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81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涉及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技术领域,包括主动环和调节环,主动环表面和调节环表面均圆周阵列开设有喷嘴孔,主动环的内环设有调节环,调节环为相同的圆弧形组成,调节环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顶部和底部阵列设有限位块,调节环一端顶部表面固定设有卡合块,调节环表面设有卡合块的一端外壁横截面与调节环远离卡合块的一端的内壁横截面相同,主动环内部开设有环槽,主动环顶部开设U型轨道,U型轨道与调节环位置一一对应,采用可调节孔径大小的调节环,通过各个调节环的相互嵌合使调节环的内环直径发生变化,可适应塑料编织机编织的不同直径大小的塑料条,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
本技术涉及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
,尤其涉及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平织塑料编织机包括开口机构、水射流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机构等部分,其他辅助机构可包括纬纱提供部分、测长装置、储纬装置、纬纱割刀装置、绞边装置和断经自停装置等。其主要工作原理大致是:由开口机构带动综框上下运动,使用作经纱的塑料丝线形成梭口,引纬机构通过水射流将用作纬纱的塑料丝线带入梭口,然后由打纬机构带动钢筘将进入梭口的纬纱打入织口织造成塑料编织布。但传统的塑料编织机在编织条编织后进行经过喷嘴孔进行下一不工序处理时,由于传统的塑料编织机的喷嘴孔孔径大小一定,需要根据塑料条的直径大小换不同的环形喷嘴,造成浪费的同时无法适应塑料编织机编织的不同直径的塑料条,给生产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包括主动环和调节环,所述主动环表面和调节环表面均圆周阵列开设有喷嘴孔,所述主动环的内环设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为相同的圆弧形组成,所述调节环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顶部和底部沿调节环方向均固定阵列设有限位块,所述调节环一端顶部表面固定设有卡合块,所述调节环表面设有卡合块的一端外壁横截面与调节环远离卡合块的一端的内壁横截面相同,所述主动环内部开设有环槽,所述主动环顶部开设U型轨道,所述U型轨道与调节环位置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环槽两端连线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贯穿主动环顶部,所述支撑柱顶端表面设有活动杆,且活动杆与支撑柱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底部固定设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贯穿U型轨道内。优选的,优选的,所述连动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连动杆的一端位于调节环侧面内部,且传动杆与调节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连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传动杆的一端与支撑柱远离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位于主动环顶部表面,所述固定杆位于主动环内部的环槽内。优选的,所述主动环底部开设有支臂回收槽,所述支臂回收槽与环槽位置对应,所述支臂回收槽表面设有一对滑动环,所述滑动环表面设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两侧固定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第一支臂远离滑动环的一端设有第二支臂,且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臂远离第一支臂的一端设有从动环,且从动环与第二支臂固定连接,所述从动环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喷嘴孔,所述从动环的内壁直径与主动环的外壁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主动环,从动环和调节环的表面均进行抛光处理,所述主动环,从动环和调节环的边缘处均进行圆角打磨处理。优选的,所述主动环,从动环和调节环表面开设的喷嘴孔内壁均进行毛刺打磨处理,且喷嘴孔边缘处光滑。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可调节孔径大小的调节环,通过各个调节环的相互嵌合使调节环的内环直径发生变化,可适应塑料编织机编织的不同直径大小的塑料条,从而避免一种直径的塑料条要更换一种孔径的环形喷嘴的现象,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轴测图;图2为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主动环底部示意图;图3为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俯视图;图4为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调节环结构图;图5为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主动环和调节环俯视剖面图。