]进一步的,滑动板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类凹状凹槽,手柄限位于凹槽中,手柄与凹槽壁抵接。
[0008]进一步的,滑动板上固定有切刀,切刀随滑动板同步移动对引线多余部分的剪切。
[0009]进一步的,下模对应切刀位置处设置有突出状切台,与切刀配合实现对引线的剪切。
[0010]进一步的,滑动板与和压紧块之间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一下端固定上模、下端固定滑动板的内壁;压紧块和上模之间设置弹簧二,弹簧二的上端固定上模的底壁、下端固定压紧块的上壁。
[0011]进一步的,滑动板上表面设置有四个长条槽孔,槽孔内分别固定有限位杆,弹簧三
一端固定于限位杆,一端固定于滑动板槽孔内壁。
[0012]本专利技术利用多级的活动机构实现了对元器件引线的压紧、引线受力弯曲、切刀剪去多余的引线,以满足轴向元器件表面安装前对元器件引线的处理过程。在装置内部机构的驱动下,一次操作可以依次完成对元器件引线根部的压紧,引线弯形,最后实现对引线多余部分的剪切。对手柄的按压结束后,整个装置在弹簧的作用下,退回复位,为下次操作做好准备。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4]a)本专利技术可以确保在对轴向元器件引线弯形时引线根部不受力,避免了对器件可能造成的伤害。
[0015]b)一次操作可以完成弯形和剪去多余引线两个工序,提高了轴向元器件引线弯形的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轴向元器件引线弯形示意图;
[0017]图2为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无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有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进行引线成形的行程终点的俯视图。
[0020]附图标记:上盖板1,下模2,底座3,压紧块4,上模5,切刀6,滑动板7,手柄8,弹簧一9,弹簧二10,弹簧三11,元器件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2

4所示,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包括上盖板1、下模2、底座3、压紧块4、上模5、切刀6、滑动板7、手柄8、弹簧一9、弹簧二10、弹簧三11以及元器件12。
[0023]其中,下模2与上盖板1均由紧固件固定在底座3,上盖板1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压紧块4、上模5及滑动板7,手柄8与底座铰接、与滑动板7滑动抵接;压紧块4、上模5及滑动板7可随手柄按动在底座3的长边方向滑动;通过手柄下压使得滑动板7向下模方向移动,推动上模5和压紧块4依次向下模方向挤压,依次完成对元器件12引线根部的压紧及引线弯形。
[0024]下模和压紧块的形状为类凹状,其形状设计符合元器件的外形封装。
[0025]滑动板7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类凹状凹槽,手柄8限位于凹槽中,按压手柄8,其与凹槽壁抵接,进而挤压滑动板7向下模方向移动。
[0026]滑动板7上还固定有切刀6,切刀6能随滑动板同步移动,对引线多余部分的剪切。同时,下模2对应切刀位置处设置有突出状切台,与切刀配合实现对引线的剪切。
[0027]滑动板7与和压紧块4之间设置有弹簧一9,弹簧一9下端固定上模5、下端固定滑动板7的内壁;压紧块4和上模5之间设置弹簧二10,弹簧二10的上端固定上模5的底壁、下端固定压紧块4的上壁;按压手柄8,挤压滑动板7向下模方向滑动,滑动板通过弹簧一9挤压上模
5,上模5再通过弹簧二10挤压压紧块,从而实现对元器件的定位压紧与引线弯形。
[0028]在滑动板7上表面设置有四个长条槽孔,槽孔内分别固定有限位杆,弹簧三11一端固定于限位杆,一端固定于滑动板槽孔内壁。向上抬起手柄8后,在弹簧一9、弹簧二10、弹簧三11的回弹力下,上模5、压紧块4、滑动板7退回起始位置。
[0029]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待弯形元器件12放在下模2和压紧块4之间的凹形空间内;下压手柄使得滑动板7向下模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弹簧一9与弹簧二10推动上模5和压紧块4向下模方向移动,依次完成对元器件12引线根部的压紧及引线弯形;装在滑动板7上的切刀6继续向下移动,在下模切台上剪切元器件引线,将引线剪断;向上抬起手柄8,在弹簧一9、弹簧二10及弹簧三11的回弹力作用下上模5、压紧块4、滑动板7退回起始位置,下模2和压紧块4之间张开距离,取出已完成引线弯曲和剪切的元器件12。
[0030]本专利技术利用多级的活动机构实现了对元器件引线的压紧、引线受力弯曲、切刀剪去多余的引线,以满足轴向元器件表面安装前对元器件引线的处理过程。在装置内部机构的驱动下,一次操作可以依次完成对元器件引线根部的压紧,引线弯形,最后实现对引线多余部分的剪切。对手柄的按压结束后,整个装置在弹簧的作用下,退回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下模、底座、压紧块、上模、切刀、滑动板、手柄、弹簧一、弹簧二、弹簧三以及元器件;下模与上盖板均由紧固件固定在底座;上盖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压紧块、上模及滑动板;手柄与底座铰接、与滑动板滑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模和压紧块的形状为类凹状,其形状设计符合元器件的外形封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类凹状凹槽,手柄限位于凹槽中,手柄与凹槽壁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器件引线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板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钢潘丽君李尧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