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807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8
一种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包含有具有中间槽(11)、卸载槽(12)和第一组绞车耙斗(13)的耙斗装岩机本体(1)、设置在中间槽(11)和卸载槽(12)之间的料槽(2),通过耙斗装岩机本体(1),实现了对矿车的煤块装入,通过料槽(2),实现了对待装矿车位的延伸,不再卸料槽下部只能停放一个矿车,因此提高了耙装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耙斗装岩机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
技术介绍
耙斗机全称耙斗装岩机,又叫耙装机,耙岩机耙斗装岩机主要用于煤矿、冶金矿山、隧道等工程巷道掘进中配以矿车或箕斗进行装载作业,是提高掘进速度,实现掘进机械化的一种重主要设备,在煤矿炮掘工作面上一般都是使用耙斗装岩机对矿车进行装车,因此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矿山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中,由于耙斗装岩机的卸料槽下部只能停放一个矿车,所以掘进迎头爆破后耙装运输效率低下,严重制约掘进生产效率。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因此提高了耙装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中间槽、卸载槽和第一组绞车耙斗的耙斗装岩机本体、设置在中间槽和卸载槽之间的料槽。由于设计了耙斗装岩机本体和料槽,通过耙斗装岩机本体,实现了对矿车的煤块装入,通过料槽,实现了对待装矿车位的延伸,不再卸料槽下部只能停放一个矿车,因此提高了耙装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率。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待装矿车位的延伸的方式把耙斗装岩机本体和料槽相互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增加卸料段长度的延伸的方式把料槽与耙斗装岩机本体联接。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耙斗装岩机本体中,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二组绞车耙斗。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耙斗装岩机本体中,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支柱。本技术设计了,在耙斗装岩机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料槽和支柱。本技术设计了,中间槽的后端端头设置为与料槽的前端端头联接,料槽的后端端头设置为与卸载槽的前端端头联接并且卸载槽的后端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组绞车耙斗的绞车和第二组绞车耙斗的绞车联接,第一组绞车耙斗的耙斗设置在耙斗装岩机本体的抖槽中并且第二组绞车耙斗的的耙斗设置在料槽中,卸载槽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柱联接并且第一组绞车耙斗和第二组绞车耙斗设置为沿卸载槽的竖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本技术设计了,料槽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料槽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耙斗装岩机本体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料槽的前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中间槽和第二组绞车耙斗的的耙斗联接并且料槽的后端头设置为与卸载槽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支柱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支柱部和第二支柱部并且第一支柱部的上端端头和第二支柱部的上端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耙斗装岩机本体联接。本技术设计了,第一支柱部和第二支柱部分别设置为两段杆状体并且上段杆设置为与下段杆螺纹式联接,上段杆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卸载槽联接并且在上段杆的下端头设置有螺纹体,在下段杆的上端头设置有螺纹孔体并且在下段杆的下端头设置有盘部。本技术设计了,耙斗装岩机本体与料槽设置为按照延伸卸料段的方式分布并且耙斗装岩机本体和料槽与支柱设置为按照门架支撑的方式分布,中间槽、料槽和卸载槽的连接长度设置为20000-22000mm。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在耙斗装岩机的台车上,安装有绞车的两个滚筒,它们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分别牵引着主绳和尾绳,通过主绳和尾绳操纵着耙斗作往复运动,由簸箕口挡板导向,将岩石扒进进料槽内,经过中间槽,在卸载槽尾部的卸料口把矿石卸入下面的矿车之中,如此反复,将矿车装满,从而实现装岩。该加长段能够确保耙装机下一次放置两个矿车,耙装完第一个矿车后,只需牵引一个矿车距离便可耙装第二个矿车,从而完成一次运输两个矿车,大大提高出渣运输效率,在于根据耙装机工作原理和组件构成自主制作专利技术了加长段装置,经过严谨计算和实验,确定了具体的制作材料和尺寸等,并且能够保证设备协调性下,提升了工作功能,完全匹配和适应现场,实现了每次耙装运输两个矿车,出渣运输效率提高了至少一倍,解决了掘进迎头爆破后出渣困难的制约因素,大大提升了掘进生产效率,该装置的应用,减少了矿车循环周转次数,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安全系数,通过对耙装机升级改进,能够满足本单位现场需要,不需要引进新型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装置根据耙装机中间槽和卸料槽规格设计,采用6mm厚钢板及角铁加工制作而成,全长2.2m,在底部加设两根支撑腿增加其整体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每次耙装运输两个矿车,而且不影响耙装机原有的全部功能,大大提高了矿车的循环利用率和耙装运输效率,经现场长期使用,实用效果极好。在本技术方案中,耙斗装岩机本体和料槽是基础部件,也是本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支柱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技术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中间槽、卸载槽、第一组绞车耙斗、第二组绞车耙斗、第一支柱部和第二支柱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方案中,对待装矿车位的延伸的耙斗装岩机本体和料槽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耙斗装岩机本体-1、料槽-2、支柱-3、中间槽-11、卸载槽-12、第一组绞车耙斗-13、第二组绞车耙斗-14、第一支柱部-31、第二支柱部-32。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审查指南,对本技术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中间槽(11)、卸载槽(12)和第一组绞车耙斗(13)的耙斗装岩机本体(1)、设置在中间槽(11)和卸载槽(12)之间的料槽(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中间槽(11)、卸载槽(12)和第一组绞车耙斗(13)的耙斗装岩机本体(1)、设置在中间槽(11)和卸载槽(12)之间的料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待装矿车位的延伸的方式把耙斗装岩机本体(1)和料槽(2)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增加卸料段长度的延伸的方式把料槽(2)与耙斗装岩机本体(1)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耙斗装岩机本体(1)中,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第二组绞车耙斗(14),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耙斗装岩机本体(1)中,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支柱(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其特征是:在耙斗装岩机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料槽(2)和支柱(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煤矿炮掘工作面的耙斗装岩机装置,其特征是:中间槽(11)的后端端头设置为与料槽(2)的前端端头联接,料槽(2)的后端端头设置为与卸载槽(12)的前端端头联接并且卸载槽(12)的后端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组绞车耙斗(13)的绞车和第二组绞车耙斗(14)的绞车联接,第一组绞车耙斗(13)的耙斗设置在耙斗装岩机本体(1)的抖槽中并且第二组绞车耙斗(14)的耙斗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国李洪刚纪奎李振马成伟李涛赵学岭陈修俊
申请(专利权)人:肥城曹庄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