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8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所述架构包括:应用层,用于提供各类应用,完成地面任务的创建和管理、设备的监控和实时报警,查看任务执行状态,完成系统配置管理、数据查询维护,统计地面站运行情况;网关层,用于为外部提供统一访问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协调及数据转发功能;服务层,由完成系统业务所需的各类基础服务应用接口API组件封装,用于为应用服务提供服务组件支撑,服务层对各个业务功能进行化管理。本申请使微服务中的每个服务之间可以配置拥有不同的开发环境,开发速度快,部署简单,能够加快产品上线的速度,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建设,传统架构的地面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技术人员在升级和维护时,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在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依据传统的单体软件架构设计模式,不具备资源动态弹性扩展的能力,软件研发效率低,更新速度慢,扩展难度高,运维成本代价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微服务采用面向对象中间件(ICE,InternetCommunicationsEngine)作为服务中间件,实现跨平台的接口访问服务和高效数据传输;微服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实时通信微服务、文件通信微服务、任务调度微服务、设备监控微服务、轨道微服务,故障处理微服务、页面展示微服务、应用微服务;所述架构包括:应用层,用于提供各类应用,完成地面任务的创建和管理、设备的监控和实时报警,查看任务执行状态,完成系统配置管理、数据查询维护,统计地面站运行情况;网关层,用于为外部提供统一访问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协调及数据转发功能;服务层,由完成系统业务所需的各类基础服务应用接口API组件封装,用于为应用服务提供服务组件支撑,服务层对各个业务功能进行化管理。资源层是系统的基础支撑层,用于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全部操作系统资源和环境。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应用层提供的各类应用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任务管理、设备监控、轨道应用、故障诊断、值班统计;所述网关层为外部提供统一访问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协调及数据转发功能;所述服务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通信、任务管理服务、设备监控服务、轨道服务、通用服务、服务管理中心;所述服务通信支持以下的通信方式: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消息队列(MQ,MessageQueue)、远程过程调用(RPC,RemoteProcedureCall)、表述性状态传递(REST,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所述任务管理服务包括:计划创建、任务管理、调度管理;所述设备监控服务包括设备控制、状态监视、宏管理;所述轨道服务包括进出站计算、点位计算、轨道管理;所述通用服务包括报警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所述服务管理中心包括配置管理、监控管理、日志管理、注册发现;所述资源层包括任务数据库、监控数据库、轨道数据库和基本数据库。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服务管理中心对每个应用软件服务进行集中式管理,提供新服务的注册发现、服务发布、服务配置管理以及服务动态管理功能;所述任务管理微服务应用将任务创建、任务管理、任务调度管理封装为微服务;所述轨道微服务用于提供卫星轨道的管理,提供卫星进出站计算服务以及跟踪点位计算服务;所述通用微服务用于提供应用运行的通用功能服务,包括用户管理服务、日志管理服务、故障报警服务;所述设备监控微服务用于提供设备的参数状态监视、命令控制以及宏参数管理组下发功能;所述服务通信微服务应用提供应用内部各个微服务的通信服务。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微服务之间的业务数据交互基于专用数据总线进行;业务数据交互包含通信与传输、消息分发与订阅、外部通信接口的功能;微服务容器启动后,服务注册器通过控制台或者界面向服务管理器发送注册消息,完成对外提供的业务服务的微服务注册,同时服务发现器从服务注册中心中获取该微服务调用的服务列表,并缓存到微服务运行时容器的服务提供者列表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架构还包括微服务调用接口,以实现跨平台的接口访问服务和数据传输,通过客户端访问发布与服务架构节点上的服务进行调用,以进行服务动态构建,基于微服务调用接口的定义文件和接口描述文件,进行服务的开发和部署;所述服务管理中心采用面向服务的方式,为微服务调用接口提供服务实现:通过对现有服务进行组合,基于第三方服务的封装操作并借助流程定义文件,进行服务之间的流程跳转。