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134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其包括回气管,回气管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一回气管段、第二回气管段、第三回气管段和第四回气管段,回气接头与第一回气管段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第二回气管段、第三回气管段和第四回气管段依次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和第三回气管段均与压缩机本体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回气管段和第四回气管段均与压缩机本体的轴线相垂直,第一回气管段与第二回气管段之间、第二回气管段和第三回气管段之间、第三回气管段与第四回气管段之间均通过第一过渡圆弧进行过渡连接,并对回气管的各项参数进行限定,从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减少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力对管路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种类繁杂,无固定统一的管路最佳优化方案,使用过程中由于空调系统运转而使得管路产生剧烈振动,经常会导致管路应力过大从而使管路断裂,从而引起制冷剂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其可以减少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力对管路的破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所述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压缩机储液罐,所述的管路结构包括吸气管和回气管,压缩机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吸气接头,压缩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回气接头,热交换器上设置有蒸出管和冷进管,吸气管的第一端与吸气接头相连通,吸气管的第二端与蒸出管相连通,回气管的第一端与回气接头相连通,回气管的第二端与冷进管相连通;所述的回气管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一回气管段、第二回气管段、第三回气管段和第四回气管段,回气接头与第一回气管段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第二回气管段、第三回气管段和第四回气管段依次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和第三回气管段均与压缩机本体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回气管段和第四回气管段均与压缩机本体的轴线相垂直,第一回气管段与第二回气管段之间、第二回气管段和第三回气管段之间、第三回气管段与第四回气管段之间均通过第一过渡圆弧进行过渡连接;D1为第一回气管段的轴线与第三回气管段的轴线的垂直距离,D2为压缩机本体的直径,L1为第三回气管段与压缩机本体的垂直距离,L2为第二回气管段的长度,L3为回气接头与第二回气管段的垂直距离,R1为第一过渡圆弧的半径,A为第二回气管段与第四回气管段之间的夹角,上参数应满足下列条件:5mm≤L1≤50mm;D1=L1+0.5D2;L2=R1+A1,5mm≤A1≤20mm;R1=0.5;L3=R1+A2,0≤A2≤25mm;60度≤A≤120度;所述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套,第一连接管套的一端与吸气管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连接管套的另一端与蒸出管相连接,第一连接管套与热交换器的壳体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气管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一吸气管段、第二吸气管段、第三吸气管段和第四吸气管段,吸气接头与第一吸气管段相连接,第一吸气管段、第二吸气管段、第三吸气管段和第四吸气管段依次相连接,第一吸气管段和第三吸气管段均与压缩机储液罐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吸气管段和第四吸气管段均与压缩机储液罐的轴线相垂直,第一吸气管段与第二吸气管段之间、第二吸气管段和第三吸气管段之间、第三吸气管段与第四吸气管段之间均通过第二过渡圆弧进行过渡连接;C1为第一吸气管段的轴线与第三吸气管段的轴线的垂直距离,C2为压缩机储液罐的直径,F1为第三吸气管段与压缩机储液罐的垂直距离,F2为第二吸气管段的长度,F3为吸气接头与第二吸气管段的垂直距离,R2为第二过渡圆弧的半径,B为第二吸气管段与第四吸气管段之间的夹角,上参数应满足下列条件:5mm≤F1≤50mm;C1=F1+0.5C2;0≤F2≤R2+A3,5mm≤A3≤20mm;R2=0.5;F3=R2+A4,0≤A4≤25mm;60度≤B≤120度;所述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管套,第二连接管套的一端与回气管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管套的另一端与冷进管相连接,第二连接管套与热交换器的壳体相固定。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管路结构,使得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管路由于振动而受到的应力减小,从而可以使得减少应力对管路的破坏,从而减少管路断裂的情况,以避免由于管路断裂而制冷剂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前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所述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和热交换器6,压缩机1包括压缩机本体101和压缩机储液罐102,所述的管路结构包括吸气管3和回气管2,压缩机储液罐102的顶部设置有吸气接头11,压缩机本体101的顶部设置有回气接头12,热交换器6上设置有蒸出管4和冷进管5,吸气管3的第一端与吸气接头11相连通,吸气管3的第二端与蒸出管4相连通,回气管2的第一端与回气接头12相连通,回气管2的第二端与冷进管5相连通。所述的回气管2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一回气管段21、第二回气管段22、第三回气管段23和第四回气管段24,回气接头12与第一回气管段21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21、第二回气管段22、第三回气管段23和第四回气管段24依次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21和第三回气管段23均与压缩机本体101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回气管段22和第四回气管段24均与压缩机本体101的轴线相垂直,第一回气管段21与第二回气管段22之间、第二回气管段22和第三回气管段23之间、第三回气管段23与第四回气管段24之间均通过第一过渡圆弧25进行过渡连接,压缩机本体101竖直设置,第一回气管段21和第二回气管段22均位于压缩机本体101的上方,第三回气管段23和第四回气管段24均位于压缩机本体101的侧面。