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74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其具有主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单元,调距单元,动力单元,所述顶升单元与所述主杆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距单元的一端与主杆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顶升单元铰接,所述动力单元设置在主杆件的另一端,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距单元的滑动部连接;所述顶升单元包括公部,母部,滑动机构,所述公部与母部通过滑动机构进行滑动连接;通过本方案,实现了对环形或者环状的注塑成型的模塑件进行快速夹取移动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
本技术涉及模塑件注塑
,尤其涉及用于模塑件成品夹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模塑件注塑成品成型之后,需要使用夹具将成品从模具台上取下。众所周知,由于功能或者不同行业对模塑件的需求不同,需要制造不同类型的模塑件。目前,尚缺少对模塑件进行夹取的专用夹具。针对这一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借以解决前文所述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用于解决现有夹角不能对环形或者环状的注塑成型的模塑件进行快速夹取移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通过设置顶升单元,调距单元,动力单元,主杆件等结构,实现了对环形或者环状的注塑成型的模塑件进行快速夹取移动的技术。采用本技术后可以有效实现对环形或者环状的注塑成型的模塑件进行快速夹取移动的技术。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其具有主杆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单元,调距单元,动力单元,固定座,所述顶升单元与所述主杆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距单元的一端与主杆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顶升单元铰接,所述动力单元设置在主杆件的另一端,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距单元的滑动部连接,且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顶升单元包括公部,母部,滑动机构,所述公部与母部通过滑动机构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公部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伸缩部,吸盘,所述第一伸缩部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吸盘连接,所述母部与公部结构相同。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距单元包括第一滑盘,第二滑盘,若干斜杆,若干支撑杆,所述第一滑盘,第二滑盘皆与所述主杆件滑动连接,且第一滑盘靠近动力单元,所述斜杆的一端与第一滑盘铰接,另一端与顶升单元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滑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斜杆的中心位置铰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二动力源,丝杆,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二动力源固定在主杆件上,所述丝杆与第一滑盘螺纹连接,且其一端与第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杆件包括杆体,安装头,所述安装头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一端,其用于安装顶升单元,且其与母部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吸盘由柔软型有机分子材料制造形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所述导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顶升单元,调距单元,动力单元,主杆件等结构,实现了对环形或者环状的注塑成型的模塑件进行快速夹取移动的技术。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升单元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距单元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杆件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力单元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杆件,2-顶升单元,3-调距单元,4-动力单元,11-杆体,12-安装头,21-公部,22-母部,23-滑动机构,31-第一滑盘,32-第二滑盘,33-斜杆,34-支撑杆,41-第二动力源,42-丝杆,43-连接件,211-第一动力源,212-第一伸缩部,213-吸盘,231-导轨,23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准确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作为优选实施方式,结合图1~5所示;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其具有主杆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单元2,调距单元3,动力单元4,固定座,顶升单元2与主杆件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调距单元3的一端与主杆件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顶升单元2铰接,动力单元4设置在主杆件1的另一端,其输出端与调距单元3的滑动部连接,且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顶升单元2包括公部21,母部22,滑动机构23,公部21与母部22通过滑动机构23进行滑动连接;公部21包括第一动力源211,第一伸缩部212,吸盘213,第一伸缩部212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源2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吸盘213连接,母部22与公部21结构相同。为了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技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杆件1,顶升单元2,调距单元3,动力单元4等结构,实现了对环形或者环状的注塑成型的模塑件进行快速夹取移动的技术。为了进一步更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技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顶升单元2设置公部21,母部22,滑动机构23等结构,有效保证了在使用本技术对注塑成型的模塑件进行顶出夹取时,公部21和母部22可以在滑动机构23上做相向或者背向的滑动,进而实现了改变顶升单元2的公部21和和母部22之间的距离的技术。为了更进一步清晰和明确的阐述本技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公部21通过设置滑轨211,第一动力源211,第一伸缩部212,吸盘213等结构,实现了在使用本技术对部分小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其具有主杆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单元(2),调距单元(3),动力单元(4),固定座,所述顶升单元(2)与所述主杆件(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距单元(3)的一端与主杆件(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顶升单元(2)铰接,所述动力单元(4)设置在主杆件(1)的另一端,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距单元(3)的滑动部连接,且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n所述顶升单元(2)包括公部(21),母部(22),滑动机构(23),所述公部(21)与母部(22)通过滑动机构(23)进行滑动连接;/n所述公部(21)包括第一动力源(211),第一伸缩部(212),吸盘(213),所述第一伸缩部(212)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源(2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吸盘(213)连接,所述母部(22)与公部(21)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其具有主杆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单元(2),调距单元(3),动力单元(4),固定座,所述顶升单元(2)与所述主杆件(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距单元(3)的一端与主杆件(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顶升单元(2)铰接,所述动力单元(4)设置在主杆件(1)的另一端,其输出端与所述调距单元(3)的滑动部连接,且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所述顶升单元(2)包括公部(21),母部(22),滑动机构(23),所述公部(21)与母部(22)通过滑动机构(23)进行滑动连接;
所述公部(21)包括第一动力源(211),第一伸缩部(212),吸盘(213),所述第一伸缩部(212)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源(2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吸盘(213)连接,所述母部(22)与公部(21)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塑件注塑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单元(3)包括第一滑盘(31),第二滑盘(32),若干斜杆(33),若干支撑杆(34),所述第一滑盘(31),第二滑盘(32)皆与所述主杆件(1)滑动连接,且第一滑盘(31)靠近动力单元(4),所述斜杆(33)的一端与第一滑盘(31)铰接,另一端与顶升单元(2)铰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羽佳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