图例说明:1、主动环;2、调节环;3、从动环;4、环槽;5、U型轨道;6、限位块;7、卡合块;8、支撑柱;9、空腔;10、活动杆;11、连动杆;12、传动杆;13、固定杆;14、滑动环;15、紧固螺母;16、第一支臂;17、第二支臂;18、支臂回收槽;19、喷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包括主动环1和调节环2,主动环1表面和调节环2表面均圆周阵列开设有喷嘴孔19,主动环1的内环设有调节环2,调节环2为相同的圆弧形组成,调节环2内部开设有空腔9,空腔9内壁顶部和底部沿调节环2方向均固定阵列设有限位块6,调节环2一端顶部表面固定设有卡合块7,调节环2表面设有卡合块7的一端外壁横截面与调节环2远离卡合块7的一端的内壁横截面相同,主动环1内部开设有环槽4,主动环1顶部开设U型轨道5,U型轨道5与调节环2位置一一对应,采用可调节孔径大小的调节环2,通过各个调节环2的相互嵌合使调节环2的内环直径发生变化,可适应塑料编织机编织的不同直径大小的塑料条,从而避免一种直径的塑料条要更换一种孔径的环形喷嘴的现象,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环槽4两端连线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柱8,且支撑柱8贯穿主动环1顶部,支撑柱8顶端表面设有活动杆10,且活动杆10与支撑柱8活动连接,活动杆10底部固定设有连动杆11,连动杆11贯穿U型轨道5内,设置环槽4可对调节环2在不使用时进行回收放置处理,连动杆11远离活动杆10端固定设有传动杆12,传动杆12远离连动杆11的一端位于调节环2侧面内部,且传动杆12与调节环2固定连接,传动杆12远离连动杆11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远离传动杆12的一端与支撑柱8远离活动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活动杆10位于主动环1顶部表面,固定杆13位于主动环1内部的环槽4内,通过活动杆10的旋转将调节环2从主动环1内的环槽4内滑出,随着活动杆10的继续旋转,各个调节环2相互靠近,带有卡合块7一端的调节环2嵌入未带卡合块7一端的调节环2内部空腔9,通过卡合块7和空腔9内部的限位块6逐步卡合,进而调节调节环2内环的大小,主动环1底部开设有支臂回收槽18,支臂回收槽18与环槽4位置对应,支臂回收槽18表面设有一对滑动环14,滑动环14表面设有第一支臂16,第一支臂16两侧固定设有紧固螺母15,第一支臂16远离滑动环14的一端设有第二支臂17,且第二支臂17与第一支臂16铰接,第二支臂17远离第一支臂16的一端设有从动环3,且从动环3与第二支臂17固定连接,从动环3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喷嘴孔19,从动环3的内壁直径与主动环1的外壁直径相同,设置支臂回收槽18可将第一支臂16和第二支臂17在从动环3不使用时回收,同时从动环3内壁与主动环1外壁嵌合,节省空间,主动环1,从动环3和调节环2的表面均进行抛光处理,主动环1,从动环3和调节环2的边缘处均进行圆角打磨处理,主动环1,从动环3和调节环2表面开设的喷嘴孔19内壁均进行毛刺打磨处理,且喷嘴孔19边缘处光滑,设置表面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包括主动环(1)和调节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环(1)表面和调节环(2)表面均圆周阵列开设有喷嘴孔(19),所述主动环(1)的内环设有调节环(2),所述调节环(2)为相同的圆弧形组成,所述调节环(2)内部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内壁顶部和底部沿调节环(2)方向均固定阵列设有限位块(6),所述调节环(2)一端顶部表面固定设有卡合块(7),所述调节环(2)表面设有卡合块(7)的一端外壁横截面与调节环(2)远离卡合块(7)的一端的内壁横截面相同,所述主动环(1)内部开设有环槽(4),所述主动环(1)顶部开设U型轨道(5),所述U型轨道(5)与调节环(2)位置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包括主动环(1)和调节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环(1)表面和调节环(2)表面均圆周阵列开设有喷嘴孔(19),所述主动环(1)的内环设有调节环(2),所述调节环(2)为相同的圆弧形组成,所述调节环(2)内部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内壁顶部和底部沿调节环(2)方向均固定阵列设有限位块(6),所述调节环(2)一端顶部表面固定设有卡合块(7),所述调节环(2)表面设有卡合块(7)的一端外壁横截面与调节环(2)远离卡合块(7)的一端的内壁横截面相同,所述主动环(1)内部开设有环槽(4),所述主动环(1)顶部开设U型轨道(5),所述U型轨道(5)与调节环(2)位置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4)两端连线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柱(8),且支撑柱(8)贯穿主动环(1)顶部,所述支撑柱(8)顶端表面设有活动杆(10),且活动杆(10)与支撑柱(8)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0)底部固定设有连动杆(11),所述连动杆(11)贯穿U型轨道(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编机间歇可调环形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11)远离活动杆(10)的一端固定设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远离连动杆(11)的一端位于调节环(2)侧面内部,且传动杆(12)与调节环(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2)远离连动杆(11)的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远离传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鑫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