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34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承载板、液压缸和两个剪叉臂,剪叉臂包括内侧杆、外侧杆以及第一铰轴,内侧杆和外侧杆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形成X形结构;第一铰轴上套接有支撑块和引导块,支撑块固定于外侧杆上的靠近内侧杆的表面上,且其下端设有支撑斜面;引导块固定于内侧杆上的靠近外侧杆的表面上,且其上端设有引导斜面,支撑斜面与引导斜面之间形成有V形的限位区;液压缸平行于内侧杆且其固定端铰接于内侧杆上的且靠近外侧杆的表面上,其活动端设有导轮。其可通过驱动导轮支撑住支撑斜面来实现承载板的上升,且在降下承载板后,内侧杆和外侧杆之间不存在夹角,整体高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设备
,具体为一种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剪叉式升降平台主要用于物流行业、生产流水线、地下室到楼层之间的货物举升、装卸,也可用于升降舞台、升降操作台等。产品具有结构稳固、故障率低、运行可靠、安全高效、维护简单方便等优点。现有的剪叉式升降平台一般是通过液压缸进行驱动的,但由于液压缸是直接铰接在剪叉臂上的,所以当剪叉式升降平台降下后,在液压缸与剪叉臂之间铰链的作用下,剪叉臂不能完全放平,始终存在一定的交叉角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剪叉式升降平台的整体高度,尤其是在重物离地面的高度较小的情况下,将会大大增加上料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承载板、液压缸以及两个对称布置剪叉臂,所述剪叉臂包括内侧杆、外侧杆以及第一铰轴,所述的内侧杆和外侧杆通过第一铰轴铰接形成X形结构;两个所述内侧杆的下端均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承载板(2)、液压缸(3)以及两个对称布置剪叉臂(4),所述剪叉臂(4)包括内侧杆(41)、外侧杆(42)以及第一铰轴(43),所述的内侧杆(41)和外侧杆(42)通过第一铰轴(43)铰接形成X形结构;两个所述内侧杆(41)的下端均通过第二铰轴(100)铰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上,两个所述内侧杆(41)的上端均设有可滑动匹配于承载板(2)下表面的第一滑轮(10);两个所述外侧杆(42)的上端均通过第三铰轴(200)铰接于承载板(2)的下表面上,两个所述外侧杆(42)的下端均设有可滑动匹配于底板(1)上表面的第二滑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承载板(2)、液压缸(3)以及两个对称布置剪叉臂(4),所述剪叉臂(4)包括内侧杆(41)、外侧杆(42)以及第一铰轴(43),所述的内侧杆(41)和外侧杆(42)通过第一铰轴(43)铰接形成X形结构;两个所述内侧杆(41)的下端均通过第二铰轴(100)铰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上,两个所述内侧杆(41)的上端均设有可滑动匹配于承载板(2)下表面的第一滑轮(10);两个所述外侧杆(42)的上端均通过第三铰轴(200)铰接于承载板(2)的下表面上,两个所述外侧杆(42)的下端均设有可滑动匹配于底板(1)上表面的第二滑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轴(43)上且位于内侧杆(41)和外侧杆(42)之间套接有支撑块(5)和引导块(6),所述支撑块(5)固定于外侧杆(42)上的且靠近内侧杆(41)的表面上,所述支撑块(5)的下端设有支撑斜面(51);所述引导块(6)固定于内侧杆(41)上的且靠近外侧杆(42)的表面上,所述引导块(6)的上端设有引导斜面(61),且所述的支撑斜面(51)与引导斜面(61)之间形成有V形的限位区;所述液压缸(3)平行于内侧杆(41),所述液压缸(3)的固定端通过第四铰轴(300)铰接于内侧杆(41)上的且靠近外侧杆(42)的表面上,所述液压缸(3)的活动端连接有可滑动进出限位区的导轮(7),且当所述液压缸(3)驱动导轮(7)滑入限位区后,所述导轮(7)支撑在支撑斜面(51)上驱动支撑块(5)绕第一铰轴(4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叉式低矮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斜面(61)上凹陷形成有引导槽(62),所述导轮(7)滑动匹配于引导槽(6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叉式低矮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自建
申请(专利权)人:雄豪机械科技象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