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914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包括底座、磁铁以及卡扣,所述磁铁嵌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卡扣,所述卡扣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卡扣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每组卡扣至少两个,两组卡扣分别用于固定两根所述感温电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两根感温电缆分别卡接与两组卡扣的内部,从而对感温电缆进行定位,不需要用力的按压盖子对感温电缆进行定位,操作方便简单,进而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
技术介绍
感温电缆是一种用于监测温度的火灾探测部件,现有的感温电缆是由内部设置有两根弹性钢丝和包覆在两根弹性钢丝外表面的绝缘层构成,绝缘层可以使两根弹性钢丝处于绝缘状态。由于电力设备中的变压器也是一种易发生高温的部件,所以,在变压器上通常安装有感温电缆,以对其进行监测。在现有技术中,感温电缆常用的安装方式是通过带有磁性的底座吸附在电力设备箱外部,然后将感温电缆放置在底座上,并通过一个盖子压住感温电缆然后通过螺栓将盖子固定在底座上,这样安装感温电缆不好定位,在固定的时候需要用力按压才能使得感温电缆固定不动,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该装置安装时能够更好的将感温电缆进行定位,操作简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包括底座;磁铁,所述磁铁嵌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卡扣,所述卡扣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卡扣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每组卡扣至少两个,每组所述卡扣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感温电缆。优选地,所述卡扣包括沿圆周分布的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以及第三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卡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卡环的另一端与第二卡环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环的另一端设置有子扣,所述第三卡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子扣相匹配的母扣。优选地,每组所述卡扣之间的间距可调。优选地,至少两组所述卡扣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供所述卡扣滑动的至少两个滑动槽,每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均延伸出所述滑动槽并与对应的卡扣相连接。优选地,每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每个所述滑动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向上贯穿至对应的所述卡扣的内侧,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插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地,每组所述卡扣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优选地,所述卡扣装置还包括固定盖,所述固定盖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固定盖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所述卡扣的空腔,所述固定盖的外侧设置有供所述感温电缆穿过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三组第二螺纹孔,每个所述卡扣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组数多于所述卡扣的组数,当需要调节间距时,将所述卡扣上的第二通孔移动至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对应,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卡扣为三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两根感温电缆分别卡接与两组卡扣的内部,从而对感温电缆进行定位,不需要用力的按压盖子对感温电缆进行定位,操作方便简单,进而提高了安装的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的沿滑动槽方向剖视图(固定盖未示出);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2、磁铁3、卡扣31、第一卡环32、第二卡环33、第三卡环34、子扣35、母扣4、滑动槽5、滑动块6、第一螺纹孔7、第一通孔8、第一螺栓9、连接板10、固定盖11、第二螺栓12、凹槽13、第二螺纹孔14、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包括底座1、磁铁2以及卡扣3。磁铁2嵌于底座1的底部。这样就可以将卡扣装置吸附于电力设备的表面,便于在电力设备表面任意选择测温点进行测量。卡扣3设置有至少两组,两组卡扣3均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每组卡扣3至少两个,至少两组所述卡扣3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感温电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卡扣3,分为两组,每组两个纵向分布在底座1上,这样在对感温电缆进行定位时,只需要将两根电缆分别卡入两组卡扣3内部即可,无需人为增加压力使用盖子压住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卡扣3的材料选用耐高温的弹性塑料,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感温电缆在固定的过程中受损,另一方面降低温度对卡扣3的侵蚀。卡扣3包括沿圆周分布的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以及第三卡环33,也就是说三个卡环闭合时可以组成一个圆环,其圆环的内径与感温电缆的直径相匹配。第一卡环31的一端与第三卡环33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卡环31的另一端与第二卡环3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卡环32的另一端设置有子扣34,第三卡环3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子扣34相匹配的母扣35。在对感温电缆进行固定时,只需要将子扣34与母扣35分离,然后将感温电缆放入内部卡扣3的内部,最后在将子母扣合上即可对感温电缆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快速、便捷、可靠,而且便于拆卸。当然每组卡扣3之间的间距还可以调节。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的沿滑动槽方向剖视图(固定盖未示出),请参照图2,两组卡扣3均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这样可以方便调节两根感温电缆之间的间距。具体的,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供卡扣3滑动的至少两个滑动槽4,每个滑动槽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5,每个滑动块5的顶端均延伸出滑动槽4并与对应的卡扣3相连接。这样在将感温电缆固定后,就可以通过移动卡扣3来调节两根感温电缆之间的间距了,调节方便。此外,每个滑动槽4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6,每个滑动块5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6相对应第一通孔7,每个第一通孔7向上贯穿至对应的卡扣3的内侧,每个第一通孔7内均插接有第一螺栓8,第一螺栓8可与第一螺纹孔6螺纹连接。当然滑动槽4可以采用燕尾槽,同时滑动块5也是与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形滑块,这样在滑动时,滑动块5就不会脱离滑动槽4。调节间距时,首先将第一螺栓8插入第一通孔7内部,然后移动通过卡扣3来调节间距,调节好之后,微调滑动块5的位置,使得第一通孔7余螺纹孔6相对,然后拧紧第一螺栓8即可对卡扣3进行定位,定好位之后再将感温电缆卡入卡扣3内部即可。每组卡扣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也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磁铁(2),所述磁铁(2)嵌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n卡扣(3),所述卡扣(3)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卡扣(3)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每组卡扣(3)至少两个,每组所述卡扣(3)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感温电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磁铁(2),所述磁铁(2)嵌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
卡扣(3),所述卡扣(3)设置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卡扣(3)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每组卡扣(3)至少两个,每组所述卡扣(3)分别用于固定对应的所述感温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包括沿圆周分布的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以及第三卡环(33),所述第一卡环(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卡环(3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卡环(31)的另一端与第二卡环(3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环(32)的另一端设置有子扣(34),所述第三卡环(3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子扣(34)相匹配的母扣(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卡扣(3)之间的间距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所述卡扣(3)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设备感温电缆用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供所述卡扣(3)滑动的至少两个滑动槽(4),每个所述滑动槽(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5),每个所述滑动块(5)的顶端均延伸出所述滑动槽(4)并与对应的卡扣(3)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太山吕雪峰刘鑫郑晓琼余青松张超何光亮史钟玉吴坤涂岸徐文婷钱程龙剑邵斌奚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