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33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且输送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挡风板,所述输送管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顶部安装有拉环,且第一过滤网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槽,所述输送管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输送管道的两侧安装有风机,两个风机为对称状,螺旋藻粉在第二过滤网处卡住时,可以将风机打开,通过左侧的风机将风吹入第二过滤网处,通过风将螺旋藻粉吹入到传输带上,使其脱离卡死,一部分风会通过右侧的风机进入到循环管道的内部,再由循环管道进入左侧的风机,可以增加风机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
:本技术涉及螺旋藻粉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螺旋藻是一类低等植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它们与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所以又称蓝细菌,螺旋藻粉是由新鲜的螺旋藻经喷雾干燥、过筛消毒制成,他的细度一般都在80目以上,纯正的螺旋藻粉色泽墨绿,摸上去有滑腻感,没有过筛或添加其它物质的螺旋藻会有粗糙感。现有的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在对螺旋藻粉进行输送时,螺旋藻粉容易卡在输送口上,造成输送口堆积,螺旋藻粉无法输送到指定位置的情况,螺旋藻粉会随着循环等进入风机内部,即对风机造成污染,且对螺旋藻粉也是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且输送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挡风板,所述输送管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顶部安装有拉环,且第一过滤网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槽;所述输送管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输送管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传输带,所述拉环的一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输送管道的两侧安装有循环管道,且循环管道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安装有螺栓,所述输送管道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安装槽与输送管道相连接,且第一过滤网的厚度小于安装槽的宽度。r>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通过螺栓与输送管道构成拆卸结构,且螺栓的外径与螺纹孔的内径一致。优选的,所述拉环通过转轴与输送管道构成旋转结构,且拉环的外径小于放置槽的内径。优选的,所述风机均分在输送管道的两侧,且风机的高度小于输送管道的内侧高度。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呈“凹”字状安装在输送管道的外侧,且循环管道的内径与输送管道的外径一致。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在输送管道的两侧安装有风机,两个风机为对称状,螺旋藻粉在第二过滤网处卡住时,可以将风机打开,通过左侧的风机将风吹入第二过滤网处,通过风将螺旋藻粉吹入到传输带上,使其脱离卡死,一部分风会通过右侧的风机进入到循环管道的内部,再由循环管道进入左侧的风机,可以增加风机的功率。2、本技术在风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可以防止螺旋藻粉与风一同被吸进风机内部,且第一过滤网的顶部安装有拉环,拉环的一端安装有转轴,在需要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清洁时,可以由人工提动拉环,将第一过滤网提动到输送管道的外侧,由人工将其清洁好后,将第一过滤网安装回原处,在将拉环通过转轴旋转至放置槽内部,使得输送管道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3、本技术在输送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挡风板,挡风板与输送管道内侧夹角为45°,可以将风机向输送管道输送风的方向对准第二过滤网处,使得其疏通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输送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输送管道顶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管道;2、进料斗;3、挡风板;4、第一过滤网;5、拉环;6、风机;7、循环管道;8、第二过滤网;9、底座;10、传输带;11、支撑杆;12、放置槽;13、转轴;14、安装槽;15、螺纹孔;1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管道1、进料斗2、挡风板3、第一过滤网4、拉环5、风机6、循环管道7、第二过滤网8、底座9、传输带10、支撑杆11、放置槽12、转轴13、安装槽14、螺纹孔15和螺栓16,输送管道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2,且输送管道1的内部安装有挡风板3,输送管道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风机6,且风机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第一过滤网4的顶部安装有拉环5,且第一过滤网4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槽14;输送管道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2,且输送管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一侧连接有底座9,且底座9的顶部安装有传输带10,拉环5的一端安装有转轴13,输送管道1的两侧安装有循环管道7,且循环管道7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15,螺纹孔15的内部安装有螺栓16,输送管道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8。如图1、3所示,第一过滤网4通过安装槽14与输送管道1相连接,且第一过滤网4的厚度小于安装槽14的宽度,第一过滤网4可以防止螺旋藻粉与风一同进入到风机6的内部。如图1、3所示,循环管道7通过螺栓16与输送管道1构成拆卸结构,且螺栓16的外径与螺纹孔15的内径一致,通过螺栓16将循环管道7拆卸下来后,方便人员后续对风机6进行清洗与维修。如图1、2所示,拉环5通过转轴13与输送管道1构成旋转结构,且拉环5的外径小于放置槽12的内径,拉环5通过转轴13进行旋转后,拉环5可以放置在放置槽12的内部,使得输送管道1整体更加美观。如图1所示,风机6均分在输送管道1的两侧,且风机6的高度小于输送管道1的内侧高度,通过风机6将风送进输送管道1内部,使得第二过滤网8处不会发生堵塞。如图2所示,循环管道7呈“凹”字状安装在输送管道1的外侧,且循环管道7的内径与输送管道1的外径一致,循环管道7可以将风进行循环,使得风机6的效率更高。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有人员将螺旋藻粉通过进料斗2放置在输送管道1内部,进入输送管道1内部的螺旋藻粉会通过第二过滤网8进行过滤,将螺旋藻粉内部的杂物去除,再落入传输带10上,运输到指定存放处,螺旋藻粉在第二过滤网8处卡住时,可以将风机6打开,通过左侧的风机6将风吹入第二过滤网8处,通过风将螺旋藻粉吹入到传输带10上,使其脱离卡死,一部分风会通过右侧的风机6进入到循环管道7的内部,再由循环管道7进入左侧的风机6,在需要对第一过滤网4进行清洁时,可以由人工提动拉环5,将第一过滤网4提动到输送管道1的外侧,由人工将其清洁好后,将第一过滤网4安装回原处,将拉环5通过转轴13旋转至放置槽12内部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2),且输送管道(1)的内部安装有挡风板(3),所述输送管道(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风机(6),且风机(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第一过滤网(4)的顶部安装有拉环(5),且第一过滤网(4)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槽(14);/n所述输送管道(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2),且输送管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一侧连接有底座(9),且底座(9)的顶部安装有传输带(10),所述拉环(5)的一端安装有转轴(13),所述输送管道(1)的两侧安装有循环管道(7),且循环管道(7)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螺纹孔(15)的内部安装有螺栓(16),所述输送管道(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斗(2),且输送管道(1)的内部安装有挡风板(3),所述输送管道(1)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风机(6),且风机(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第一过滤网(4)的顶部安装有拉环(5),且第一过滤网(4)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槽(14);
所述输送管道(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2),且输送管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一侧连接有底座(9),且底座(9)的顶部安装有传输带(10),所述拉环(5)的一端安装有转轴(13),所述输送管道(1)的两侧安装有循环管道(7),且循环管道(7)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螺纹孔(15)的内部安装有螺栓(16),所述输送管道(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第二过滤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风螺旋藻粉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通过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蒙健螺旋藻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