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99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定位结构,包括基体,基体配合有盖板,其特征在于,基体上设有用于具有涂覆层的光纤的第二安放槽和用于安放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的第一安放槽和,第一安放槽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安放槽的截面积,第一安放槽与第二安放槽之间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空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光纤定位结构,在基板上设置前后两个安放槽,光纤中处于端部的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置入第一安放槽内,处于第一安放槽外的其余具有涂覆层的光纤置入第二安放槽内,胶水填充在空槽和第二安放槽内,定位光纤,光纤在第二安放槽内不会随意摆动、弯曲,可以更好的保护光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纤定位结构,特别是一种光纤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之前的光纤阵列(FA)制作都是利用单槽把剥掉涂覆层的一条光纤、一束光纤或一条带纤安装在阵列基片上,再利用组装夹具将玻璃盖板压在光纤上,然后用胶水将光纤及单槽和盖板粘接在一起,此种产品前端是单槽结构,后端是平面结构,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有一部分裸露在单槽外面,当受到外力时光纤可以上、下、左、右随意摆动,裸露在外的光纤容易受到弯曲和损伤,造成断纤或产品性能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定位结构,采用双安放槽结构,裸露在外的光纤可以放入后端安放槽内,光纤在两个安放槽内不会随意摆动、弯曲,可以更好的保护光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定位结构,包括基体,基体配合有盖板,其特征在于,基体上设有用于具有涂覆层的光纤的第二安放槽和用于安放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的第一安放槽和,第一安放槽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安放槽的截面积,第一安放槽与第二安放槽之间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空槽。优选地,所述空槽中靠近第一安放槽的一侧形成过渡斜坡。优选地,所述空槽的高度大于第二安放槽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二安放槽的截面积呈方型或U型,第二安放槽的宽度大于有涂覆层光纤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二安放槽内填充有用于定位光纤的胶水。更优选地,处于第二安放槽内的胶水在第二安放槽的尾端部形成用于用于保护光纤的尾部软胶托。优选地,所述第一安放槽的截面为V型。优选地,所述盖板盖合在第一安放槽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定位结构,在基板上设置前后两个安放槽,一根光纤中处于端部的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置入第一安放槽内,处于第一安放槽外的其余具有涂覆层的光纤置入第二安放槽内,胶水填充在空槽和第二安放槽内,定位光纤,光纤在第二安放槽内不会随意摆动、弯曲,可以更好的保护光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在组装制作光纤定位结构时可以利用处于后端的第二安放槽定位光纤,更精准的将光纤放入安放槽内,可以提高组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结构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结构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结构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图1至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定位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该光纤定位结构包括基板10以及与基板配合的盖板20,基体上设有用于具有涂覆层的光纤100的第二安放槽12和用于安放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的第一安放槽11,第一安放槽11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安放槽12的截面积,第一安放槽11与第二安放槽12之间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空槽13,在将光纤中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置入第一安放槽11内,其余具有涂覆层的光纤置入第二安放槽12内,胶水填充进入空槽13内,可防止光纤出现晃动,增大对光纤的牵扯力,光纤在两个安放槽内不会随意摆动、弯曲,可以更好的保护光纤。所述盖板20盖合在第一安放槽11上方。所述第一安放槽的截面为V型,在将光纤的裸光纤放入前端第一安放槽时,可以利用后端的第二安放槽12定位,可以更精准的将剥开涂覆层的光纤放入前面的第一安放槽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良率。所述第二安放槽12的截面积呈方型或U型,第二安放槽12的宽度大于有涂覆层光纤的直径,具有涂覆层的光纤放置在第二安放槽12内,防止光纤晃动。所述第二安放槽12内填充有用于定位光纤的胶水200,防止光纤从第二安放槽12内脱落,对光纤形成牵扯力。处于第二安放槽12内的胶水在第二安放槽的尾端部形成用于用于保护光纤的尾部软胶托121,可以更好的保护光纤防止光纤垂直弯曲折断,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及可靠性。所述空槽13的高度大于第二安放槽12的高度,空槽13的两端开口,且顶面开口;所述空槽13中靠近第一安放槽11的一侧形成过渡斜坡,增大整个空槽13的容积,空槽13盛装的胶水增多。在制作基板10时,先在基板10的切割形成第一安放槽11,第一安放槽11为V型,在第一安放槽11的后方切割形成第二安放槽12,第二安放槽的截面为方型或U型,在确定第二安放槽12的长度后,第一安放槽11与第二安放槽12之间开一个空槽13,空槽13中靠近第一安放槽11的侧面形成一个过渡斜坡。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安放槽11与第二安放槽12的中心线处于平行状态,空槽的中心线13处于垂直于第一安放槽11或第二安放槽12的中心线。在进行使用时,可将多个光纤定位结构并排形成一个整体,各光纤定位结构中的空槽连通形成一个通槽,这样同时对多根光纤定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纤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在进行制作组装时,可以利用前后两个安放槽定位,更精准的将光纤放入两个安放槽内,防止光纤出现晃动,提高组装的效率、良率。一种光纤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基板10、盖板20以及一根光纤100清洗干净,基板上的第一安放槽11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安放槽12的截面积,空槽13处于第一安放槽11和第二安放槽12之间,空槽13的高度大于第二安放槽12的高度;2)将光纤的一端部剥掉涂覆层;3)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安放在第一安放槽11内,处于第一安放槽11外的其余具有涂覆层的光纤沿直线安放在对应的第二安放槽12内;4)将盖板20压在第二安放槽12上方;5)在第一安放槽11内填充胶水以固定裸光纤,在第二安放槽12内填充胶水200以固定具有涂覆层的光纤100,同时在空槽13内填充胶水以固定光纤。步骤5)中处于第二安放槽12内的胶水在第二安放槽的尾端部形成用于保护光纤的尾部软胶托12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且本技术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技术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技术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定位结构,包括基体,基体配合有盖板,其特征在于,基体上设有用于具有涂覆层的光纤的第二安放槽和用于安放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的第一安放槽和,第一安放槽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安放槽的截面积,第一安放槽与第二安放槽之间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空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定位结构,包括基体,基体配合有盖板,其特征在于,基体上设有用于具有涂覆层的光纤的第二安放槽和用于安放剥掉涂覆层的裸光纤的第一安放槽和,第一安放槽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安放槽的截面积,第一安放槽与第二安放槽之间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中靠近第一安放槽的一侧形成过渡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的高度大于第二安放槽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芳刘武李京辉张承鹏李飞张海泉林耀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