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83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0
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包括两根L型板,两根L型板前后布置且水平部分方向相向,L型板竖向部分一端内侧分别设有滑块,滑块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L型板竖向部分另一端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共同安装有液压剪叉升降结构,另外还包括有外部液压泵装置,L型板竖直部分内侧靠滑块一端分别开设有T型滑槽,滑块外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T型滑块分别与对应的T型滑槽滑动配合。本装置中的气压杆无需配置外部气泵,并且在发生意外泄压时能够自动对滑块进行锁止,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作为剪叉式升降平台的新型安全装置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
本技术属于剪叉式升降平台安全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剪叉式升降平台在液压系统意外泄压时升降平台会快速下落引发安全事故,为了避免这一安全事故发生,专利号:CN201821417083.4公开了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通过在气动锁上盖上设置上爬升齿、气动锁下座上设置下爬升齿及气缸的作用,当升降平台在上升时上爬升齿与下爬升齿处于啮合状态,或当升降平台下降过程中遇到油管爆管时,上爬升齿与下爬升齿处在气缸作用下立刻回到啮合状态,能有效的防止升降平台的下沉或坠落问题,提高了升降平台的平稳性;但是该装置存在爬升齿磨损速度快,需要额外增加意外泄压检测装置以及气动泵装置以控制气缸动作,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需要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同时在发生意外泄压时能够及时锁止升降平台的新型气动锁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包括两根L型板,两根L型板前后布置且水平部分方向相向,L型板竖向部分一端内侧分别设有滑块,滑块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L型板竖向部分另一端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共同安装有液压剪叉升降结构,另外还包括有外部液压泵装置,L型板竖直部分内侧靠滑块一端分别开设有T型滑槽,滑块外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T型滑块分别与对应的T型滑槽滑动配合,L型板水平部分内侧靠滑块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齿条,两个滑块之间靠第二铰接座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杆,第一纵杆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分别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两个滑块内侧面远离第二铰接座一侧分别横向开设有滑槽,两个滑块之间还设有第二纵杆,第二纵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滑槽中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纵杆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也均与齿条相啮合,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数个气压杆和数个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与外部液压泵装置管路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所述液压剪叉升降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主要由一组通过转轴互相铰接连接的剪叉连杆、与对应剪叉连杆铰接连接的数个第二液压杆、通过铰接座固定安装于剪叉连杆顶部的升降平台、以及配套电气控制装置组成,第二液压杆与外部液压泵装置管路连接,最下面四根剪叉连杆的底端则分别与对应第一铰接座或第二铰接座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所述第二液压杆均具有两个液压接口,第二液压杆、第一液压杆与外部液压泵装置的管路连接方式为串联,外部液压泵装置的泵油管路先与第二液压杆其中一个液压接口管路连通,然后第二液压杆的另一个液压接口再与对应第一液压杆管路连通,气压杆的最大拉力需略小于外部液压泵装置为第一液压杆提供的推力。如上所述的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所述L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数根纵板。如上所述的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所述气压杆为气压拉杆,气压杆的固定端内腔为真空状态。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当升降平台正常运行时,外部液压泵装置会一直为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提供一定的液压,此时第一液压杆会将第二纵杆推离第一纵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不会啮合,两种齿轮均可以在对应齿条上同向滚动,滑块也会在T型滑块和T型滑槽的限位作用下平稳横向滑动以实现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升降功能,当发生爆管等意外泄压事故时,第一液压杆会失去液压,第二纵杆会在气压杆拉动下向第一纵杆靠拢,第一齿轮会与对应第二齿轮相啮合,这时两种齿轮均无法再同向转动,两种齿轮会共同将滑块锁止在当前位置,防止升降平台突然下坠,直到设备修复完成,第一液压杆重新恢复液压将第二纵杆再次推开为止;本装置中的气压杆无需配置外部气泵,并且在发生意外泄压时能够自动对滑块进行锁止,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作为剪叉式升降平台的新型安全装置进行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2的Ⅰ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如图所示,包括两根L型板1,两根L型板1前后布置且水平部分方向相向,L型板1竖向部分一端内侧分别设有滑块2,滑块2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21,L型板1竖向部分另一端