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高边墙开挖施工动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11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拱盖法高边墙开挖施工动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监测信息和支护信息;基于所述监测信息、所述支护信息和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施工方案信息生成BIM模型;将所述BIM模型转化为有限元计算文件;基于所述有限元计算文件和所述监测信息对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参数进行反分析;基于所述反分析的分析结果对所述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基于BIM模型转化的有限元计算文件和监测信息对高边墙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参数进行反分析,进而根据反分析结果,并基于BIM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了施工方案动态调整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快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高边墙开挖施工动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地铁车站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高边墙开挖施工动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铁车站大跨度拱盖法施工过程中,下部主体结构的高边墙施工是整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高边墙施工开挖断面大,施工周期长。因此,前期高边墙方案设计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在施工过程中依据施工监测数据对前期设计方案进行方案动态调整,可以有效的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但以往的监测,往往需要花费技术人员大量的时间,进行现在人工监测和数据采集,其监测覆盖密度较小,无法满足预警的要求,并且无法保证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导致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方案动态调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高边墙施工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形变的情况,需要立即排查原因并加以解决。而原有通过人工携带测量仪定期手动对高边墙变形的监测方式难以做到实时监测,管理人员排查高边墙变形的隐患不够直观、不够方便,问题的发现不够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高边墙开挖施工动态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监测信息和支护信息,所述监测信息由设置于所述高边墙上的自动监测装置实时获取,所述支护信息包括在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施工方案中;/n基于所述监测信息、所述支护信息和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施工方案信息生成BIM模型,所述BIM模型集成有用于所述高边墙施工的BIM组件扩展库、参数化施工结构构件和用于对高边墙施工进行实时监测的自动监测装置族库;/n将所述BIM模型转化为有限元计算文件;/n基于所述有限元计算文件和所述监测信息对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参数进行反分析,生成所述围岩参数的反分析结果;/n根据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高边墙开挖施工动态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监测信息和支护信息,所述监测信息由设置于所述高边墙上的自动监测装置实时获取,所述支护信息包括在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施工方案中;
基于所述监测信息、所述支护信息和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施工方案信息生成BIM模型,所述BIM模型集成有用于所述高边墙施工的BIM组件扩展库、参数化施工结构构件和用于对高边墙施工进行实时监测的自动监测装置族库;
将所述BIM模型转化为有限元计算文件;
基于所述有限元计算文件和所述监测信息对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参数进行反分析,生成所述围岩参数的反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反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BIM模型对所述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再次获取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监测信息和支护信息;
基于新的监测信息、新的支护信息和调整后的施工方案更新所述BIM模型;
将更新后的BIM模型转化为新的有限元计算文件;
基于所述新的有限元计算文件和所述监测信息对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过程中的新的围岩参数进行反分析,生成所述新的围岩参数的反分析结果;
基于新的反分析结果对调整后的施工方案进行再次动态调整;
重复再次获取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监测信息和支护信息,到基于新的反分析结果对调整后的施工方案进行再次动态调整的过程,直到所述高边墙施工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案包括开挖方案和加固方案,所述开挖方案包括岩体开挖的大小和进尺,所述加固方案包括两侧岩体的锚杆加固、两侧岩体的锚索加固及两侧岩体的支撑支护,所述支护信息为所述加固方案中两侧岩体及加固设备的状态和/或参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监测信息、所述支护信息和所述高边墙开挖施工的施工方案信息生成BIM模型之后,将所述BIM模型转化为有限元计算文件之前,还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监测信息和所述支护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
使所述监测信息和所述支护信息中的实时数据与时程变化曲线可通过所述BIM模型进行可视化查询与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取的所述监测信息和所述支护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包括:
对获取所述监测信息的自动监测装置进行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谙男虢新平李飞扬李兴盛于海孙喜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