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将微服务的架构方式应用到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软件架构,将传统的抽象、封装为微服务;将功能类似相关的微服务,封装为微服务组,设计了通用微服务组,轨道微服务组,设备监控微服务组,任务管理微服务组等4个微服务组,覆盖了实时通信,文件通信、任务调度、设备监控、轨道计算管理,故障处理、页面展示、应用服务等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I接口网关负责服务请求路由、组合及协议转换;每个服务之间可以配置拥有不同的开发环境,开发速度快,部署简单,能够加快产品上线的速度,具有较好的扩展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服务架构核心功能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服务关联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网关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依据传统的单体软件架构设计模式,不具备资源动态弹性扩展的能力,软件研发效率低,更新速度慢,扩展难度高,运维成本代价大。而近年来微服务架构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能够适应快速开发、迭代升级和灵活部署要求的技术途径。通常地,一个大型的、单体的、复杂的应用系统,按照业务功能或者独立性原则进行组件化、服务化分离,将其拆分成一系列微小的应用服务。微服务架构中,每一个微服务只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服务间通过服务发现的方式相互通信。当需要增加某些功能时,只需要在特定的服务中增加相应的功能即可。此外,微服务架构的服务间独立性较好,可用的开发语言比较灵活,不同的服务甚至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中,以实现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系统的灵活多变、应用增加去除的便捷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该架构由应用层、网关层、服务层、资源层组成,同时设计了实时通信微服务,文件通信微服务、任务调度微服务、设备监控微服务、轨道微服务,故障处理微服务、页面展示微服务、应用微服务,每个服务能够独立开发,独立运行,以及独立配置发布。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设计实现,能够将主体业务功能拆分成可独立运行的应用软件服务,借助微服务管理平台能够对每个应用软件服务进行集中式管理。当需要进行业务功能的扩充时,可以通过扩充应用软件服务实现新的业务需求即可,并通过微服务管理平台完成新服务的注册、发布以及启动,实现系统业务功能的在线扩充。所述应用层提供各类应用,完成地面任务的创建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其特征在于,微服务采用面向对象中间件ICE作为服务中间件,实现跨平台的接口访问服务和高效数据传输;微服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实时通信微服务、文件通信微服务、任务调度微服务、设备监控微服务、轨道微服务,故障处理微服务、页面展示微服务、应用微服务;所述架构包括:/n应用层,用于提供各类应用,完成地面任务的创建和管理、设备的监控和实时报警,查看任务执行状态,完成系统配置管理、数据查询维护,统计地面站运行情况;/n网关层,用于为外部提供统一访问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协调及数据转发功能;/n服务层,由完成系统业务所需的各类基础服务应用接口API组件封装,用于为应用服务提供服务组件支撑,服务层对各个业务功能进行化管理。/n资源层是系统的基础支撑层,用于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全部操作系统资源和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管理架构,其特征在于,微服务采用面向对象中间件ICE作为服务中间件,实现跨平台的接口访问服务和高效数据传输;微服务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实时通信微服务、文件通信微服务、任务调度微服务、设备监控微服务、轨道微服务,故障处理微服务、页面展示微服务、应用微服务;所述架构包括:
应用层,用于提供各类应用,完成地面任务的创建和管理、设备的监控和实时报警,查看任务执行状态,完成系统配置管理、数据查询维护,统计地面站运行情况;
网关层,用于为外部提供统一访问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协调及数据转发功能;
服务层,由完成系统业务所需的各类基础服务应用接口API组件封装,用于为应用服务提供服务组件支撑,服务层对各个业务功能进行化管理。
资源层是系统的基础支撑层,用于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全部操作系统资源和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提供的各类应用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任务管理、设备监控、轨道应用、故障诊断、值班统计;所述网关层为外部提供统一访问服务端的负载均衡协调及数据转发功能;
所述服务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通信、任务管理服务、设备监控服务、轨道服务、通用服务、服务管理中心;所述服务通信支持以下的通信方式:文件传输协议FTP、消息队列MQ、远程过程调用RPC、表述性状态传递REST;所述任务管理服务包括:计划创建、任务管理、调度管理;所述设备监控服务包括设备控制、状态监视、宏管理;所述轨道服务包括进出站计算、点位计算、轨道管理;所述通用服务包括报警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所述服务管理中心包括配置管理、监控管理、日志管理、注册发现;
所述资源层包括任务数据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强李云飞刘畅王维峥王玉超韩威年昭华刘焱李爽雷静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