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1,第二铰接座11的上部向上探出于L型板1顶面,第一铰接座21和第二铰接座11共同安装有液压剪叉升降结构,另外还包括有外部液压泵装置,外部液压泵装置为现有成熟技术,图中未示出,L型板1竖直部分内侧靠滑块2一端分别开设有T型滑槽12,滑块2外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22,T型滑块22分别与对应的T型滑槽12滑动配合,L型板1水平部分内侧靠滑块2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齿条13,齿条13的齿牙开设于顶面两个滑块2之间靠第二铰接座11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杆3,第一纵杆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滑块2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纵杆3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分别与对应的齿条13相啮合,两个滑块2内侧面远离第二铰接座11一侧分别横向开设有滑槽23,两个滑块2之间还设有第二纵杆4,第二纵杆4的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滑槽23中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纵杆4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也均与齿条13相啮合,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数个气压杆5和数个第一液压杆6,气压杆5和第一液压杆6的一端均与第一纵杆3外周固定连接,另一端则均与第二纵杆4外周固定连接,气压杆5会给予第二纵杆4一个靠近第一纵杆3的拉力,第一液压杆6与外部液压泵装置管路连接。在使用时当升降平台正常运行时,外部液压泵装置会一直为第一液压杆6和第二液压杆71提供一定的液压,此时第一液压杆6会将第二纵杆4推离第一纵杆3,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41不会啮合,两种齿轮均可以在对应齿条13上同向滚动,滑块2也会在T型滑块22和T型滑槽12的限位作用下平稳横向滑动以实现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升降功能,当发生爆管等意外泄压事故时,第一液压杆6会失去液压,第二纵杆4会在气压杆5拉动下向第一纵杆3靠拢,第一齿轮31会与对应第二齿轮41相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包括两根L型板(1),两根L型板(1)前后布置且水平部分方向相向,其特征为:L型板(1)竖向部分一端内侧分别设有滑块(2),滑块(2)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21),L型板(1)竖向部分另一端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1),第一铰接座(21)和第二铰接座(11)共同安装有液压剪叉升降结构,另外还包括有外部液压泵装置,L型板(1)竖直部分内侧靠滑块(2)一端分别开设有T型滑槽(12),滑块(2)外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22),T型滑块(22)分别与对应的T型滑槽(12)滑动配合,L型板(1)水平部分内侧靠滑块(2)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齿条(13),两个滑块(2)之间靠第二铰接座(11)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杆(3),第一纵杆(3)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分别与对应的齿条(13)相啮合,两个滑块(2)内侧面远离第二铰接座(11)一侧分别横向开设有滑槽(23),两个滑块(2)之间还设有第二纵杆(4),第二纵杆(4)的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滑槽(23)中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纵杆(4)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也均与齿条(13)相啮合,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数个气压杆(5)和数个第一液压杆(6),第一液压杆(6)与外部液压泵装置管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叉式升降平台气动锁安全装置,包括两根L型板(1),两根L型板(1)前后布置且水平部分方向相向,其特征为:L型板(1)竖向部分一端内侧分别设有滑块(2),滑块(2)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21),L型板(1)竖向部分另一端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11),第一铰接座(21)和第二铰接座(11)共同安装有液压剪叉升降结构,另外还包括有外部液压泵装置,L型板(1)竖直部分内侧靠滑块(2)一端分别开设有T型滑槽(12),滑块(2)外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22),T型滑块(22)分别与对应的T型滑槽(12)滑动配合,L型板(1)水平部分内侧靠滑块(2)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齿条(13),两个滑块(2)之间靠第二铰接座(11)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杆(3),第一纵杆(3)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有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分别与对应的齿条(13)相啮合,两个滑块(2)内侧面远离第二铰接座(11)一侧分别横向开设有滑槽(23),两个滑块(2)之间还设有第二纵杆(4),第二纵杆(4)的前后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滑槽(23)中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纵杆(4)外周前后两端分别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也均与齿条(13)相啮合,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数个气压杆(5)和数个第一液压杆(6),第一液压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四山姜海滨朱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大重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