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焊装置、中空臂和中空臂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64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阻焊装置(10)、中空臂(16)和中空臂(16)的制造方法。焊枪(10)具有中空臂(16),该中空臂(16)保持可动电极(14)。中空臂(16)包括臂主体(17)和罩(19),其中,所述臂主体(17)具有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17a);所述罩(19)以覆盖空腔部(17a)的开口(17a1)的方式被安装于臂主体(17)的开口端面(17b)。臂主体(17)和罩(19)被沿着罩(19)的周缘部(19a)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阻焊装置、中空臂和中空臂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经由电极对工件通电来焊接工件的电阻焊装置、保持物品的中空臂和该中空臂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32031号中公开了一种焊枪(电阻焊装置),其具有保持电极的中空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32031号所记载的中空臂包括臂主体和罩,其中,所述臂主体具有向一侧开口的凹部;所述罩以覆盖凹部的开口的方式被安装于臂主体的开口端面。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32031号所记载的中空臂中,为了确保刚性,而通过多个紧固部件(例如螺栓)将臂主体与罩紧固,因此存在重量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且高刚性的中空臂、具有该中空臂的电阻焊装置和该中空臂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阻焊装置,其通过经由电极对工件通电来焊接所述工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中空臂,该中空臂保持所述电极,所述中空臂包括臂主体和罩,其中,所述臂主体具有至少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所述罩以覆盖所述空腔部的开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臂主体的开口端面,所述臂主体和所述罩被沿着所述罩的周缘部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部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空臂,其保持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臂主体和罩,其中,所述臂主体具有至少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所述罩以覆盖所述空腔部的开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臂主体的开口端面,所述臂主体和所述罩被沿着所述罩的周缘部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部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空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中空臂保持物品,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至少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的金属制的主体部件的步骤,其中所述主体部件为具有所述空腔部的臂主体、或者被成型为所述臂主体的形状之前的原材料;提供具有沿着所述臂主体的外周形状的周缘部的罩的步骤;以覆盖所述空腔部的开口的方式将所述罩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件的步骤;和将所述主体部件和所述罩摩擦搅拌接合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中,臂主体和罩被沿着罩的周缘部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固定。据此,可以提供轻量且高刚性的中空臂、具有该中空臂的电阻焊装置和该中空臂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焊枪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焊枪的中空臂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的中空臂的剖视图。图4A~图4C是用于说明中空臂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5A~图5F是用于说明中空臂的制造方法的每个工序的剖视图。图6A是变形例1的中空臂的剖视图。图6B是变形例2的中空臂的剖视图。图6C是变形例3的中空臂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阻焊装置、中空臂和中空臂的制造方法。图1是表示焊枪(电阻焊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焊枪10是通过经由电极对工件通电来焊接工件的电阻焊装置。具体而言,焊枪10是通过固定电极12和可动电极14对将多张板材重叠而成的工件进行夹持和加压,并且使焊接电流在固定电极12与可动电极14之间流通,由此来进行工件的点焊的电阻焊装置。焊枪10例如被用于焊接机器人。即,焊枪10例如由焊接机器人把持。如图1所示,焊枪10除了固定电极12和可动电极14以外,还包括中空臂16和电极移动机构18,其中,所述中空臂16保持固定电极12;所述电极移动机构18使可动电极14进退移动。详细而言,电极移动机构18使可动电极14在包含接近固定电极12的方向(X1方向)和远离固定电极12的方向(X2方向)的单轴方向、即X轴方向上移动。即,可动电极14的进退方向为X轴方向。如图1所示,中空臂16在侧视观察时具有大致U形的形状,U形的一端16A通过安装部22被安装于后述的外壳24。在中空臂16的U字的另一端16B上,设置有从该另一端16B朝向X2方向延伸出的细长的电极安装部件23。在电极安装部件23的X2侧的端部上,固定有固定电极12。电极移动机构18具有保持部41和移动机构部43,其中,所述保持部41保持可动电极14;所述移动机构部43例如包括滚珠丝杠机构,且用于使保持部41在X轴方向上移动。保持部41以可动电极14相对于固定电极12在X轴方向上相向的方式保持可动电极14。移动机构部43被收容于外壳24。外壳24也作为由焊接机器人把持的把持部发挥功能。