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434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该配电系统包括两路作为电源的进线、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一段第二配电母线以及至少一组变压器组,每组变压器组包括与第一配电母线一一对应的第一变压器以及一个第二变压器,每组变压器组中的第一变压器与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一断路器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变压器与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二断路器连接,两路进线分别与两段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三断路器连接,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依次通过第四断路器连接,每段第一配电母线均与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五断路器连接。该配电系统能够降低电力系统调度的难度,并且减少配电设备数量,进而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配电设备设置和运维成本,有效提升设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配电
,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用电负荷大并且负荷等级高,比如一、二级负荷时,按国家设计规范要求配电系统的电源、母线、变压器需要冗余配置,为一、二级用电负荷提供备用电源、备用变压器。如图1和图2所示,最常用的10(20)kV配电系统多采用2路电源进线01,分段(2段)单母线02。每2台变压器03一组,容量互为冗余,低压侧设置低压母线04联络,达成互为备用系统,此供配电系统称为N+N配置。正常运行时,每路、每一段母线02负荷率约50%,当其中1路或一段母线02故障时,故障侧用电负荷需转移到另1路或另一段,此时工作侧负荷率达100%。当用电负荷大并且负荷等级高,例如,为一、二级负荷时,当一路10(20)kV一段母线02故障,1/2的用电负荷要转移到另一段10(20)kV母线,非故障侧负荷陡增,增加电力系统调度难度。并且,进线电缆、母线界面、配电变压器容量均需要N+N(2N)配置,供配电设备容量配置超大,2N的数量很大。以图1为例,当采用20kV配电系统,当正常运行需要设置容量为2000kVA变压器16台,为满足一、二级负荷的负荷冗余N+N(2N)需要,则容量为2000kVA的变压器需配置32台;以图2为例,当采用10kV配系统,当正常运行需要设置容量为2000kVA的变压器8台,为满足一、二级负荷的负荷冗余N+N(2N)需要,则容量为2000kVA的变压器需配置16台;配电变压器容量是实际需要的2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系统,上述配电系统能够降低电力系统调度的难度,并且很大程度上减少配电设备数量,进而能够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配电设备设置和运维成本,有效提升用电企业设备利用率,提高市场竞争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系统,包括两路作为电源的进线、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一段第二配电母线以及至少一组变压器组,每组所述变压器组包括与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一一对应的第一变压器以及一个第二变压器,每组所述变压器组中的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一断路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二断路器连接,两路所述进线分别与两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三断路器连接,至少两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依次通过第四断路器连接,每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均与所述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五断路器连接。上述配电系统中,包括两路作为电源的进线、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一段第二配电母线以及至少一组变压器组,两路进线分别与两段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三断路器连接,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依次通过第四断路器连接,每段第一配电母线均与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五断路器连接,每组变压器组中的第一变压器与第一配电母线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变压器与第二配电母线连接,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时,第一配电母线为第一变压器供电,第二配电母线和第二变压器作为冗余配置,为用电负荷提供备用母线和备用变压器,当其中一段第一配电母线故障时,可以停用该第一配电母线,且与该故障母线连接的第一变压器退出运行,除故障的第一配电母线以外的第一配电母线中的任意一段接通备用的第二配电母线,与第二配电母线连接的备用的第二变压器投入运行,恢复供电。上述配电系统中,配电母线的设定为N+1段(N≥2),即N段第一配电母线和1段第二配电母线,当其中一段第一配电母线故障时,可以转移1/N的用电负荷到备用的第二配电母线,母线故障时,非故障的第一配电母线负荷不陡增,降低了电力系统调度的难度,并且,变压器容量也为N+1配置,即每个变压器组设置N个第一变压器和1个第二变压器,在满足用电负荷需求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减少配电设备数量,进而能够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配电设备设置和运维成本,有效提升用电企业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可选地,还包括与所有所述第一变压器一一对应的低压母线以及与每个所述低压母线连接的多个馈线,所述低压母线与其对应的第一变压器的副边侧通过第六断路器连接。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变压器组一一对应的低压联络母线,每段所述低压联络母线与其对应的变压器组中的第二变压器通过第七断路器连接,并且与其对应的变压器组中的所有第一变压器连接的低压母线通过第八断路器连接。可选地,第一配电母线的数量为大于等于2段且小于等于4段。可选地,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以及第二配电母线为20kV母线。可选地,当第一配电母线的数量为4段时,变压器组的数量为4组。可选地,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以及第二配电母线为10kV母线。可选地,当第一配电母线的数量为4段时,变压器组的数量为2组。可选地,所述低压母线为0.4kV母线。可选地,所述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容量为2000kVA。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20kV配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10kV配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20kV配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0kV配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标:01-进线;02-母线;03-变压器;04-低压母线;1-进线;2-第一配电母线;3-第二配电母线;41-第一变压器;42-第二变压器;51-第一断路器;52-第二断路器;53-第三断路器;54-第四断路器;55-第五断路器;56-第六断路器;57-第七断路器;58-第八断路器;6-低压母线;7-低压联络母线;8-馈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系统,包括两路作为电源的进线1、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2、一段第二配电母线3以及至少一组变压器组,每组变压器组包括与第一配电母线2一一对应的第一变压器41以及一个第二变压器42,每组变压器组中的第一变压器41与第一配电母线2通过第一断路器51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变压器42与第二配电母线3通过第二断路器52连接,两路进线1分别与两段第一配电母线2通过第三断路器53连接,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2依次通过第四断路器54连接,每段第一配电母线2均与第二配电母线3通过第五断路器55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系统中,包括两路作为电源的进线1、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2、一段第二配电母线3以及至少一组变压器组,两路进线1分别与两段第一配电母线2通过第三断路器53连接,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2依次通过第四断路器54连接,每段第一配电母线2均与第二配电母线3通过第五断路器55连接,每组变压器组中的第一变压器41与第一配电母线2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变压器42与第二配电母线3连接,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时,第一配电母线2为第一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路作为电源的进线、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一段第二配电母线以及至少一组变压器组,每组所述变压器组包括与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一一对应的第一变压器以及一个第二变压器,每组所述变压器组中的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一断路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二断路器连接,两路所述进线分别与两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三断路器连接,至少两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依次通过第四断路器连接,每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均与所述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五断路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路作为电源的进线、至少两段第一配电母线、一段第二配电母线以及至少一组变压器组,每组所述变压器组包括与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一一对应的第一变压器以及一个第二变压器,每组所述变压器组中的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一断路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二断路器连接,两路所述进线分别与两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通过第三断路器连接,至少两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依次通过第四断路器连接,每段所述第一配电母线均与所述第二配电母线通过第五断路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有所述第一变压器一一对应的低压母线以及与每个所述低压母线连接的多个馈线,所述低压母线与其对应的第一变压器的副边侧通过第六断路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变压器组一一对应的低压联络母线,每段所述低压联络母线与其对应的变压器组中的第二变压器通过第七断路器连接,并且与其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美君李杰张鹏飞刘彦君
申请(专利权)人: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