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消毒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244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消毒机器人,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下方的行走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方的立柱以及通过托板和压板固定在立柱上的消毒器;托板包括用于托起消毒器的托体部以及与立柱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压板包括设置托板的上方且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托体部形成夹持作用的压紧部,消毒器固定在托体部和压紧部之间;托体部的顶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一挡板,压板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二挡板;消毒器固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托体部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凹槽,压紧部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消毒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起;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有隔振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消毒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消毒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空气的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微生物是呼吸道疾病和外伤感染的重要元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也是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空气净化消毒,特别是公共室内的空气净化消毒,对于预防各种疾病的传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常用的消毒设备大多为立体的空气消毒机,此类消毒设备结构体积较大,不方便移动,灵活性不足,并且对空气消毒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消毒机器人,以解决目前消毒设备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消毒机器人,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下方的行走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立柱以及通过托板和压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消毒器;所述托板包括用于托起消毒器的托体部以及与所述立柱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压板包括设置所述托板的上方且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托体部形成夹持作用的压紧部,所述消毒器固定在托体部和压紧部之间;所述托体部的顶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消毒器固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托体部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压紧部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消毒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有隔振垫。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器包括消毒器主体,所述消毒器主体内设有引风装置、与所述引风装置的排风端口连通的过滤室以及与所述过滤室的排风端口连通的消毒室,所述的消毒室通过排风管与消毒器的排风端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引风装置包括两个风机,两个所述风机分别设置在消毒器主体的两侧壁的内侧,所述消毒器主体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风机的引风端口相配合的进风口,所述风机的排风端口通过引风通道连接至过滤室。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器主体内还设有消毒液储存瓶,所述消毒液储存瓶的顶部设有与消毒液储存瓶连通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喷嘴设置在所述排风管内。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室的排风端口设有活性炭过滤网。进一步地,该机器人的底座上设有消毒液储存箱,所述消毒液储存箱通过导液管与所述消毒液储存瓶连接,所述导液管上设有计量泵。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外侧周向包裹有第一防撞衬垫,所述压板的外侧周向包裹有第二防撞衬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空气消毒机器人可在使用过程中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其移动到需要的病房或其它的地方,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养病卫生条件;并且,该空气消毒机器人便于拆卸,可方便维修和运输;此外,该空气消毒机器人的消毒器与压板和托板之间不需要采用螺钉螺母等紧固结构来实现固定,只需要通过调节托板的位置即可实现消毒器的固定,该固定结构不仅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且不需要在消毒器上开设定位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托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板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消毒器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消毒器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立柱;3、托板;31、托体部;32、第一连接部32;321、第一限位孔;322、第一定位孔;33、第一紧固件;34、第一挡板;35、第一凹槽;36、过孔;37、第一防撞衬垫;4、压板;41、压紧部;42、第二连接部42;421、第二限位孔;43、第二紧固件;44、第二挡板;45、第二凹槽;46、第二防撞衬垫;5、消毒器主体;51、排风口;52、进风口;6、风机;61引风通道;7、过滤室;8、消毒室;81、排风管;82、活性炭过滤网;9、消毒液储存瓶;91、雾化器;92、计量泵;93、导液管;94、消毒液储存箱;10、充电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的空气消毒机器人,包括底座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下方的行走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立柱2以及通过托板3和压板4固定在所述立柱2上的消毒器;下面分别对各个组件进行详细描述:所述托板3包括用于托起消毒器的托体部31以及与所述立柱2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所述压板4包括设置所述托板3的上方且固定在立柱2上的第二连接部42以及与所述托体部31形成夹持作用的压紧部41,所述消毒器固定在托体部31和压紧部41之间;所述托体部31的顶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一挡板34,所述压板4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二挡板44;所述消毒器固定在第一挡板34和第二挡板44之间,通过第一挡板34和第二挡板44可防止消毒器左右移动。所述托体部31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凹槽35,所述压紧部4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凹槽45,所述消毒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与第一凹槽35和第二凹槽45相配合的凸起;通过设置于与毒器的底部和顶部的图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5和第二凹槽45,可以将消毒器稳定地固定在托板3和压板4之间;所述第一凹槽35和第二凹槽45内设有隔振垫,可以到减震作用。所述托板3的外侧周向包裹有第一防撞衬垫37,所述压板4的外侧周向包裹有第二防撞衬垫46,第一防撞衬垫37和第二防撞衬垫46可起到防撞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托板3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上设有第一限位孔321,所述立柱2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321,并通过第一紧固件33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孔321内。如图3所示,所述压板4的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上设有第二限位孔421,所述立柱2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421,并通过第二紧固件43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孔421内。托板3和压板4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立柱2上,可便于拆装消毒器。如图4所示,所述消毒器包括消毒器主体5,所述消毒器主体内设有引风装置、与所述引风装置的排风端口连通的过滤室7以及与所述过滤室7的排风端口连通的消毒室8,所述的消毒室8通过排风管51与消毒器的排风端口连通。所述引风装置包括两个风机6,两个所述风机6分别设置在消毒器主体5的两侧壁的内侧,所述消毒器主体5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风机6的引风端口相配合的进风口52,所述风机6的排风端口通过引风通道61连接至过滤室7。其中,过滤室7内可设置活性炭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水汽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下方的行走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立柱以及通过托板和压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消毒器;所述托板包括用于托起消毒器的托体部以及与所述立柱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压板包括设置所述托板的上方且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托体部形成夹持作用的压紧部,所述消毒器固定在托体部和压紧部之间;所述托体部的顶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消毒器固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托体部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压紧部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消毒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有隔振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下方的行走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立柱以及通过托板和压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的消毒器;所述托板包括用于托起消毒器的托体部以及与所述立柱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压板包括设置所述托板的上方且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托体部形成夹持作用的压紧部,所述消毒器固定在托体部和压紧部之间;所述托体部的顶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两侧设有一对对置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消毒器固定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托体部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压紧部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消毒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设有隔振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消毒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恩洲黄鹏超杨帆宁胜花文强覃炎忻龙佳庆陈志勇张斌谢亚辉梁朝政韦惠军甘竞蒙国雍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