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挤出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79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挤出轴,包括旋轴,及连接在旋轴两端的带轮与固定座,旋轴的中央依次设置有输送区、粗排区与精挤区,且旋轴后方靠近固定座的一侧连接有研磨块,所述研磨块的表面设置有磨槽,所述输送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送叶,粗排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剂叶,精挤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旋叶,且相邻两片送叶之间的间距A大于相邻两片剂叶之间的间距B大于相邻两片旋叶之间的间距C;该无纺布挤出轴将无纺布的原料进行快速的熔融、研磨、细化,改变了常规无纺布原料直接熔融加工时效率低下的缺陷,并避免原料熔融不全颗粒化进而影响无纺布生产质量的问题,有效提高无纺布纤维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挤出轴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挤出轴。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或随机的纤维构成,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优点,且没有经纬线,质轻容易定型,使得剪裁和缝纫十分方便,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无纺布在纤维化成型前需要其固态原料熔融加工,并通过熔融后液体以匀质、恒定的温度与压力输出用于达到无纺布纤维成型要求,但由于固态原料在熔融时如果温度未达标或受潮情况下极易出现熔融不全的问题,使得熔融液体中极易混合有颗粒状未熔融的原料被排放而出,影响无纺布纤维的成型,降低了无纺布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避免未熔融的颗粒状原料混入熔融液中的问题,有效提高无纺布原料熔融效率,提高无纺布纤维成型效果与成型质量的无纺布挤出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纺布挤出轴,包括旋轴,及连接在旋轴两端的带轮与固定座,所述旋轴的中央依次设置有输送区、粗排区与精挤区,且旋轴后方靠近固定座的一侧连接有研磨块,所述研磨块的表面设置有磨槽,所述输送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送叶,粗排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剂叶,精挤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旋叶,且相邻两片送叶之间的间距A大于相邻两片剂叶之间的间距B大于相邻两片旋叶之间的间距C。作为优选,所述旋轴的中央依次连接有送叶、剂叶、旋叶与研磨块,所述送叶、剂叶、旋叶均设置有两片以上,使得旋轴中连接的送叶能够将原料进行运输,剂叶能够将原料进行挤压,旋叶将原料也精细分离挤压,便于无纺布原料在输送区、粗排区与精剂区这三个区域逐步区分熔融加工,有效提高无纺布原料的熔融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相邻送叶间距A是相邻剂叶间距B的2倍以上,所述相邻剂叶间距B是相邻旋叶间距C的2倍以上,通过送叶间距、剂叶间距与旋叶间距的依次减少降低旋轴对无纺布原料的输送速度,并能够对无纺布原料的颗粒粒径进行筛选分离,提高无纺布原料在旋轴不同区间内所能受到熔融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磨槽设置有两条以上并均匀分布在研磨块外表面,磨槽与旋轴轴芯之间设置有夹角,通过研磨块表面的磨槽有效减小无纺布原料的颗粒粒径,提高无纺布原料的筛选、破碎与熔融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带轮与输送区之间、研磨块与固定座之间均设置有封套与轴承,所述封套与轴承均与旋轴相连,让带轮能够驱动旋轴进行旋转,并便于固定座将旋轴进行活动支撑,通过封套将旋轴进行密封,通过轴承将旋轴进行活动支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纺布挤出轴能够有效避免未熔融的颗粒状原料混入熔融液中的问题,提高无纺布原料熔融效率,提高无纺布纤维成型效果与成型质量的特点;由于旋轴的中央设置有输送区、粗排区与精剂区,且输送区、粗排区与精剂区分别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送叶、剂叶与旋叶,使得旋轴的旋转能够将无妨布原料进行输送、挤压、破碎与筛选,便于外置熔融设备对转轴中所运输的无纺布原料在不同区域内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熔融,改变了常规无纺布原料通过螺杆的直接输送时熔融后所可能混有的原料颗粒,避免了未熔融到合适规格的无纺布原料进入到下一区中,有效提高原料颗粒持续熔融的精细度与熔融效率,转轴另一端的研磨块则能对原料进行精细研磨,更进一步的避免了未熔融的无纺布原料颗粒排出加工的可能,有效