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8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包括第一泥土基础层,泥土基础层、砂砾层、防水层从下到上依次铺设,防水层顶部的两侧均依次相对设置有景观带和排水槽,排水槽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槽内壁顶部的两侧通过卡槽与若干防堵机构的两侧卡接,相对设置的排水槽之间铺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顶部等距横向开设有若干导水槽,若干相对铺设的路沿石之间铺设有沥青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过导水槽、排水槽、过滤网、横板和收集槽的配合,从而保证了过滤网不会堵塞,防止排水槽因为固体垃圾的堵塞排水不畅,增加排水的效率,通过排水槽、排水管的配合,从而对路面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技术涉及路面施工
,具体为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用沥青和混凝土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路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行使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所以沥青混凝土在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耐久性。也就是说,要能表现出足够的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低温状况下的抗裂性、良好的水稳定性、持久的抗老化性和利于安全的抗滑性等特点,以保证沥青路面良好的服务功能。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投入使用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排水槽容易堵塞,排水性差,路面容易积水,雨水排出速度慢;其二:路面温度高、降温慢,影响行人和车辆正常行驶,其三,排水槽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投入使用时,往往存在排水槽容易堵塞,排水性差,路面容易积水,雨水排出速度慢,以及路面温度高、降温慢,影响行人和车辆正常行驶和排水槽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包括第一泥土基础层,所述第一泥土基础层的顶部铺设有砂砾层,所述砂砾层的顶部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对的景观带和排水槽,两个所述景观带的底部均铺设有第二泥土基础层,两个所述排水槽一端的中部均固定连通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穿过景观带的底部,所述排水槽内壁顶部的两侧通过卡槽与若干防堵机构的两侧卡接,若干所述防堵机构均由横板、过滤网和收集槽组成,且所述横板的一侧与过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另一侧与收集槽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排水槽之间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等距横向开设有若干导水槽,所述混凝土层顶部的两侧均相对铺设有若干路沿石,若干相对铺设的所述路沿石两两之间铺设有沥青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下水道固定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槽内壁顶部的两侧开设的卡槽不在同一水平面,且靠近混凝土层的卡槽高度高于靠近景观带的卡槽高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槽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流水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层铺设于防水层的顶端,所述沥青层铺设于混凝土层的顶端,且所述沥青层中间的高度高于沥青层两端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与排水槽的顶部齐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导水槽、排水槽、过滤网、横板和收集槽的配合,雨水落入沥青层后,沥青层中间高两边底的结构促使一部分雨水经过沥青层表面直接流向沥青层两侧的排水槽,一部分雨水经过沥青层渗透到混凝土层的导向槽内,再经过导水槽流向排水槽内,同时路面上的固体垃圾再经雨水冲刷流向排水槽时,排水槽内壁顶部卡接的过滤网对固定垃圾进行过滤,当过滤网上的固定垃圾达到一定量后再经雨水冲刷流向收集槽,从而保证了过滤网不会堵塞,防止排水槽因为固体垃圾的堵塞排水不畅;2、通过排水槽、排水管的配合,因为排水管设在排水槽一侧的中部,从而排水槽的底部可以储存一定的雨水,而排水槽底部储存的雨水对沥青层和混凝土层进行吸热降温,收集的雨水在逐渐蒸发的过程中可以对路面的空气进行一定的降温,同时经排水管排出的雨水,在流经景观带的底层时排水管表面的渗水孔可以将雨水渗入景观带底层的第二泥土基础层中,从而为景观带上的植物提供水分,而景观带上的植物也可以对路面再次进行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混凝土层缓冲网