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06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包括定位滑块、螺纹杆、支撑套杆、伸缩杆、对中座、对中杆、固定底座以及蝶形固定螺栓,操作底板上端面左侧焊接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内部左侧啮合有蝶形固定螺栓,定位滑块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螺纹杆,支撑套杆内部套装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面卡装有对中座,对中座左侧焊接有对中杆,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对中工装对中方式对中效果差,并且不方便调节使用和携带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进行调节使用,并且对中效果好,便于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
本技术是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属于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具

技术介绍
在断路器内的断路器动端上设有用于与电流互感器电连接的转换导体,转换导体导电连接在断路器动端的一端为固定部分,转换导体用于与电流互感器的互感器导体电连接的一端为插接部分。在电流互感器和断路器对接时,只有使电流互感器的互感器导体、断路器内部与电流互感器电连接的转换导体以及断路器的壳体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高,才能保证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顺利对接,避免因相对位置精度较差造成对接后电流互感器的导体存在较大应力而影响产品的正常运行,但传统的对中方式是安装人员用肉眼观察进行对中插装,这就导致对中准确性低,并且在对中过程中会出现经常对接不上需要反复拆装而影响工作效率,现在急需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进行调节使用,并且对中效果好,便于携带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包括操作底板、可调对中机构以及提拉把手,所述操作底板右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提拉把手,所述操作底板上侧设置有可调对中机构,所述可调对中机构包括限位凹槽、定位滑块、螺纹杆、支撑套杆、伸缩杆、对中座、对中杆、定位滑座、固定底座以及蝶形固定螺栓,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左侧焊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左侧啮合有蝶形固定螺栓,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右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右侧安装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螺纹杆,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右侧贴合有定位滑座,所述定位滑座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内部套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面卡装有对中座,所述对中座左侧焊接有对中杆。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底板下端面粘接有橡胶防滑垫,所述蝶形固定螺栓右端面粘接有防滑胶片。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蝶形定位螺母,所述定位滑块与限位凹槽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杆内部右侧啮合有蝶形定位螺丝,所述支撑套杆内部开设有限位行腔,且限位行腔与伸缩杆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对中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对中孔,且对中孔与外界转换导体相匹配,所述对中杆和对中孔处在同一中心线,所述对中杆右端面焊接有固定卡板,且固定卡板右端面上下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卡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开设有搁置腔,且搁置腔与外界断路器下端面相匹配,所述操作底板、固定底座、定位滑座、支撑套杆、伸缩杆和对中座均由铝合金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因本技术添加了限位凹槽、定位滑块、螺纹杆、支撑套杆、伸缩杆、对中座、对中杆、定位滑座、固定底座以及蝶形固定螺栓,该设计方便进行左右移动和升降调节,以便对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进行对中操作,解决了原有对中工装对中方式对中效果差,并且不方便调节使用和携带使用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可调对中效果。因操作底板下端面粘接有橡胶防滑垫,蝶形固定螺栓右端面粘接有防滑胶片,橡胶防滑垫提高了操作底板下端面防滑能力,防滑胶片使蝶形固定螺栓固定效果更好,因螺纹杆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蝶形定位螺母,定位滑块与限位凹槽相匹配,该设计方便对定位滑座进行左右移动并定位,因对中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对中孔,且对中孔与外界转换导体相匹配,对中杆和对中孔处在同一中心线,对中杆右端面焊接有固定卡板,且固定卡板右端面上下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卡块,对中孔方便外界转换导体穿插插装在外界断路器内部指定位置,而固定卡板方便对对中杆进行拆装,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进行调节使用,并且对中效果好,便于携带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中可调对中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中可调对中机构的右视剖面图;图中:1-操作底板、11-橡胶防滑垫、2-可调对中机构、3-提拉把手、21-限位凹槽、22-定位滑块、23-螺纹杆、231-蝶形定位螺母、24-支撑套杆、241-蝶形定位螺丝、25-伸缩杆、26-对中座、261-对中孔、27-对中杆、271-固定卡板、28-定位滑座、29-固定底座、211-蝶形固定螺栓、2111-防滑胶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包括操作底板1、可调对中机构2以及提拉把手3,操作底板1右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提拉把手3,操作底板1上侧设置有可调对中机构2。可调对中机构2包括限位凹槽21、定位滑块22、螺纹杆23、支撑套杆24、伸缩杆25、对中座26、对中杆27、定位滑座28、固定底座29以及蝶形固定螺栓211,操作底板1上端面左侧焊接有固定底座29,固定底座29内部左侧啮合有蝶形固定螺栓211,操作底板1上端面右侧开设有限位凹槽21,限位凹槽21内部右侧安装有定位滑块22,定位滑块22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螺纹杆23,操作底板1上端面右侧贴合有定位滑座28,定位滑座28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套杆24,支撑套杆24内部套装有伸缩杆25,伸缩杆25上端面卡装有对中座26,对中座26左侧焊接有对中杆27,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对中工装对中方式对中效果差,并且不方便调节使用和携带使用的问题。操作底板1下端面粘接有橡胶防滑垫11,蝶形固定螺栓211右端面粘接有防滑胶片2111,橡胶防滑垫11提高了操作底板1下端面防滑能力,防滑胶片2111使蝶形固定螺栓211固定效果更好,螺纹杆23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蝶形定位螺母231,定位滑块22与限位凹槽21相匹配,该设计方便对定位滑座28进行左右移动并定位,支撑套杆24内部右侧啮合有蝶形定位螺丝241,支撑套杆24内部开设有限位行腔,且限位行腔与伸缩杆25相匹配,该设计方便对伸缩杆25进行伸缩调节并定位。对中座26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对中孔261,且对中孔261与外界转换导体相匹配,对中杆27和对中孔261处在同一中心线,对中杆27右端面焊接有固定卡板271,且固定卡板271右端面上下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卡块,对中孔261方便外界转换导体穿插插装在外界断路器内部指定位置,而固定卡板271方便对对中杆27进行拆装,固定底座29内部开设有搁置腔,且搁置腔与外界断路器下端面相匹配,操作底板1、固定底座29、定位滑座28、支撑套杆24、伸缩杆25和对中座26均由铝合金制成,搁置腔方便固定底座29对外界断路器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包括操作底板、可调对中机构以及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底板右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提拉把手,所述操作底板上侧设置有可调对中机构;/n所述可调对中机构包括限位凹槽、定位滑块、螺纹杆、支撑套杆、伸缩杆、对中座、对中杆、定位滑座、固定底座以及蝶形固定螺栓,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左侧焊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左侧啮合有蝶形固定螺栓,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右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右侧安装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螺纹杆,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右侧贴合有定位滑座,所述定位滑座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内部套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面卡装有对中座,所述对中座左侧焊接有对中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包括操作底板、可调对中机构以及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底板右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提拉把手,所述操作底板上侧设置有可调对中机构;
所述可调对中机构包括限位凹槽、定位滑块、螺纹杆、支撑套杆、伸缩杆、对中座、对中杆、定位滑座、固定底座以及蝶形固定螺栓,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左侧焊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左侧啮合有蝶形固定螺栓,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右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右侧安装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上端面中间位置焊接有螺纹杆,所述操作底板上端面右侧贴合有定位滑座,所述定位滑座上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内部套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面卡装有对中座,所述对中座左侧焊接有对中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装配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底板下端面粘接有橡胶防滑垫,所述蝶形固定螺栓右端面粘接有防滑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修宽王兆兴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凯越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