电极移动机构18还具有电机36,该电机36驱动移动机构部43而使可动电极14进退动作。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中空臂16。如图2和图3所示,中空臂16具有臂主体17和罩19,其中,所述臂主体17具有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17a;所述罩19以覆盖空腔部17a的开口17a1的方式被安装于臂主体17的开口端面17b。臂主体17具有基板部17c和周壁板部17d,其中,所述基板部17c构成中空臂16的彼此相向的第1侧壁16w1和第2侧壁16w2中的第1侧壁16w1;所述周壁板部17d从基板部17c的周缘部朝向基板部17c的厚度方向突出,并且沿着基板部17c的周缘部进行延伸。即,臂主体17的剖面形状为大致U字形。罩19构成中空臂16的第2侧壁16w2。若详细而言,罩19由具有沿着臂主体17的外周形状的周缘部19a的板状部件构成(参照图4A)。作为臂主体17和罩19的材料,可列举出金属等。在此,臂主体17和罩19例如被设为由铝制成。如图2所示,臂主体17和罩19被沿着罩19的周缘部19a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臂主体17的开口端面17b和罩19的周缘部19a被摩擦搅拌接合部30(在图3中由交叉阴影线所图示出的部位)固定。更详细而言,臂主体17的开口端面17b和罩19的周缘部19a以遍及整周的方式被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此外,也可以不限定于整周,而将臂主体17的开口端面17b和罩19的周缘部19a以局部的方式被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因此,例如,在臂主体17的开口端面17b和罩19的周缘部19a中的沿着罩19的周缘部19a的整周中的一部分上,也可以存在未被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的部位。或者,臂主体17的开口端面17b和罩19的周缘部19a也可以在沿着罩19的周缘部19a分离的多个部位被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相对于沿着罩19的周缘部19a的整周的长度的摩擦搅拌接合部30的延伸长度(在存在多个摩擦搅拌接合部30的情况下,多个长度的总长)例如被设定为60%以上,优选被设定为80%以上。此外,臂主体17和罩19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适当变更。可以将臂主体17和罩19中的至少一方的剖面形状例如设为大致L字形,也可以将罩19的剖面形状设为大致U字形。另外,中空臂16在侧视观察时被设为大致U字形,但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在侧视观察下为大致L字形、直线状等)。接着,使用图4A~图4C、图5A~图5F来说明中空臂16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图4A~图4C是表示中空臂16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阻焊装置(10),其通过经由电极(12、14)对工件通电来焊接所述工件,其特征在于,/n具有中空臂(16),该中空臂保持所述电极,/n所述中空臂包括臂主体(17)和罩(19),其中,/n所述臂主体具有至少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17a);/n所述罩以覆盖所述空腔部的开口(17a1)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臂主体的开口端面(17b),/n所述臂主体和所述罩被沿着所述罩的周缘部(19a)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7 JP 2018-1816101.一种电阻焊装置(10),其通过经由电极(12、14)对工件通电来焊接所述工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中空臂(16),该中空臂保持所述电极,
所述中空臂包括臂主体(17)和罩(19),其中,
所述臂主体具有至少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17a);
所述罩以覆盖所述空腔部的开口(17a1)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臂主体的开口端面(17b),
所述臂主体和所述罩被沿着所述罩的周缘部(19a)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主体具有基板部(17c)和周壁板部(17d),其中,
所述基板部构成所述中空臂的彼此相向的第1侧壁(16w1)和第2侧壁(16w2)中的所述第1侧壁;
所述周壁板部从所述基板部的周缘部朝向所述基板部的厚度方向突出,并且沿着所述基板部的所述周缘部延伸,
所述罩构成所述中空臂的所述第2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主体的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罩的所述周缘部被所述摩擦搅拌接合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主体的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罩的所述周缘部以遍及整周的方式被所述摩擦搅拌接合部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阻焊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电阻焊装置具有把持部(24),该把持部由焊接机器人把持。


6.一种中空臂(16),其保持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臂主体(17)和罩(19),其中,
所述臂主体具有至少向一侧开口的空腔部(17a);
所述罩以覆盖所述空腔部的开口(17a1)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臂主体的开口端面(17b),
所述臂主体和所述罩被沿着所述罩的周缘部(19a)延伸的摩擦搅拌接合部(30)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臂,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主体具有基板部(17c)和周壁板部(17d),其中,
所述基板部构成所述中空臂的彼此相向的第1侧壁(16w1)和第2侧壁(16w2)中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垣内洋平大竹义人古野琢也樋野拓也宮冈法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