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920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推动机构和取球机构构成;固定机构由固定梁和固定在固定梁底面上的两个直线轴承座构成;推动机构由推杆、限位销轴和把手构成;推杆套装在两个直线轴承座的中心通孔内,把手固定在其一端,且在靠近把手一侧的推杆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调节孔;取球机构由取球器固定座、固定销轴、取球器固定架和取球器构成;取球器固定座枢接在推杆的另一端,其上设有条形通孔;取球器固定架由通过定位销轴活动固定在取球器固定座上的取球器连接板、以及垂直固定在取球器连接板上的取球器固定板构成,取球器固定在取球器固定板上;该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有效替代了人工使用钉耙捞球的方式,提升了生球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矿业
,特别涉及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
技术介绍
圆盘造球机是制造生球的重要设备。物料在加入适当水分后在倾斜且旋转的造球盘中随旋转刮刀滚动。由于长时间使用,刮刀易出现磨损,磨损刮刀在未及时更换前无法均匀刮扫因此易造成部分物料脱落成块状物料,期间块状物料受离心力、摩擦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形成大球。目前对于大球的处理是采用人工捞球的方式进行处理。由现场作业人员手持钉耙对大球进行捞取。此种方式受人员作业强度所限,效率较低,影响生球合格率,且需设专人对大球进行捞取,造成人员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大球捞取人工作业强度较大问题,有效提高大球捞取效率和生球合格率的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推动机构和取球机构构成;其中,固定机构由固定梁和两个直线轴承座构成;两个直线轴承座间隔且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在固定梁的底部;推动机构由推杆、限位销轴和把手构成;推杆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推动机构(2)和取球机构(3)构成;其中,/n固定机构(1)由固定梁(1a)和两个直线轴承座(1b)构成;两个直线轴承座(1b)间隔且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在固定梁(1a)的底部;/n推动机构(2)由推杆(2a)、限位销轴(2c)和把手(2e)构成;推杆(2a)套装在两个直线轴承座(1b)的中心通孔内;把手(2e)固定推杆(2a)的一端,且在靠近设置把手(2e)一侧的推杆侧壁上间隔且沿径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b),限位销轴(2c)插装在任一第一调节孔(2b)内;/n取球机构(3)由取球器固定座(3a)、固定销轴(3b)、取球器固定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推动机构(2)和取球机构(3)构成;其中,
固定机构(1)由固定梁(1a)和两个直线轴承座(1b)构成;两个直线轴承座(1b)间隔且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在固定梁(1a)的底部;
推动机构(2)由推杆(2a)、限位销轴(2c)和把手(2e)构成;推杆(2a)套装在两个直线轴承座(1b)的中心通孔内;把手(2e)固定推杆(2a)的一端,且在靠近设置把手(2e)一侧的推杆侧壁上间隔且沿径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2b),限位销轴(2c)插装在任一第一调节孔(2b)内;
取球机构(3)由取球器固定座(3a)、固定销轴(3b)、取球器固定架(3c)和取球器(3d)构成;取球器固定座(3a)固定在推杆(2a)的另一端,其上沿推杆(2a)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取球器固定架(3c)由取球器连接板和取球器固定板构成;取球器连接板通过固定销轴(3b)枢接在取球器固定座(3a)上,其上沿推杆(2a)的径向方向开设有与条形通孔的开设位置相适应的第二调节孔(3e);取球器固定板固定垂直于取球器连接板设置并固定在取球器连接板上;在条形通孔与第二调节孔(3e)内插装有定位销轴;取球器(3d)固定在取球器固定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球盘自动捞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球器(3d)由钉耙状前端部和圆弧拱状后端部构成;其中,
钉耙状前端部由沿推杆(2a)的径向方向设置的若干条横向蓖条和与横向蓖条呈交叉设置的若干条纵向蓖条焊接构成的网状体,以及其上若干条纵向蓖条的前端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的耙齿部构成;
圆弧拱状后端部为由沿推杆(2a)的径向方向设置的若干条横向蓖条和与横向蓖条呈交叉设置的若干条纵向蓖条焊接构成的网状体朝向钉耙状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三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