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434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电源系统。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与第二PNP三极管共基极,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且通过场效应管的通断进行电源的选择传导,也不会对电源电量造成较大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电源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源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一些需要持续为用电设备供电,以维持设备不间断运行的用电场合,如气象、地质、水利等监测台站,常常会采用双电源(主、备用)供电,来维持用电设备,如监测传感器、信号中转设备等的持续运行。双电源供电一般会采用相应的电源切换装置来进行电源切换。而现有的电源切换装置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电路设计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自身器件压降较大,对电源电量的损耗较大。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电源系统,其应用时,电路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且通过场效应管的通断进行电源的选择传导,也不会对电源电量造成较大的消耗。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供电输出端,还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与第二PNP三极管共基极,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其应用时,当第一电源端输入的电量大于第二电源端时,第一PNP三极管导通饱和,第二PMOS管不导通,第一PMOS管导通,第一电源端输入的电量通过第一PMOS管传导至供电输出端进行供电;当第二电源端输入的电量大于第一电源端时,第二PNP三极管导通饱和,第一PMOS管不导通,第二PMOS管导通,第二电源端输入的电量通过第二PMOS管传导至供电输出端进行供电;只要第一电源端与第二电源端输入电量存在大小差异,切换电路就会选择电量高的一端来进行供电。通过两个PMOS管和两个PNP三极管组成的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电路设计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且通过场效应管的通断进行电源的选择传导,压降极小,也不会对电源电量造成较大的消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均为增强型PMOS管。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均连接有二极管,且二极管的正极接漏极,二极管的负极接源极。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并接有第一保护电阻,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NP三极管与第二PNP三极管的共基极并接有第二保护电阻,第二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均选用VBZA6679型PMOS管。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选用PMP5501Y型双晶体管。一种电源系统,包括第一蓄电池组、第二蓄电池组和双电源切换电路,所述第一蓄电池组连接双电源切换电路的第一电源端,第二蓄电池组连接双电源切换电路的第二电源端。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光伏阵列和第二光伏阵列,所述第一光伏阵列用于为第一蓄电池组充电,所述第二光伏阵列用于为第二蓄电池组充电。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光伏阵列与第一蓄电池组之间,以及第二光伏阵列与第二蓄电池组之间,均设有充电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两个PMOS管和两个PNP三极管组成的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电路设计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且通过场效应管的通断进行电源的选择传导,压降极小,也不会对电源电量造成较大的消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双电源切换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电源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应当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供电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与第二PNP三极管共基极,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供电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接供电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与第二PNP三极管共基极,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电源端连接,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P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源端连接,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均为增强型PMOS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均连接有二极管,且二极管的正极接漏极,二极管的负极接源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和第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并接有第一保护电阻,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震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