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17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外壳,用于容纳电极组件且包括电极引出部;转接构件,用于电连接电极引出部和第一极片,且第一极片被配置为第一极片至少部分卷绕在转接构件上并贴合于转接构件。第一极片卷绕在转接构件上,其可通过自身的张力使第一极片的一部分贴合于转接构件,保证第一极片与转接构件之间的电连接。此时,第一极片无需通过焊接工艺与转接构件相连,从而减少在电池单体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降低短路风险。第一极片的贴合于转接构件的部分与转接构件为面接触,从而增大第一极片与转接构件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池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单体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等。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镉镍电池单体、氢镍电池单体、锂离子电池单体和二次碱性锌锰电池单体等。随着市场越来越多地需要较大电流的电池单体,如何提高电池单体的过流能力,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能够增强电池单体的过流能力。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其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外壳,用于容纳电极组件且包括电极引出部;转接构件,用于电连接电极引出部和第一极片,且第一极片被配置为第一极片至少部分卷绕在转接构件上并贴合于转接构件。上述方案中,第一极片卷绕在转接构件上,所以可以通过自身的张力使第一极片的一部分贴合于转接构件,保证第一极片与转接构件之间的电连接。此时,第一极片无需通过焊接工艺与转接构件相连,从而减少在电池单体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降低短路风险。第一极片的贴合于转接构件的部分与转接构件为面接触,从而增大第一极片与转接构件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流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具有第一通孔,转接构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通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构件设置有卡槽,第一极片的一部分插入卡槽并连接于转接构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卡槽,可以增大第一极片与转接构件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流能力。示例性地,第一极片插入卡槽的部分被转接构件卡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片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涂覆部和未涂覆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未涂覆部,第一未涂覆部连接于第一涂覆部且位于第一极片沿卷绕方向的端部。第一未涂覆部的至少部分插入卡槽。第一未涂覆部为未涂覆第一活性材料的金属箔材,导电性好,这样可以减小接触电阻,提高过流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未涂覆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插入卡槽,第二部分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一涂覆部。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卷绕在转接构件的外侧并贴合于转接构件。第二部分为未涂覆第一活性材料的金属箔材,导电性好,第二部分贴合于转接构件可以提高过流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绕转接构件卷绕至少一圈,这样可以使第二部分与转接构件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提高过流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构件包括至少部分间隔设置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固定于电极引出部,且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之间形成卡槽。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用于夹紧第一极片。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构件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解质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可以作为电解质的流动通道,这样可以提高电极组件的浸润性以及电解质注入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背离电极引出部的方向上,第一极片超出转接构件。转接构件仅填充第一通孔的一部分,第一通孔的未被转接构件填充的部分可用于容纳电解质,这样可以增大电池单体中电解质的含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引出部焊接于转接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引出部包括相对于外表面凹陷的第一凹部,外表面位于电极引出部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转接构件焊接于第一凹部的底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凹部,可以减小第一凹部的底壁的厚度,这样,可以从电极引出部的外表面的一侧进行焊接,降低焊接所产生的金属颗粒溅射到电极组件上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引出部包括第一定位部,转接构件包括用于与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能实现电极引出部和转接构件在装配时的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凸起,第二定位部包括凹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包括凹槽,第二定位部包括凸起。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电极引出部与壳体绝缘设置。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极片,第二极片至少部分绕转接构件卷绕,且第二极片电连接于壳体。壳体和电极引出部分别作为电池单体的两个输出极。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侧壁,侧壁环绕在电极组件的外侧,第二极片的一部分贴合于侧壁。示例性地,侧壁与电极组件过盈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极片包括涂覆有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涂覆部和未涂覆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未涂覆部,第二未涂覆部连接于第二涂覆部且位于第二极片沿卷绕方向的端部。第二未涂覆部的至少部分贴合于侧壁。第二未涂覆部为未涂覆第二活性材料的金属箔材,导电性好,这样可以减小第二极片与壳体的接触电阻,提高过流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未涂覆部绕转接构件卷绕多圈。第二未涂覆部焊接于侧壁,以提高过流能力。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二未涂覆部卷绕为多圈,这样,在焊接壳体和第二未涂覆部时,可以降低第二涂覆部和隔离膜被烧伤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壳体底壁和过渡壁,壳体底壁设置于电极组件的背离电极引出部的一侧,过渡壁连接侧壁和壳体底壁,且过渡壁的内表面为弧面。过渡壁可以在壳体的成型过程中减小应力集中,降低壳体破裂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壳体底壁的厚度方向,第二涂覆部的投影位于壳体底壁的投影之内。在壳体底壁的厚度方向,第二涂覆部可以避开过渡壁,当电极组件受到外力作用发生震动时,降低过渡壁的内表面挤压第二涂覆部的风险,减少第二涂覆部的第二活性材料的脱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还包括垫片,垫片设置于壳体底壁和电极组件之间,以将第二涂覆部与弧面隔开。垫片可以支撑电极组件,使第二涂覆部与壳体底壁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弧面的半径,从而降低弧面挤压第二涂覆部的风险。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第二方面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转接构件;提供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一极片至少部分卷绕在转接构件上并贴合于转接构件;提供外壳,外壳包括电极引出部;将转接构件和电极组件放置到外壳内。其中,转接构件电连接电极引出部和第一极片。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的制造系统,包括:第一提供装置,用于提供转接构件;第二提供装置,用于提供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一极片至少部分卷绕在转接构件上并贴合于转接构件;第三提供装置,用于提供外壳,外壳包括电极引出部;组装装置,用于将转接构件和电极组件放置到外壳内。其中,转接构件电连接电极引出部和第一极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n外壳,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且包括电极引出部;/n转接构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极引出部和所述第一极片,且所述第一极片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极片至少部分卷绕在所述转接构件上并贴合于所述转接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
外壳,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且包括电极引出部;
转接构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极引出部和所述第一极片,且所述第一极片被配置为所述第一极片至少部分卷绕在所述转接构件上并贴合于所述转接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转接构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构件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极片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卡槽并连接于所述转接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涂覆部和未涂覆所述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未涂覆部,所述第一未涂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涂覆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极片沿卷绕方向的端部;
所述第一未涂覆部的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未涂覆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插入所述卡槽,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涂覆部;
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卷绕在所述转接构件的外侧并贴合于所述转接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绕所述转接构件卷绕至少一圈。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构件包括至少部分间隔设置的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固定于所述电极引出部,且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之间形成所述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构件设置有用于容纳电解质的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背离所述电极引出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极片超出所述转接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部焊接于所述转接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部包括相对于外表面凹陷的第一凹部,所述外表面位于所述电极引出部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转接构件焊接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部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转接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凹槽;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凸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升朱琳琳方堃柴志生迟庆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