D1为第一回气管段21的轴线与第三回气管段23的轴线的垂直距离,D2为压缩机本体101的直径,这里所说的直径是指压缩机本体101的缸筒的内径,L1为第三回气管段23与压缩机本体101的垂直距离,L2为第二回气管段22的长度,L3为回气接头12与第二回气管段22的垂直距离,R1为第一过渡圆弧25的半径,A为第二回气管段22与第四回气管段24之间的夹角,上参数应满足下列条件:5mm≤L1≤50mm;D1=L1+0.5D2;L2=R1+A1,5mm≤A1≤20mm;R1=0.5D1-L2;L3=R1+A2,0≤A2≤25mm;60度≤A≤120度。所述的吸气管3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一吸气管段31、第二吸气管段32、第三吸气管段33和第四吸气管段34,吸气接头11与第一吸气管段31相连接,第一吸气管段31、第二吸气管段32、第三吸气管段33和第四吸气管段34依次相连接,第一吸气管段31和第三吸气管段33均与压缩机储液罐102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吸气管段32和第四吸气管段34均与压缩机储液罐102的轴线相垂直,第一吸气管段31与第二吸气管段32之间、第二吸气管段32和第三吸气管段33之间、第三吸气管段33与第四吸气管段34之间均通过第二过渡圆弧35进行过渡连接,压缩机储液罐102竖直设置,第一吸气管段31和第二吸气管段32均位于压缩机储液罐102的上方,第三吸气管段33和第四吸气管段34均位于压缩机储液罐102的侧面。C1为第一吸气管段31的轴线与第三吸气管段33的轴线的垂直距离,C2为压缩机储液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所述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和热交换器(6),压缩机(1)包括压缩机本体(101)和压缩机储液罐(102),所述的管路结构包括吸气管(3)和回气管(2),压缩机储液罐(102)的顶部设置有吸气接头(11),压缩机本体(101)的顶部设置有回气接头(12),热交换器(6)上设置有蒸出管(4)和冷进管(5),吸气管(3)的第一端与吸气接头(11)相连通,吸气管(3)的第二端与蒸出管(4)相连通,回气管(2)的第一端与回气接头(12)相连通,回气管(2)的第二端与冷进管(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回气管(2)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一回气管段(21)、第二回气管段(22)、第三回气管段(23)和第四回气管段(24),回气接头(12)与第一回气管段(21)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21)、第二回气管段(22)、第三回气管段(23)和第四回气管段(24)依次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21)和第三回气管段(23)均与压缩机本体(101)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回气管段(22)和第四回气管段(24)均与压缩机本体(101)的轴线相垂直,第一回气管段(21)与第二回气管段(22)之间、第二回气管段(22)和第三回气管段(23)之间、第三回气管段(23)与第四回气管段(24)之间均通过第一过渡圆弧(25)进行过渡连接;/nD1为第一回气管段(21)的轴线与第三回气管段(23)的轴线的垂直距离,D2为压缩机本体(101)的直径,L1为第三回气管段(23)与压缩机本体(101)的垂直距离,L2为第二回气管段(22)的长度,L3为回气接头(12)与第二回气管段(22)的垂直距离,R1为第一过渡圆弧(25)的半径,A为第二回气管段(22)与第四回气管段(24)之间的夹角,上参数应满足下列条件:/n5mm≤L1≤50mm;/nD1=L1+0.5D2;/nL2=R1+A1,5mm≤A1≤20mm;/nR1=0.5(D1-L2);/nL3=R1+A2,0≤A2≤25mm;/n60度≤A≤120度;/n所述的管路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套(7),第一连接管套(7)的一端与吸气管(3)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连接管套(7)的另一端与蒸出管(4)相连接,第一连接管套(7)与热交换器(6)的壳体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所述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和热交换器(6),压缩机(1)包括压缩机本体(101)和压缩机储液罐(102),所述的管路结构包括吸气管(3)和回气管(2),压缩机储液罐(102)的顶部设置有吸气接头(11),压缩机本体(101)的顶部设置有回气接头(12),热交换器(6)上设置有蒸出管(4)和冷进管(5),吸气管(3)的第一端与吸气接头(11)相连通,吸气管(3)的第二端与蒸出管(4)相连通,回气管(2)的第一端与回气接头(12)相连通,回气管(2)的第二端与冷进管(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气管(2)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包括第一回气管段(21)、第二回气管段(22)、第三回气管段(23)和第四回气管段(24),回气接头(12)与第一回气管段(21)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21)、第二回气管段(22)、第三回气管段(23)和第四回气管段(24)依次相连接,第一回气管段(21)和第三回气管段(23)均与压缩机本体(101)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回气管段(22)和第四回气管段(24)均与压缩机本体(101)的轴线相垂直,第一回气管段(21)与第二回气管段(22)之间、第二回气管段(22)和第三回气管段(23)之间、第三回气管段(23)与第四回气管段(24)之间均通过第一过渡圆弧(25)进行过渡连接;
D1为第一回气管段(21)的轴线与第三回气管段(23)的轴线的垂直距离,D2为压缩机本体(101)的直径,L1为第三回气管段(23)与压缩机本体(101)的垂直距离,L2为第二回气管段(22)的长度,L3为回气接头(12)与第二回气管段(22)的垂直距离,R1为第一过渡圆弧(25)的半径,A为第二回气管段(22)与第四回气管段(24)之间的夹角,上参数应满足下列条件:
5mm≤L1≤50mm;
D1=L1+0.5D2;
L2=R1+A1,5mm≤A1≤20mm;
R1=0.5(D1-L2);
L3=R1+A2,0≤A2≤25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枢仇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