提高无纺布原料的熔融效果与熔融质量,避免无纺布熔融液纤维化后混有颗粒状原料的可能,有效提高无纺布纤维成型效果与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纺布挤出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无纺布挤出轴,包括旋轴1,及连接在旋轴1两端的带轮4与固定座3,所述旋轴1的中央依次设置有输送区111、粗排区121与精挤区131,且旋轴1后方靠近固定座3的一侧连接有研磨块2,所述研磨块2的表面设置有磨槽21,所述输送区111内设置有与旋轴1相连的送叶11,粗排区121内设置有与旋轴1相连的剂叶12,精挤区131内设置有与旋轴1相连的旋叶13,且相邻两片送叶11之间的间距A大于相邻两片剂叶12之间的间距B大于相邻两片旋叶13之间的间距C。所述旋轴1的中央依次连接有送叶11、剂叶12、旋叶13与研磨块2,所述送叶11、剂叶12、旋叶13均设置有两片以上,使得旋轴1中连接的送叶11能够将原料进行运输,剂叶12能够将原料进行挤压,旋叶13将原料也精细分离挤压,便于无纺布原料在输送区111、粗排区121与精剂区131这三个区域逐步区分熔融加工,有效提高无纺布原料的熔融效率。所述相邻送叶11间距A是相邻剂叶12间距B的2倍以上,所述相邻剂叶12间距B是相邻旋叶13间距C的2倍以上,通过送叶11间距、剂叶12间距与旋叶13间距的依次减少降低旋轴1对无纺布原料的输送速度,并能够对无纺布原料的颗粒粒径进行筛选分离,提高无纺布原料在旋轴1不同区间内所能受到熔融的效果。所述磨槽21设置有两条以上并均匀分布在研磨块2外表面,磨槽21与旋轴1轴芯之间设置有夹角,通过研磨块2表面的磨槽21有效减小无纺布原料的颗粒粒径,提高无纺布原料的筛选、破碎与熔融效果。所述带轮4与输送区111之间、研磨块2与固定座3之间均设置有封套14与轴承15,所述封套14与轴承15均与旋轴1相连,让带轮4能够驱动旋轴1进行旋转,并便于固定座3将旋轴1进行活动支撑,通过封套14将旋轴1进行密封,通过轴承15将旋轴1进行活动连接。该无纺布挤出轴使得外界电机通过带轮4驱动转轴1旋转,并通过旋轴1旋转同步带动与转轴1相连的送叶11、剂叶12与旋叶13进行同步旋转,使得送叶11所形成的输送区111对无纺布原料进行输送并便于外置熔融装置初步预热,通过剂叶12所形成的粗排区121对无纺布原料进行初步破碎筛选便于原料的熔融,通过旋叶13所形成的精剂区131对原料进行精细筛选,有效提高原料的熔融质量,而后通过研磨块2的磨槽21对经过熔融的原料进行完全研磨熔融;即让输送区111能够预存放无纺布原料进行初步预热,并让无纺布原料粒径小于剂叶12间距B的颗粒才能够进入到粗排区121进行初步熔融,而熔融后的无纺布粒径小于旋叶间距C才能进入到精剂区131内进行精细熔融;避免无妨布熔融液中所可能混有的原料颗粒,旋轴1两端所连接的封套14则能够对无纺布原料进行密封,并通过轴承15对旋轴1进行活动连接,通过固定座3对旋轴进行活动支撑,通过带轮4用于驱动旋轴1旋转;所述相邻两个送叶11之间的螺距为间距A,相邻两个剂叶12之间的螺距为间距B,相邻两个旋叶13之间的螺距为间距C,所述间距A>间距B等于间距C,且间距C的范围在10mm-3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纺布挤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挤出轴,包括旋轴,及连接在旋轴两端的带轮与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轴的中央依次设置有输送区、粗排区与精挤区,且旋轴后方靠近固定座的一侧连接有研磨块,所述研磨块的表面设置有磨槽,所述输送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送叶,粗排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剂叶,精挤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旋叶,且相邻两片送叶之间的间距A大于相邻两片剂叶之间的间距B大于相邻两片旋叶之间的间距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挤出轴,包括旋轴,及连接在旋轴两端的带轮与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轴的中央依次设置有输送区、粗排区与精挤区,且旋轴后方靠近固定座的一侧连接有研磨块,所述研磨块的表面设置有磨槽,所述输送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送叶,粗排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剂叶,精挤区内设置有与旋轴相连的旋叶,且相邻两片送叶之间的间距A大于相邻两片剂叶之间的间距B大于相邻两片旋叶之间的间距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挤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轴的中央依次连接有送叶、剂叶、旋叶与研磨块,所述送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乡陈荣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耐思特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