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体喷嘴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喷嘴
,尤其涉及一种双流体喷嘴。
技术介绍
双流体喷嘴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双流体喷嘴按照气液混合的方式可分为内部混合型喷嘴及外部混合型喷嘴。内部混合型喷嘴:气液在喷嘴内部混合,气液混合物出喷嘴后混合较为均匀,雾化效果,液体高效的微粒化;但其存在的缺点是对水质要求高,对于容易结垢及粘度较大的液体,使用可靠性降低,另外由于在气液间的混合过程中,气相的动压利用率在5%左右,使得大部分气体动压没有被利用,消散在喷雾空间里;在较大喷雾量需求的场所,动压消耗较大,能量利用率低。外部混合型喷嘴:由于气液在喷嘴外部混合,其对液体的适应性较好,结垢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气液在喷嘴外部混合,会导致气液间的混合效果较差,喷射距离较短,扩散面较大,实际用途较窄。公开号为CN11094475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流体喷嘴,包括液体帽、空气帽等结构,空气帽主体形成有向其内部供给气体的气室部,并在该气室部的下游侧形成有混合气出口,在紧接着混合气出口之后的位置设有研钵状的混合气扩大部。该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流体喷嘴,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内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的内腔中,外管(1)中通入气体,内管(2)中通入液体,气体和液体在外管(1)前端的混合室(3)中混合并从所述混合室(3)前端的外管喷口(4)喷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出口端为一直径逐渐缩小的内管喷口(5),在外管(1)的内腔中还设置有一预混腔(6),所述预混腔(6)的入口端为一喇叭形开口(7),所述喇叭形开口(7)连通内管喷口(5),且喇叭形开口(7)与内管喷口(5)之间形成引射通道(8),预混腔(6)的出口端连通混合室(3),部分气体从引射通道(8)进入预混腔(6)中与液体混合,其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体喷嘴,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内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的内腔中,外管(1)中通入气体,内管(2)中通入液体,气体和液体在外管(1)前端的混合室(3)中混合并从所述混合室(3)前端的外管喷口(4)喷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出口端为一直径逐渐缩小的内管喷口(5),在外管(1)的内腔中还设置有一预混腔(6),所述预混腔(6)的入口端为一喇叭形开口(7),所述喇叭形开口(7)连通内管喷口(5),且喇叭形开口(7)与内管喷口(5)之间形成引射通道(8),预混腔(6)的出口端连通混合室(3),部分气体从引射通道(8)进入预混腔(6)中与液体混合,其余气体进入混合室(3)与从预混腔(6)中出来的气液混合物再次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10)、导轨(11)和弹簧(12),所述第一支架(9)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管(1)中,所述第二支架(10)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2)中,所述预混腔(6)穿设在所述导轨(11)上,导轨(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10)活动连接,所述弹簧(12)的其中一端与导轨(11)位于内管(2)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敏,黄亚继,戚二兵,杨琪,姜利连,金方舟,金保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