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及搬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16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及搬运设备,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包括供电机构、取电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供电机构包括导线和支撑架,导线设置在支撑架上,取电机构与供电机构间隔设置,取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感应取电头,感应取电头和第一传感器均设置在固定座上,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第一传感器能够监测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一旦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第一传感器发出将导线断电的信号,在取电机构与导线发生接触之前供电即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取电机构摩擦通电导线而起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搬运设备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及搬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及搬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物料的长距离配送,通常采用机器人对这类物料进行抓取、移动和卸载。若采用常规的供电方式,直接将输电线与机器人连接,会造成输电线的长度过长,输电线的收纳整理难度大,输电线很容易发生缠绕,被拖拽的输电线还可能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因而目前常采用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其中的取电机构可从铺设好的通电导线上获取电力且不与导线直接接触,将此取电机构固定在此类机器人上,机器人无需直接连接较长的输电线即可大范围移动。这类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对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一旦移动中的取电机构刮擦到通电导线,容易造成导线外皮破损,进而酿成火灾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通过第一传感器监测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可在取电机构接触导线之前使导线断电,从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搬运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包括供电机构、取电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导线和支撑架,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供电机构间隔设置,所述取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感应取电头,所述感应取电头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线夹,所述支架本体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壁,两个所述支撑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线夹设置在所述支撑壁的另一端,所述线夹内固定至少一根所述导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水平设置,两个所述支撑壁竖直设置,所述取电机构设置在所述供电机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导线与所述取电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非接触式配电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取电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导线与所述取电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及所述支撑壁的端面共同限定出容纳所述导线的线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取电头为E型磁芯,所述感应取电头包括底板、绕线板和两个侧板,所述绕线板及两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绕线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绕线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壁之间,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支撑壁远离所述绕线板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搬运设备,包括行走装置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在取电机构的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由于第一传感器和感应取电头均设置在固定座上,当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第一传感器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也同步发生变化,使第一传感器能够监测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一旦取电机构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第一传感器发出将导线断电的信号,在取电机构与导线发生接触之前供电即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取电机构摩擦通电导线而起火,采用本技术的非接触配电装置的搬运设备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供电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取电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供电机构;11、导线;12、支撑架;121、支架本体;1211、底座;1212、支撑壁;122、线夹;1221、夹板;2、取电机构;21、固定座;22、感应取电头;221、底板;222、绕线板;223、侧板;3、第一传感器;4、第二传感器;5、第三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技术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提供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完成本技术的公开并且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范围,并且本技术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包括供电机构1、取电机构2和两个第一传感器3,供电机构1包括导线11和支撑架12,导线11设置在支撑架12上,取电机构2与供电机构1间隔设置,取电机构2包括固定座21和感应取电头22,感应取电头22和第一传感器3均设置在固定座21上,第一传感器3靠近导线11设置,第一传感器3用于监测取电机构2与导线11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在取电机构2的固定座21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由于第一传感器3和感应取电头22均设置在固定座21上,当取电机构2与导线1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第一传感器3与导线11之间的距离也同步发生变化,使第一传感器3能够监测取电机构2与导线11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一旦取电机构2与导线11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第一传感器3发出将导线11断电的信号,在取电机构2与导线11发生接触之前供电即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取电机构2摩擦通电导线11而起火。第一传感器3可以选用接近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3为接触式传感器时,第一传感器3与导线11发生接触时触发断电信号,若第一传感器3为接近传感器,则可先预设第一传感器3与导线11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一旦第一传感器3与导线1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此最小安全距离时,断电信号触发。需要指出的是,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第一传感器3,当断电信号触发时,取电机构2仍需要与导线11保持间隔。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的其他传感器也可以选用接近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12包括支架本体121和线夹122,支架本体121的横截面呈U型,支架本体121包括底座1211和两个支撑壁1212,两个支撑壁1212的一端与底座1211连接,线夹122设置在支撑壁1212的另一端,线夹122内固定两根导线11。支撑架12为导线11提供良好的支撑定位效果,线夹122使导线1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机构、取电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导线和支撑架,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供电机构间隔设置,所述取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感应取电头,所述感应取电头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机构、取电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导线和支撑架,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供电机构间隔设置,所述取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感应取电头,所述感应取电头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取电机构与所述导线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线夹,所述支架本体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壁,两个所述支撑壁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线夹设置在所述支撑壁的另一端,所述线夹内固定至少一根所述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水平设置,两个所述支撑壁竖直设置,所述取电机构设置在所述供电机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导线与所述取电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是否大于安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杜基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