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91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和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与箱体的底面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背向箱体的一面设置有四个刹车板,四个所述刹车板与四个万向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刹车板背向安装板的一面呈弧形设置,所述刹车板用于与万向轮的外周壁抵触,所述安装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板与箱体上,所述第一弹簧用于用于保持安装板向上移动,刹车板脱离万向轮,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制动组件和复原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行李箱方便使用者对其万向轮进行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箱包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行李箱。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的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目前,市场上最流行也是最常见的行李箱通常都包括箱体、伸缩式拉杆以及安装在箱体底部的万向轮,这种结构的行李箱由于具有承重性能好、噪音小等优点而广受好评。现有的行李箱大多都没有制动的功能,当在乘坐公交车、地铁、高铁等交通工具时,经常会出现自行滑动的现象,需要人们一直把持行李箱的伸缩式拉杆,给人们的正常使用带来了诸多麻烦。虽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脚刹功能的行李箱,其能够有效防止行李箱的自行滑动,但是,每次刹车时都必须人为地转动行李箱使万向轮的脚刹机构外露,这样才能用脚踩下,达到刹车制动的目的,除此之外,当需要取消刹车制动时,还必须人为弯下腰,用手把刹车松开。显而易见,这种结构的刹车制动结构造成了使用上的诸多不便,因此,为了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必须再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该行李箱方便使用者对其万向轮进行锁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和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与箱体的底面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背向箱体的一面设置有四个刹车板,四个所述刹车板与四个万向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刹车板背向安装板的一面呈弧形设置,所述刹车板用于与万向轮的外周壁抵触,所述安装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板与箱体上,所述第一弹簧用于用于保持安装板向上移动,刹车板脱离万向轮,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驱动杆、伸缩件、第一抵触块以及第二抵触块,所述箱体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容纳腔相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驱动杆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下开口、容纳腔,从上开口穿出,所述第一抵触块设置在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抵触块位于驱动杆面向第一抵触块的一侧上,所述伸缩件一端连接在驱动杆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抵触块上,所述伸缩件用于保持第二抵触块远离驱动杆移动,所述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当驱动杆向下移动时,第一弹簧伸长,带动安装板向万向轮移动,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触下,伸缩件压缩,第二抵触块远离第一抵触块移动,直至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脱离,伸缩件伸长,第二抵触块位于第一抵触块下方且与第一抵触块相互抵触,刹车板与万向轮的外外周壁抵触,还设置有复原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原组件包括连接绳,所述驱动杆内设置有空腔,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在第一抵触块上,另一端穿过驱动杆的侧壁,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从驱动杆的顶端穿出,所述连接绳从驱动杆顶端穿出的一端设置有手动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二弹簧和伸缩杆,所述第二弹簧和伸缩杆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驱动杆和第二抵触块上,所述第二弹簧保持第二抵触块远离驱动杆移动,所述伸缩杆保持第二抵触块直线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刹车板背向安装板的一面上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行李箱的驱动杆用于按压的一端即为该驱动杆伸出上开口的一端,更靠近使用者手部,方便使用者施力;通过设置制动组件、刹车板以及其他部件,在按压驱动杆后即可实现对万向轮的锁定,避免万向轮自发滑动;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为转动行李箱使万向轮的脚刹机构外露,再踩踏脚刹机构,以及在取消刹车制动时,必须人为弯下腰解除制动,本技术更方便使用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板在未锁定万向轮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板在锁定万向轮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箱体;11、侧板;110、容纳腔;111、上开口;112、下开口;2、万向轮;3、安装板;4、刹车板;5、第一弹簧;6、制动组件;61、驱动杆;610、空腔;62、伸缩件;621、第二弹簧;622、伸缩杆;63、第一抵触块;631、第一斜面;64、第二抵触块;641、第二斜面;7、复原组件;71、连接绳;72、手动部;8、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四个万向轮2,四个所述万向轮2分别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箱体1的底面平行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背向箱体1的一面设置有四个刹车板4,四个所述刹车板4与四个万向轮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刹车板4背向安装板3的一面呈弧形设置,所述刹车板4用于与万向轮2的外周壁抵触,所述安装板3