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03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的支撑装置,包括H型钢骨架、封头板和工型钢,工型钢通过封头板焊接在H型钢骨架的两端并形成支撑主体,工型钢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支撑主体通过节点连接板分别与组合梁和组合柱连接;H型钢骨架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双面浇筑混凝土的孔位。通过在焊接成型的H型钢骨架内部填充混凝土,可大大提高支撑的刚度,能很好的与建筑进行适配,改善建筑的使用性能。通过切齿槽板的形式组焊形成蜂窝式H型钢骨架,这样可以避免通过在焊接好的H型钢上再挖孔,浪费用钢量,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将两块T型截面构件进行组焊形成H型钢骨架,再预制填充混凝土,这样能使PEC构件一次浇筑双面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的支撑装置,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传统建筑向工业化建筑转型。在传统建筑中,绝大部分的工作需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堆料场地大、施工人员短缺等问题成为抑制建筑产业进步的壁垒。部分包覆混凝土组合结构(PEC结构)采用工业化生产线生产,混凝土直接灌注在钢翼缘与钢腹板围成的半开放腔体内,在模台上浇筑不需要另设模板,施工速度快。虽PEC构件然有上述优势,但在制作时仍需翻面两次浇筑,加大了制作成本与周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重视结构自身的安全,同时对建筑功能可变性的要求也日益增强。消能减震方法能避免依靠结构自身的损伤来耗散地震能量,式结构具有更好的延性,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钢支撑由于其自身的性能优异性以及装配简便性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壁垒,由于钢支撑的刚度小与建筑功能无法很好的适配,形成较大变形,导致墙体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骨架(1)、封头板(2)和工型钢(3),所述工型钢(3)通过封头板(2)焊接在H型钢骨架(1)的两端并形成支撑主体(4),所述工型钢(3)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5),所述支撑主体(4)通过节点连接板(6)分别与组合梁(7)和组合柱(8)连接;所述H型钢骨架(1)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双面浇筑混凝土(9)的孔位(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骨架(1)、封头板(2)和工型钢(3),所述工型钢(3)通过封头板(2)焊接在H型钢骨架(1)的两端并形成支撑主体(4),所述工型钢(3)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5),所述支撑主体(4)通过节点连接板(6)分别与组合梁(7)和组合柱(8)连接;所述H型钢骨架(1)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双面浇筑混凝土(9)的孔位(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骨架(1)为中空结构,且H型钢骨架(1)的翼缘(11)之间间隔均匀的焊接有若干箍筋(12),每相邻两个所述箍筋(12)之间形成孔位(10)。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结奕建筑咨询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