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634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盲人杖,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杖体和设置在杖体一端的手柄,所述杖体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手柄连接在第一杆体远离第二杆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远离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置有缓冲铰接装置,所述缓冲铰接装置包括万向铰接球、伸缩杆以及若干个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在第一杆体的一端上,所述万向铰接球连接在该伸缩杆远离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滑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万向铰接球嵌入的球形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铰接组件,提高了盲人杖在与外物撞击时的缓冲能力。杖在与外物撞击时的缓冲能力。杖在与外物撞击时的缓冲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人杖


[0001]本技术涉及出行辅助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盲人杖。

技术介绍

[0002]拐杖是盲人必不可少的步行工具,依靠拐杖,盲人可以探测前方的路况,从而保证自身的安全,但是盲人在使用拐杖时,对于不熟悉的道路,每走一步,至少需要用拐杖点地三次,前方、前左、前右,在确保前方一定范围内没有阻碍道路的东西,才会放心的迈步前行,比较费力,此外,在使用手杖探路时,手杖碰上路面上不易活动或表面较为坚硬的障碍物时,对手杖产生破坏,加快了拐杖的损耗,减少了拐杖使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人杖,该盲人杖通过设置滑轮,方便使用,不需要多次点地;通过设置缓冲铰接组件,提高了盲人杖在与外物撞击时的缓冲能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盲人杖,包括杖体和设置在杖体一端的手柄,所述杖体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手柄连接在第一杆体远离第二杆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远离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置有缓冲铰接装置,所述缓冲铰接装置包括万向铰接球、伸缩杆以及若干个弹簧,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在第一杆体的一端上,所述万向铰接球连接在该伸缩杆远离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滑轮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万向铰接球嵌入的球形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所述弹簧用于保持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处于笔直状态。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杖体上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处理器,分别与该处理器电连接的超声波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反应模块,所述反应模块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扬声器、震动马达以及LED灯,所述震动马达设置在手柄内部,所述LED灯设置在手柄的一端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防滑套绳。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反光条。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滑轮,使得第二杆体可沿地面滑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盲人不停的用盲人杖左右探测的麻烦,同时可推动前进,不需要抬起来点地,省时省力,方便实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缓冲铰接组件铰接,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弹簧,使得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保持笔直状态,第一杆体通过万向铰接球与第二杆体的球形槽铰接,使得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能发生弯折,弯折角度范围大,万向铰接球与第一杆体之间通过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杆连接,使得在沿杖体的长度方向上,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杆体碰撞外物后的缓冲能力,延长了盲
人杖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
[0010]图2为检测模块和反应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1、杖体;11、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120、球形槽;2、手柄;3、滑轮;4、缓冲铰接组件;41、万向铰接球;42、伸缩杆;43、弹簧;5、防滑套绳;6、反光条;7、LED灯;8、震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3]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盲人杖,包括杖体1和设置在杖体1一端的手柄2,所述杖体1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所述手柄2连接在第一杆体11远离第二杆体12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12远离第一杆体11的一端设置有滑轮3,所述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设置有缓冲铰接装置,所述缓冲铰接装置包括万向铰接球41、伸缩杆42以及若干个弹簧43,所述伸缩杆42一端连接在第一杆体11的一端上,所述万向铰接球41连接在该伸缩杆42远离第一杆体11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12远离滑轮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万向铰接球41嵌入的球形槽120,所述弹簧43的两端分别在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所述弹簧43用于保持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处于笔直状态。
[0014]本实施例中杖体1由其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组成,第二杆体12远离第一杆体11的一端用于探测路面,该端部设置滑轮3,使得第二杆体12可沿地面滑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盲人不停的用盲人杖左右探测的麻烦,同时可推动前进,不需要抬起来点地,省时省力,方便实用;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通过缓冲铰接组件4铰接,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弹簧43,使得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保持笔直状态,第一杆体11通过万向铰接球41与第二杆体12的球形槽120铰接,使得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能发生弯折,弯折角度范围大,万向铰接球41与第一杆体11之间通过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杆42连接,使得在沿杖体1的长度方向上,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杆体12碰撞外物后的缓冲能力,当盲人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杆体12的滑轮3沿地面滑动,在与外物碰撞时,万向铰接球41在球形槽120内发生转动,带动弹簧43发生弯曲,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发生弯折,伸缩杆42缩短,以减少与外物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当第二杆体12与外物脱离后,弹簧43恢复形变,带动万向铰接球41在球形槽120内反向转动,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复原,两者之间重新保持笔直状态。
[0015]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处理器,分别与该处理器电连接的超声波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所述手杖上设置有反应模块,所述反应模块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扬声器、震动马达8以及LED灯7,所述震动马达8设置在手柄2内部,所述LED灯7设置在手柄2的一端上。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杖体1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当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由控制器控制扬声器发出语音提示,并控制震动马达8震动以提醒使用者;采用光敏传感器检测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LED灯7亮,
提醒周围人或车辆这有人,当光照强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则控制LED灯7灭。
[0017]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防滑套绳5。
[0018]该防滑套绳5用于套设在使用者的手腕上,防止盲人杖意外滑落,稳固安心。
[0019]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沿其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反光条6。
[0020]通过设置反光条6,起到提醒周边路人或车辆的作用,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人杖,包括杖体(1)和设置在杖体(1)一端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杖体(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所述手柄(2)连接在第一杆体(11)远离第二杆体(12)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12)远离第一杆体(11)的一端设置有滑轮(3),所述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设置有缓冲铰接组件(4),所述缓冲铰接组件(4)包括万向铰接球(41)、伸缩杆(42)以及若干个弹簧(43),所述伸缩杆(42)一端连接在第一杆体(11)的一端上,所述万向铰接球(41)连接在该伸缩杆(42)远离第一杆体(11)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杆体(12)远离滑轮(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万向铰接球(41)嵌入的球形槽(120),所述弹簧(43)的两端分别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依婷陈建荣徐俐娜黄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