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97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6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立柱、水平支臂,旋转肘柱、气动弹簧、悬臂、颈板、旋转夹头、伺服电机、轴向定位夹和被试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解决了现有反电动势测量工装体量大,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并且起到了提高生产效率,消除质量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反电势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对于电机性能有着严格要求。其中,反电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参数,关系到电机和控制器的稳定运行。因此,在电机生产过程中必须对该项参数进行测量,通过标准的检测方法验证该参数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50349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先将被试电机拖动至技术条件规定的某一转速,再用示波器观测其波形,通过电压及转速计算得出反电动势常数并且要求反电动势常数符合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技术条件规定。目前,企业中测试反电动势都是在对托台架或测功机上进行,受限于对托台架或测功机位体量大且位于测量室无法移动的限制,只能将电机从产线中转移到测量室中进行反电势测量,该过程操作繁琐,装配困难,严重影响到电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电机反电势测试时操作过程繁琐,装配困难,电机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立柱、水平支臂,旋转肘柱、气动弹簧、悬臂、颈板、旋转夹头、伺服电机、轴向定位夹和被试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立柱置于底板中心上方,通过一组螺钉紧固在一起;所述水平支臂右端与高度调节立柱同心且可绕高度调节立柱水平转动和上下移动,旋转肘柱置于水平支臂左端上方且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水平支臂分别与高度调节立柱和旋转肘柱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悬臂左右两端分别与颈板和旋转肘柱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悬臂可绕其左端在在竖直平面一定角度内转动;所述气动弹簧两端分别与旋转肘柱侧面和悬臂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夹头上半部分与颈板通过螺钉与颈板相连接,旋转夹头下半部分与伺服电机通过一组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夹头下半部分带动着伺服电机可相对上半部分转动;所述轴向定位夹一端通过螺钉连接伺服电机上,另一端固定在被试电机外圆端面上;所述伺服电机与被测电机通过花键相连接。所述水平支臂为一矩形板材结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且嵌有钢套,侧面开设有螺钉过孔;所述旋转肘柱为一U型结构,底部设有一旋转轴头,侧面开设有若干螺钉过孔;所述颈板为一矩形板结构,其上开有若干螺钉过孔;所述旋转夹头为两段式结构且可通过其上的紧定螺钉进行固定;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解决了现有反电动势测量工装体量大,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并且起到了提高生产效率,消除质量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是旋转肘柱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平支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高度调节立柱、3.水平支臂、4.旋转肘柱、5.悬臂、6.气动弹簧、7.颈板、8.旋转夹头、9.伺服电机、10.轴向定位夹、11.被测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先将被测电机11置于合适的位置,将整个反电势测量装置置于一侧,将水平支臂3绕高度调节立柱3转动,使其位于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拧紧水平支臂3右端的紧定螺钉,使其完全固定于高度调节立柱2上;转动颈板上的旋转夹头和调节悬臂的水平面夹角,使被测电机和伺服电机花键连接在一起,轴向定位夹抱夹在被测电机外表面或者凸起边缘,使被测电机和伺服电机完全固定在一起;拧紧其余的紧定螺钉,所各个部件的位置完全锁死固定;至此,整个测量装置完成装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立柱、水平支臂,旋转肘柱、气动弹簧、悬臂、颈板、旋转夹头、伺服电机、轴向定位夹和被试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立柱置于底板中心上方,通过一组螺钉紧固在一起;所述水平支臂右端与高度调节立柱同心且可绕高度调节立柱水平转动和上下移动,旋转肘柱置于水平支臂左端上方且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水平支臂分别与高度调节立柱和旋转肘柱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悬臂左右两端分别与颈板和旋转肘柱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悬臂可绕其左端在竖直平面一定角度内转动;所述气动弹簧两端分别与旋转肘柱侧面和悬臂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夹头上半部分与颈板通过螺钉与颈板相连接,旋转夹头下半部分与伺服电机通过一组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夹头下半部分带动着伺服电机可相对上半部分转动;所述轴向定位夹一端通过螺钉连接伺服电机上,另一端固定在被试电机外圆端面上;所述伺服电机与被测电机通过花键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柔性多维度反电势测试装置,包括底板、高度调节立柱、水平支臂,旋转肘柱、气动弹簧、悬臂、颈板、旋转夹头、伺服电机、轴向定位夹和被试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立柱置于底板中心上方,通过一组螺钉紧固在一起;所述水平支臂右端与高度调节立柱同心且可绕高度调节立柱水平转动和上下移动,旋转肘柱置于水平支臂左端上方且可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水平支臂分别与高度调节立柱和旋转肘柱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悬臂左右两端分别与颈板和旋转肘柱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悬臂可绕其左端在竖直平面一定角度内转动;所述气动弹簧两端分别与旋转肘柱侧面和悬臂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夹头上半部分与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然徐文泽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天科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