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泥土基础层;2、砂砾层;3、防水层;4、混凝土层;5、沥青层;6、路沿石;7、排水槽;8、景观带;9、排水管;10、导水槽;11、第二泥土基础层;12、渗水孔;13、横板;14、过滤网;15、收集槽;16、流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包括第一泥土基础层1,第一泥土基础层1的顶部铺设有砂砾层2,砂砾层2的顶部铺设有防水层3,防水层3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对的景观带8和排水槽7,两个景观带8的底部均铺设有第二泥土基础层11,两个排水槽7一端的中部均固定连通有排水管9,且排水管9的一端穿过景观带8的底部,排水槽7内壁顶部的两侧通过卡槽与若干防堵机构的两侧卡接,若干防堵机构均由横板13、过滤网14和收集槽15组成,且横板13的一侧与过滤网14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板13的另一侧与收集槽15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排水槽7之间铺设有混凝土层4,混凝土层4的顶部等距横向开设有若干导水槽10,混凝土层4顶部的两侧均相对铺设有若干路沿石6,若干相对铺设的路沿石6两两之间铺设有沥青层5。优选的,排水管9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12,排水管9的另一端与下水道固定连通,方便对景观带8内的植物进行浇水,节约水资源;排水槽7内壁顶部的两侧开设的卡槽不在同一水平面,且靠近混凝土层4的卡槽高度高于靠近景观带8的卡槽高度,卡槽的倾斜,造成防堵机构的倾斜,从而更方便排水,且倾斜设置可以将过滤网14上的杂物在自身重力和水流的作用下,流进收集槽15内;收集槽15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流水孔16,将收集槽15内的水流出只收集固体杂物;混凝土层4铺设于防水层3的顶端,沥青层5铺设于混凝土层4的顶端,且沥青层5中间的高度高于沥青层5两端的高度,沥青层5中间高两边低更利于排水,方便排水槽7排水;混凝土层4的顶部与排水槽7的顶部齐平,从而有利于沥青层5渗透到混凝土层4的导水槽10内的水流入排水槽7内。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雨水落入沥青层5后,沥青层5中间高两边底的结构促使一部分雨水经过沥青层5表面直接流向沥青层5两侧的排水槽7,一部分雨水经过沥青层5渗透到混凝土层4的导向槽内,再经过导水槽10流向排水槽7内,同时路面上的固体垃圾在经雨水冲刷流向排水槽7时,排水槽7内壁顶部倾斜卡接的过滤网14对固定垃圾进行过滤,当过滤网14上的固定垃圾达到一定量后再经雨水冲刷流向收集槽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包括第一泥土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土基础层(1)的顶部铺设有砂砾层(2),所述砂砾层(2)的顶部铺设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对的景观带(8)和排水槽(7),两个所述景观带(8)的底部均铺设有第二泥土基础层(11),两个所述排水槽(7)一端的中部均固定连通有排水管(9),且所述排水管(9)的一端穿过景观带(8)的底部,所述排水槽(7)内壁顶部的两侧通过卡槽与若干防堵机构的两侧卡接,若干所述防堵机构均由横板(13)、过滤网(14)和收集槽(15)组成,且所述横板(13)的一侧与过滤网(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3)的另一侧与收集槽(15)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排水槽(7)之间铺设有混凝土层(4),所述混凝土层(4)的顶部等距横向开设有若干导水槽(10),所述混凝土层(4)顶部的两侧均相对铺设有若干路沿石(6),若干相对铺设的所述路沿石(6)两两之间铺设有沥青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快速排水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包括第一泥土基础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土基础层(1)的顶部铺设有砂砾层(2),所述砂砾层(2)的顶部铺设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对的景观带(8)和排水槽(7),两个所述景观带(8)的底部均铺设有第二泥土基础层(11),两个所述排水槽(7)一端的中部均固定连通有排水管(9),且所述排水管(9)的一端穿过景观带(8)的底部,所述排水槽(7)内壁顶部的两侧通过卡槽与若干防堵机构的两侧卡接,若干所述防堵机构均由横板(13)、过滤网(14)和收集槽(15)组成,且所述横板(13)的一侧与过滤网(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3)的另一侧与收集槽(15)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排水槽(7)之间铺设有混凝土层(4),所述混凝土层(4)的顶部等距横向开设有若干导水槽(10),所述混凝土层(4)顶部的两侧均相对铺设有若干路沿石(6),若干相对铺设的所述路沿石(6)两两之间铺设有沥青层(5)。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华廖乃凤黄炳轮韩帅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粤佳富沥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