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49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架、平台、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主体机架的转轴组件和转动连接于转轴组件的连接组件;平台固设于连接组件;驱动件的固定端与主体机架转动连接;驱动件的活动端与转轴组件连接,驱动件的活动端能相对于驱动件的固定端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转轴组件转动以带动连接组件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件、转轴组件、连接组件和平台形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连杆结构,将驱动件的活动端直线移动对转轴组件的转动驱动转化为对连接组件的竖直驱动,提高了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升降平台作为一种起重机械,应用范围广泛。其最主要功能是依靠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将物体升降至不同高度。升降机构具有刚性与柔性的性质,根据升降机构属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类:1、刚性升降机构,主要利用机构的刚性特性对平台进行直接顶升或推送;2、柔性升降机构,主要通过钢丝绳、链条等柔性构件以拉曳的方式实现平台的升降;3、刚柔双属性升降机构,此类机构进行顶升作业时具有刚性属性,不工作时则表现出柔性属性。常见的升降机构有齿轮齿条机构、柱塞机构、剪叉机构和丝杠机构等。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具有工作连续、升降速度快、操作简单、同步性好等优点,同时,齿轮齿条机构易于将平台调平且定位较精准;但价格贵,制造难度大,运行平稳性差。柱塞式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其同步精度较差,且存在能耗偏大的问题,因此柱塞式升降技术在升降平台上并不常用。剪叉式升降机构具有结构紧凑、承载量大、驱动装置通过性强和操控性好的特点,因而在各种场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剪叉式升降机构也有不足之处,即台面在升降过程中较难实现匀速,并且升降行程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复杂、运行平稳性差的问题,提供升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架、平台、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机架的转轴组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平台固设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主体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能相对于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升降。可选地,还包括连接杆;所述传动组件设为多个;每个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均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一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连接。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件和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所述主体机架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架上。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固定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固设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安装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轴连接。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轴铰接。可选地,所述转动轴、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安装轴呈三角形分布。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工作的动力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为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液压缸的壳体为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可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主体机架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平台的位置;所述驱动件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器反馈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平台的升降。可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主体机架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组件转动的极限位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件、转轴组件、连接组件和平台形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连杆结构,将驱动件的活动端直线移动对转轴组件的转动驱动转化为对连接组件的竖直驱动,减少平台上负载的变化对活动端移动的影响,提高了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连接组件与转轴组件转动连接,能够保证平台在升降过程保持平衡状态,避免平台产生倾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1中升降装置的平台的上升状态参考图;图5为图1中升降装置的平台的下降状态参考图;图6为图1中转轴组件和第一轴承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主体机架;20、平台;30、驱动件;301、活动端;302、固定端;40、转轴组件;401、转动件;402、转动轴;403、固定轴;404、安装轴;4041、光轴;4042、外螺纹;50、连接组件;501、连接件;502、第二轴承;60、连接杆;70、第一轴承;80、固定板;90、铰链支座;100、感应器;110、限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架10、平台20、驱动件30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主体机架10的转轴组件40和转动连接于转轴组件40的连接组件50;平台20固设于连接组件50;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与主体机架10转动连接;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与转轴组件40连接,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能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转轴组件40转动以带动连接组件50升降。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正向移动,驱动转轴组件40正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上升;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反向移动,驱动转轴组件40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下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件30、转轴组件40、连接组件50和平台20形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连杆结构,将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直线移动对转轴组件40的转动驱动转化为对连接组件50的竖直驱动,减少平台20上负载的变化对活动端301移动的影响,提高了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连接组件50与转轴组件40转动连接,能够保证平台20在升降过程保持平衡状态,避免平台20产生倾斜。具体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固设于主体机架10的铰链支座90;驱动件30的固定端与铰链支座90铰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具体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固设于主体机架10的固定板80;铰链支座90固定于固定板80;便于固定板80的用于安装铰链支座90的安装面的加工,避免安装面位于主体机架10上难以控制加工精度,降低加工难度。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连接杆60;传动组件设为多个;每个传动组件的转轴组件40均与连接杆60转动连接;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与一传动组件的转轴组件40连接;传动组件的具体个数由平台20的规格进行确定,保证了平台20升降的平稳性,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平台20的升降,扩大升降装置的适用范围;每个传动组件的转轴组件40均与连接杆60转动连接,一个驱动件30能够同时驱动多个转轴组件40,实现长距离的驱动力的传输,也保证多个转轴组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架、平台、驱动件和传动组件;/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机架的转轴组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组件的连接组件;/n所述平台固设于所述连接组件;/n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主体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能相对于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架、平台、驱动件和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机架的转轴组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组件的连接组件;
所述平台固设于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主体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能相对于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
所述传动组件设为多个;每个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均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一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件和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
所述主体机架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固定轴;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固设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轴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韬冯建国邓舟泰胡智明陈焱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