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直器、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5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2
一种准直器、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所述准直器包括:多个相堆叠的准直单元,所述准直单元包括遮光网板及位于所述遮光网板上的透光板,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交错排布,分别位于同一所述准直单元上下层的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相对齐,所述遮光网板的网孔构成光线传输通道。所述准直器的遮光网板错位堆叠,有助于缩小光线传输通道的孔径,所述准直器的制作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准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准直器、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准直器、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指纹识别装置可实现指纹自动采集,广泛应用于考勤机、门禁、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设备上。按指纹成像原理,指纹识别装置可分为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半导体电容识别装置、半导体热敏识别装置、半导体压感识别装置等。其中,光学指纹识别装置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光源射出的光线在手指表面指纹凹凸不平的线纹上折射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线明暗不同,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光学器件相应会收集到不同明暗程度的图片信息,从而完成指纹的采集。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良好的稳定性,且生产成本低,因而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现有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准直器、指纹识别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能够缩小在所述准直器内的光线传输通道的孔径,所述准直器的制作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准直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准直器,包括:多个相堆叠的准直单元,所述准直单元包括遮光网板及位于所述遮光网板上的透光板,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交错排布,分别位于同一所述准直单元上下层的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相对齐,所述遮光网板的网孔构成光线传输通道。可选的,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的网孔部分重叠。可选的,相邻所述准直单元部分重叠的所述网孔中心偏离距离大于或等于2μm。可选的,所述网孔呈正方形或者圆形。可选的,当所述网孔呈正方形时,所述网孔的边长大于或等于5μm。可选的,当所述网孔呈圆形时,所述网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μm。可选的,同一所述遮光网板的相邻所述网孔间距大于或等于5μm。可选的,所述准直单元的厚度大于1μm且小于30μm。可选的,所述遮光网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μm。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触屏及所述准直器,所述触屏包括感测面及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光线,所述光线经所述感测面形成反射光并输出;所述准直器接收所述触屏输出的所述反射光,进行准直,形成准直光束,所述准直光束经所述光线传输通道输出相邻。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光学传感器,接收所述准直器输出的准直光束,形成指纹图像。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提供触屏,所述触屏包括感测面及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光线,所述光线经过所述感测面形成反射光并输出;采用准直器接收所述触屏输出的所述反射光,进行准直,形成准直光束,所述准直光束经所述准直器内的所述光线传输通道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准直器包括多个相堆叠的准直单元,所述准直单元包括遮光网板及位于所述遮光网板上的透光板。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交错排布,使得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的网孔相错离。分别位于同一所述准直单元上下层的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相对齐。采用该排布方式堆叠遮光网板,所述遮光网板的网孔构成光线传输通道,光线传输通道的孔径小于遮光网板的单个网孔的孔径大小。在制备所述遮光网板的工艺中,可制备大孔径的遮光网板,相应降低遮光网板的制作工艺难度。通过相邻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的错位堆叠,以缩小形成的准直器内的光线传输通道的孔径大小,从而保证所述准直器的准直效果。所述准直器的制作工艺简单,有助于提高所述准直器的生产效率,且准直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准直器的遮光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6是本专利技术指纹识别方法一实施例中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一种准直器进行分析,所述准直器包括多个准直单元,所述准直单元呈阵列排布,所述准直单元包括透光柱及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盖所述透光柱的侧壁表面。所述准直单元作为所述准直器的结构组成单元,数量繁多,导致所述准直器的制备工艺繁琐,影响所述准直器的生产效率。专利技术人对上述准直器进行了研究,经创造性劳动,专利技术人注意到,制作包括多个相堆叠的准直单元的准直器,准直单元包括遮光网板及位于所述遮光网板上的透光板,通过遮光网板错位堆叠,能够保证准直器的准直效果。所述准直器的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准直器20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一种准直器200,包括多个相堆叠的准直单元210,所述准直单元210包括遮光网板220及位于所述遮光网板220上的透光板230。相邻所述准直单元210的遮光网板220交错排布,分别位于同一所述准直单元210上下层的所述准直单元210的遮光网板220相对齐。所述遮光网板220的网孔221构成光线传输通道201。图1中利用点划线示出所述光线传输通道201的边界。所述遮光网板220具有多个网孔221,所述网孔221适于光线穿过。相邻所述准直单元210的遮光网板220的网孔221部分重叠。靠近内侧的所述网孔221侧壁构成所述光线传输通道201的边界。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网板220材料为吸光材料。射向所述遮光网板220表面或者所述网孔221侧壁的光线会被所述遮光网板220吸收。所述透光板230材料为透明材料,光线可透射所述透光板230。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230材料的光透过率在95%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230有助于延长所述光线传输通道201的长度,以延长光线通过所述光线传输通道201的时间,有利于改善所述准直器200的准直性能,提高经由所述准直器200输出的光线方向一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传输通道201的数量为多个。具体的,所述光线传输通道201的数量与单个所述遮光网板220的所述网孔221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准直单元210的遮光网板220交错排布,分别位于同一所述准直单元210上下层的所述准直单元210的遮光网板220相对齐,能够缩小所述准直器200内的光线传输通道201的孔径大小,从而提高所述准直器200对光线的准直效果,且所述准直器200的制作工艺简单,有助于提高所述准直器200的生产效率。由此,在制造所述遮光网板220时,可制备具有较大尺寸网孔221的所述遮光网板220,有助于降低所述遮光网板220的制作难度。通过相邻所述准直单元210的遮光网板220交错排布,以缩小所述准直器200内的光线传输通道201的孔径大小,从而保证所述准直器200具有良好的准直性能。本实施例中,全部所述准直单元210的所述遮光网板220的网孔221大小及形状相等,且相邻所述网孔221间距相等。在制备所述准直器200的工艺过程中,仅需制作同一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相堆叠的准直单元,所述准直单元包括遮光网板及位于所述遮光网板上的透光板,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交错排布,分别位于同一所述准直单元上下层的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相对齐,所述遮光网板的网孔构成光线传输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相堆叠的准直单元,所述准直单元包括遮光网板及位于所述遮光网板上的透光板,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交错排布,分别位于同一所述准直单元上下层的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相对齐,所述遮光网板的网孔构成光线传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准直单元的遮光网板的网孔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准直单元部分重叠的所述网孔中心偏离距离大于或等于2μ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呈正方形或者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孔呈正方形时,所述网孔的边长大于或等于5μ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孔呈圆形时,所述网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μm。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遮光网板的相邻所述网孔间距大于或等于5μm。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虹陆震生李重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