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31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1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包括通气管、抗震固定组件、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所述抗震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固定板、抗震弹簧、固定架和固定软条,所述抗震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通气管,所述消声器组件包括外壳、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阻性过渡管,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共同在所述外壳内形成一个通道,可以对中低频噪音进行处理,所述阻性过渡管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设置有通风孔,螺旋输送叶片的设置可以对中高频的噪音进行处理,软接头可降低振动及噪声,并可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起补偿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具体是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及日常作业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中的气流与通风管道会产生较为严重振动噪声,远远超过限定值,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通风消音器是对通风管道进行降噪的主要设备,通风消声器简称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声学设备。在需保持较低背景噪声,阻隔外界噪声影响的场所,以及高噪声场所为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又需要通风换气,均需设置消声器,消声器的种类很多,其消声机理有阻性消声、抗性消声、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等,常见消声器采用阻性片式消声器,该种消声器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是,存在着对低频噪声的消声效果不理想,片式的间距的存在会产生高频失效,抗性消声器是通过管道截面的突变处或旁接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阻抗的改变而产生声能的反射、干涉,从而降低由消声器向外辐射的声能,以达到消声目的的消声器,但是这种消音器对中低频噪音效果明显,对中高频噪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包括通气管、抗震固定组件、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固定板、抗震弹簧、固定架和固定软条,所述抗震弹簧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上,所述固定板位于抗震弹簧之上,所述固定架一端连接通气管,另一端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条位于固定架上表面,且缠绕于通风管之上,用于稳固通风管和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所述消声器组件包括外壳、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阻性过渡管,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过渡管位于所述外壳底端,所述第一过渡管与外壳的内壁底端之间填充有吸声棉,所述第一挡板位于外壳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且第一挡板与外壳的内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过渡管穿过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过渡管位于外壳内部顶端,且与外壳的顶端内壁之间填充有吸声棉,所述第二挡板位于外壳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且第二挡板与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过渡管穿过第二挡板,所述阻性过渡管位于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之间,所述阻性过渡管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中间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固定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设置有通风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分别至少设置一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震弹簧与固定板间为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震弹簧与底板之间为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管和抗震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软胶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管、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相互连接的法兰之间安装有橡胶法兰垫。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可通过在长距离风管中部区域安装软接头,在改变原有共振频率的同时,切断振动传递途径,在通气管和抗震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软胶垫,可以避免通气管与抗震固定组件间的直接接触,减少噪音产生,所述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可安装在水平、竖向管道的直线段区域,并可根据管径大小、安装空间距离调整装置长度、宽度及高度,可连续或独立安装各个消音、降噪、减震构件,实现最佳效果,软接头的设置可降低振动及噪声,并可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起补偿作用,消声器组件采用阻抗复合性消声器原理,对中高频和中低频噪音均有很好的降低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消声器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气管;2、软接头;3、底座;4、固定板;5、抗震弹簧;6、固定架;7、固定软条;8、外壳;9、第一过渡管;10、第二过渡管;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阻性过渡管;14、吸声棉;15、隔音层;16、螺旋输送叶片;17、固定轴;18、通风孔;19、软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包括通气管1、抗震固定组件、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固定组件包括底座3、固定板4、抗震弹簧5、固定架6和固定软条7,所述抗震弹簧5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3上,所述固定板4位于抗震弹簧5之上,所述固定架6一端连接通气管1,另一端连接固定板4,所述固定软条7位于固定架6上表面,且缠绕于通气管1之上,用于稳固通风管和固定架6之间的连接,所述消声器组件包括外壳8、第一过渡管9、第二过渡管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和阻性过渡管13,所述外壳8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过渡管9位于所述外壳8底端,所述第一过渡管9与外壳8的内壁底端之间填充有吸声棉14,所述第一挡板11位于外壳8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且第一挡板11与外壳8的内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过渡管9穿过第一挡板11,所述第二过渡管10位于外壳8内部顶端,且与外壳8的顶端内壁之间填充有隔音层15,所述第二挡板12位于外壳8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且第二挡板12与外壳8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过渡管10穿过第二挡板12,所述阻性过渡管13位于第一过渡管9和第二过渡管10之间,所述阻性过渡管13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16,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中间设置有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17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用于固定螺旋输送叶片16,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上设置有通风孔1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2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可对长距离的管道进行多部分降噪。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抗震弹簧5与固定板4间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抗震弹簧5与底板之间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1和所述抗震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软胶垫19,避免所述通气管1和所述抗震固定组件之间可磕碰对于通气管1的损害。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1、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2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方便安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个相互连接的法兰之间安装有橡胶法兰垫,防止漏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中抗震固定组件通过底部抗震弹簧5的设置,使得通气管1在振动时,所述抗震固定组件可以随着轻微浮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包括通气管(1)、抗震固定组件、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固定组件包括底座(3)、固定板(4)、抗震弹簧(5)、固定架(6)和固定软条(7),所述抗震弹簧(5)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3)上,所述固定板(4)位于抗震弹簧(5)之上,所述固定架(6)一端连接通气管(1),另一端连接固定板(4),所述固定软条(7)位于固定架(6)上表面,且缠绕于通气管(1)之上,所述消声器组件包括外壳(8)、第一过渡管(9)、第二过渡管(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和阻性过渡管(13),所述外壳(8)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过渡管(9)位于所述外壳(8)底端,所述第一过渡管(9)与外壳(8)的内壁底端之间填充有吸声棉(14),所述第一挡板(11)位于外壳(8)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且第一挡板(11)与外壳(8)的内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过渡管(9)穿过第一挡板(11),所述第二过渡管(10)位于外壳(8)内部顶端,且与外壳(8)的顶端内壁之间填充有隔音层(15),所述第二挡板(12)位于外壳(8)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且第二挡板(12)与外壳(8)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过渡管(10)穿过第二挡板(12),所述阻性过渡管(13)位于第一过渡管(9)和第二过渡管(10)之间,所述阻性过渡管(13)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16),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中间设置有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17)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所述螺旋输送叶片(16)上设置有通风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风管道宽频段阻抗式消声器,包括通气管(1)、抗震固定组件、消声器组件和软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固定组件包括底座(3)、固定板(4)、抗震弹簧(5)、固定架(6)和固定软条(7),所述抗震弹簧(5)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3)上,所述固定板(4)位于抗震弹簧(5)之上,所述固定架(6)一端连接通气管(1),另一端连接固定板(4),所述固定软条(7)位于固定架(6)上表面,且缠绕于通气管(1)之上,所述消声器组件包括外壳(8)、第一过渡管(9)、第二过渡管(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和阻性过渡管(13),所述外壳(8)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过渡管(9)位于所述外壳(8)底端,所述第一过渡管(9)与外壳(8)的内壁底端之间填充有吸声棉(14),所述第一挡板(11)位于外壳(8)内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且第一挡板(11)与外壳(8)的内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过渡管(9)穿过第一挡板(11),所述第二过渡管(10)位于外壳(8)内部顶端,且与外壳(8)的顶端内壁之间填充有隔音层(15),所述第二挡板(12)位于外壳(8)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且第二挡板(12)与外壳(8)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过渡管(10)穿过第二挡板(12),所述阻性过渡管(13)位于第一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恒大声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