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机器人指部多维力传感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传感器测量多维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机器人指部多维力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机器人控制及反馈研究的关键部分。力传感器作为一种关键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在机器人腕部、手臂和手指等结构的力学传感及反馈分析中,往往需要测量结构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接触的多维受力变化情况,感知环境力的作用特征。传统的测力计无法满足实际作业需求,因而,多维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得到了发展,在传感器结构和性能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维力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按照传感原理来分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等。目前,电阻应变片式多维力传感器发展早、应用广,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但是,传统的应变片式传感器需要粘贴更多的应变片,且抗干扰能力差,无法在恶劣的环境中正常使用。随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纤光栅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传感领域。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性强、耐高温、且波长值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机器人指部多维力传感装置,包括指部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部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多维力传感器,所述多维力传感器包括多个光栅(4)和用于随指部壳体(6)外部作用力产生形变的第一悬臂梁(1)、第二悬臂梁(2)以及第三悬臂梁(3),所述第一悬臂梁(1)与第二悬臂梁(2)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悬臂梁(3)与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所在平面垂直,多个所述光栅(4)布设于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以及第三悬臂梁(3)表面,第一悬臂梁(1)与光栅(4)配合用于感应X轴受力;/n第二悬臂梁(2)与光栅(4)配合用于感应Y轴受力;/n第三悬臂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机器人指部多维力传感装置,包括指部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部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多维力传感器,所述多维力传感器包括多个光栅(4)和用于随指部壳体(6)外部作用力产生形变的第一悬臂梁(1)、第二悬臂梁(2)以及第三悬臂梁(3),所述第一悬臂梁(1)与第二悬臂梁(2)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悬臂梁(3)与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所在平面垂直,多个所述光栅(4)布设于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以及第三悬臂梁(3)表面,第一悬臂梁(1)与光栅(4)配合用于感应X轴受力;
第二悬臂梁(2)与光栅(4)配合用于感应Y轴受力;
第三悬臂梁(3)与光栅(4)配合用于感应Z轴受力;
多个所述光栅(4)连接有用于测定多维力的光学检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机器人指部多维力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为等长的菱形板体,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的中轴线互相垂直,第一悬臂梁(1)包括等长的A部和B部,第二悬臂梁(2)包括等长的C部和D部,所述A部、B部和C部、D部设置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的内环面下部与A部、B部和C部、D部的尖部位置圆弧过渡连接,A部、B部和C部、D部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光栅(4),多个所述光栅(4)分别沿A部、B部和C部、D部的轴线分布,光栅(4)之间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和连接环(5)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机器人指部多维力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组合后呈十字形板体,所述十字形板体底面中部设置有支撑管(8),所述支撑管(8)为圆环管状结构,支撑管(8)与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2)为一体化结构,支撑管(8)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呈圆盘状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龙,侯猛,时欢,张书文,樊琳琳,张峰,贺静,尤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