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76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7
车辆用灯具具备:能够使沿上述转动轴的反射镜面以铅垂方向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反射镜(10);配置在比反射镜靠车辆宽度方向横向侧的多个发光元件(31);以及将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照射到比反射镜更大的范围的透镜(50),各个发光元件以由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的配光图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的而方式分离设置,反射镜以连接相邻的配光图像并形成主配光图案的方式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灯具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车辆用前照灯(以下,也称为车辆用灯具),即,为了能够利用数量比较少的发光元件照明车辆前方的广阔范围,并且使配光图案的照射范围、照度分布与周围环境、道路状况相应地多样变化,具备由多个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将光源所射出的光反射至车辆前方的反射镜、与反射镜的大小相应地成形来自光源的射出光的成形用光学系、以及使反射镜往复转动并利用反射镜的反射光对车辆前方的照明区域进行扫描的扫描用驱动器。具体而言,以直接接触的方式配置多个发光元件,以便形成与屏幕上的照射区域的铅垂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发光区域,利用转动的反射镜使该发光区域从照射区域的水平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扫描至另一方侧的端部,从而在照射区域形成配光图案。并且,对以下结构进行了说明,即,通过作为成形用光学系的平凸透镜对照反射镜的大小来成形来自光源的射出光,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多个发光元件的光,并使反射镜的反射光明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40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能够利用数量比较少的发光元件来照明车辆前方的广阔范围,如上所述,使发光元件以直接接触的方式相邻,形成仅能够覆盖照射区域的铅垂方向的宽度的发光区域,利用反射镜使该发光区域从照射区域的水平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扫描至另一方侧的端部。因此,反射镜以较大的转动角转动,以便使发光区域从照射区域的水平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扫描至另一方侧的端部,在发光区域的残留图像消失之前需要反复进行扫描,因此需要使用转动速度较快的构件。并且,能够以高速控制较大的转动角范围的反射镜具有价格昂贵的倾向,而且存在控制的难易度也变高之类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在铅垂方向下侧配置光源,为了接受来自该光源的光并将光照射至车辆前方,对反射镜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面成为向前方斜下方倾斜的状态,因此通过反射镜的转动而形成的配光图案朝向照射区域的端部呈现在铅垂方向上侧。因此,本公开是鉴于这样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能够将反射镜的转动角抑制得较小,并且配光在照射区域的端部呈现在铅垂方向上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反射镜,其能够使沿上述转动轴的反射镜面以铅垂方向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多个发光元件,其配置在比上述反射镜靠车辆宽度方向横向侧;以及透镜,其将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到比上述反射镜更大的范围,各个上述发光元件以由上述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的配光图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分离设置,上述反射镜以连接相邻的上述配光图像并形成主配光图案的方式转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一种车辆用灯具,其能够将反射镜的转动角抑制得较小,并且抑制配光在照射区域的端部呈现在铅垂方向上侧。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车辆的俯视图。图2是从铅垂方向上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的俯视图。图3是从车辆前方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镜部未转动的初始状态时的屏幕上的配光图案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使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镜部转动了时的屏幕上的配光图案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ADB控制的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从透镜的侧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贯穿实施方式的整个说明而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编号或者符号。另外,在实施方式以及图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前”、“后”分别表示车辆102的“前进方向”、“后退方向”,“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在车辆102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此外,不言而喻,“上”、“下”是铅垂方向的“上”、“下”,“左”、“右”是水平方向的“左”、“右”。(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车辆102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是分别设置在车辆102的前方的左右的车辆用的前照灯(101L、101R),以下简单地记载为车辆用灯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向车辆前方侧开口的壳体(未图示)和以覆盖开口的方式安装于壳体的外部透镜(未图示),在由壳体和外部透镜形成的灯室内配置有灯具单元1(参照图2以及图3)等。图2是从铅垂方向上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的俯视图,图3是从车辆前方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1的立体图。此外,图2以及图3仅表示灯具单元1的主要的构成部分。另外,在图2中,用粗箭头表示由后述的反射镜面11A反射且向车辆前方侧照射的光的方向以及范围,同样,用粗箭头表示由后述的反射部20(第一反射部21、第二反射部22)反射且向车辆前方侧照射的光的方向以及范围。如图2以及图3所示,灯具单元1具备:反射镜10;配置在反射镜1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反射部20(第一反射部21、第二反射部22);配置在比反射镜10靠车辆宽度方向横向侧的具有多个发光元件31的光源30;配置有光源30的散热器40;将来自发光元件31的光朝向反射镜10以及反射部20照射的透镜50;以及使来自发光元件31的光向上方反射,且使由发光元件31的光形成的配光图像在铅垂方向上扩展的配光图像扩张部60。(反射镜10)如后文所述,反射镜10是用于连接来自各个发光元件31的光所形成的多个配光图像并形成主配光图案的部件,具备反射镜部11和转动驱动器12,该转动驱动器12能够转动地支撑沿反射镜部11的铅垂方向的转动轴RA(支撑机构未图示),以转动轴RA为中心使反射镜部11转动。此外,以下对如何利用反射镜10形成主配光图案进行详细说明。另外,用于使反射镜部11转动的转动驱动器12的构造不必格外限定,为一般的构造即可。并且,成为反射镜部11的反射来自发光元件31的光的反射面的、形成为大致平坦的面的反射镜面11A成为沿转动轴RA的部件,通过反射镜部11转动,能够使沿转动轴RA的反射镜面11A以铅垂方向的转动轴RA为中心转动。这样,通过反射镜面11A成为沿铅垂方向的面,从而伴随反射镜部11的转动的、由反射镜面11A反射的光进行的扫描仅相对于水平方向进行。因此,越是使反射镜面作为向前方斜下侧倾斜的状态进行的扫描时产生的照射范围的外侧,越不会引起配光方向朝向上方的现象,配光图案越靠外侧越不会呈现在铅垂方向上侧。此外,图2以及图3表示反射镜10的反射镜部11位于未转动的初始状态的位置的状态。并且,如上所述,反射镜10配置为,在反射镜部11未转动的初始状态下,反射镜面11A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反射镜,其能够使沿上述转动轴的反射镜面以铅垂方向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n多个发光元件,其配置在比上述反射镜靠车辆宽度方向横向侧;以及/n透镜,其将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到比上述反射镜更大的范围,/n各个上述发光元件以由上述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的配光图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分离设置,/n上述反射镜以连接相邻的上述配光图像并形成主配光图案的方式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8 JP 2018-183822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反射镜,其能够使沿上述转动轴的反射镜面以铅垂方向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
多个发光元件,其配置在比上述反射镜靠车辆宽度方向横向侧;以及
透镜,其将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到比上述反射镜更大的范围,
各个上述发光元件以由上述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的配光图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分离设置,
上述反射镜以连接相邻的上述配光图像并形成主配光图案的方式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辆用灯具具备配光图像扩张部,该配光图像扩张部配置在上述发光元件的铅垂方向下侧,使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向上方反射,且使上述配光图像在铅垂方向上扩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镜能够使上述反射镜面从未转动的状态在±5°以内的范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辆用灯具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以上述转动轴为中心的转动角的信息和设定在上述主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和则大久保泰宏佐佐木千治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