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铁路站场作业用基于NB-IoT的北斗高精度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99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站场作业用基于NB‑IoT的北斗高精度终端,其特征在于,用于让多处设有RFID标签以及覆盖有NB‑IoT网络的铁路站场中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工作车辆持有,包括:终端主体;控制电路,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内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该微处理器电连接的NB‑IoT模块、蓝牙模块、采用卫星载波差分定位技术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和与RFID标签相匹配的RFID收发模块,其中,终端主体包括:SIM卡卡槽,设置在终端主体的一侧,用于SIM卡的安装并将该SIM卡连接至微处理器;电源模块,设置在终端主体的背面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供电;声音警报部件,设置在终端主体上;以及液晶触摸显示屏,设置在终端主体的正面,终端主体采用IP67防护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站场作业用基于NB-IoT的北斗高精度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作业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站场作业用基于NB-IoT的北斗高精度终端。
技术介绍
交通强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铁路运输网络解决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运力保障。2020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预计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14.6万公里,覆盖约9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大约3.9万公里,继续领跑世界。而铁路站场是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担负着大量的列车接发、编组任务和货物装卸业务,各工种的工作人员承担站场设备的大量日常维修、人员防护、客运和货运等工作。然而,由于当前铁路站场作业数字信息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部分作业任务还完全依靠人工来保证,且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分,因此造成了铁路站场的管理难度大。同时因为铁路站场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区域,缺乏管理的工作人员非常容易误入危险区域而出现人员伤亡,导致铁路站场作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已成为制约铁路安全的一大瓶颈问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站场作业用基于NB-IoT的北斗高精度终端,其特征在于,用于让多处设有RFID标签以及覆盖有NB-IoT网络的铁路站场中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工作车辆持有,包括:/n终端主体;以及/n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的内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该微处理器电连接的NB-IoT模块、蓝牙模块、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和RFID收发模块,/n其中,所述终端主体包括:/nSIM卡卡槽,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的一侧,用于SIM卡的安装并将该SIM卡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n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的背面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供电;/n声音警报部件,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上;以及/n液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站场作业用基于NB-IoT的北斗高精度终端,其特征在于,用于让多处设有RFID标签以及覆盖有NB-IoT网络的铁路站场中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工作车辆持有,包括:
终端主体;以及
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的内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该微处理器电连接的NB-IoT模块、蓝牙模块、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和RFID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终端主体包括:
SIM卡卡槽,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的一侧,用于SIM卡的安装并将该SIM卡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
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的背面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供电;
声音警报部件,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上;以及
液晶触摸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终端主体的正面,
所述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采用卫星载波差分定位技术并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主体的第一高精度定位信息,
所述RFID收发模块与所述RFID标签相匹配并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主体的第二高精度定位信息,
所述声音警报部件以及所述液晶触摸显示屏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高精度定位信息以及第二高精度定位信息并发送给所述NB-IoT模块,进一步调用所述声音警报部件以及所述液晶触摸显示屏进行警报,
所述NB-IoT模块与所述NB-IoT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定顺刘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