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板3与箱体1上,所述第一弹簧5用于用于保持安装板3向上移动,刹车板4脱离万向轮2,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制动组件6;所述制动组件6包括驱动杆61、伸缩件62、第一抵触块63以及第二抵触块64,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11,所述侧板11内设置有容纳腔110,所述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容纳腔110相通的上开口111和下开口112,所述驱动杆61一端连接在安装板3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下开口112、容纳腔110,从上开口111穿出,所述第一抵触块63设置在容纳腔11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抵触块64位于驱动杆61面向第一抵触块63的一侧上,所述伸缩件62一端连接在驱动杆6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抵触块64上,所述伸缩件62用于保持第二抵触块64远离驱动杆61移动,所述第一抵触块63和第二抵触块6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631和第二斜面641,当驱动杆61向下移动时,第一弹簧5伸长,带动安装板3向万向轮2移动,在第一斜面631与第二斜面641抵触下,伸缩件62压缩,第二抵触块64远离第一抵触块63移动,直至第一斜面631与第二斜面641脱离,伸缩件62伸长,第二抵触块64位于第一抵触块63下方且与第一抵触块63相互抵触,刹车板4与万向轮2的外周壁抵触,还设置有复原组件7。本实施例在初始状态下,刹车板4脱离万向轮2,且当万向轮2向前滑动时,刹车板4远离安装板3的一面与万向轮2的外周壁的形状吻合,容纳腔110内的第一抵触块63的第一斜面631和第二抵触块64的第二斜面641相互抵触,当需要停止万向轮2滑动时,向前推动箱体1,使得四个万向轮2均相互平行,且方向朝向前方,与该万向轮2对应设置的刹车板4的形状与万向轮2吻合,将驱动杆61伸出上开口111的一端向下按压,第一弹簧5伸长,带动安装板3向万向轮2移动,在第一斜面631与第二斜面641抵触下,伸缩件62压缩,第二抵触块64远离第一抵触块63移动,直至第一斜面631与第二斜面641脱离,第二抵触块64位于第一抵触块63下方,伸缩件62伸长,在第一弹簧5伸长后产生的弹力下,第二抵触块64与第一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四个万向轮(2),四个所述万向轮(2)分别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箱体(1)的底面平行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背向箱体(1)的一面设置有四个刹车板(4),四个所述刹车板(4)与四个万向轮(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刹车板(4)背向安装板(3)的一面呈弧形设置,所述刹车板(4)用于与万向轮(2)的外周壁抵触,所述安装板(3)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板(3)与箱体(1)上,所述第一弹簧(5)用于用于保持安装板(3)向上移动,刹车板(4)脱离万向轮(2),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制动组件(6);/n所述制动组件(6)包括驱动杆(61)、伸缩件(62)、第一抵触块(63)以及第二抵触块(64),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11),所述侧板(11)内设置有容纳腔(110),所述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容纳腔(110)相通的上开口(111)和下开口(112),所述驱动杆(61)一端连接在安装板(3)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下开口(112)、容纳腔(110),从上开口(111)穿出,所述第一抵触块(63)设置在容纳腔(11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抵触块(64)位于驱动杆(61)面向第一抵触块(63)的一侧上,所述伸缩件(62)一端连接在驱动杆(6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抵触块(64)上,所述伸缩件(62)用于保持第二抵触块(64)远离驱动杆(61)移动,所述第一抵触块(63)和第二抵触块(6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631)和第二斜面(641),当驱动杆(61)向下移动时,第一弹簧(5)伸长,带动安装板(3)向万向轮(2)移动,在第一斜面(631)与第二斜面(641)抵触下,伸缩件(62)压缩,第二抵触块(64)远离第一抵触块(63)移动,直至第一斜面(631)与第二斜面(641)脱离,伸缩件(62)伸长,第二抵触块(64)位于第一抵触块(63)下方且与第一抵触块(63)相互抵触,刹车板(4)与万向轮(2)的外外周壁抵触,还设置有复原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四个万向轮(2),四个所述万向轮(2)分别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箱体(1)的底面平行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背向箱体(1)的一面设置有四个刹车板(4),四个所述刹车板(4)与四个万向轮(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刹车板(4)背向安装板(3)的一面呈弧形设置,所述刹车板(4)用于与万向轮(2)的外周壁抵触,所述安装板(3)与箱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安装板(3)与箱体(1)上,所述第一弹簧(5)用于用于保持安装板(3)向上移动,刹车板(4)脱离万向轮(2),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制动组件(6);
所述制动组件(6)包括驱动杆(61)、伸缩件(62)、第一抵触块(63)以及第二抵触块(64),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11),所述侧板(11)内设置有容纳腔(110),所述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容纳腔(110)相通的上开口(111)和下开口(112),所述驱动杆(61)一端连接在安装板(3)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下开口(112)、容纳腔(110),从上开口(111)穿出,所述第一抵触块(63)设置在容纳腔(11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抵触块(64)位于驱动杆(61)面向第一抵触块(63)的一侧上,所述伸缩件(62)一端连接在驱动杆(6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抵触块(64)上,所述伸缩件(62)用于保持第二抵触块(64)远离驱动杆(61)移动,所述第一抵触块(6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鑫陈建陈亦张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