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61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两侧固定有夹板,且夹板内部卡接有隔墙,所述夹板内端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外侧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隔墙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支柱顶部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面内端安装有龙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轨与滑块,使得可将遮光布通过扣环与固定环的连接安装于滑块上,继而当在养殖螺旋藻初期时,可将遮光布安装于塑料膜外部,将光线遮蔽,使棚内保持阴暗状态,继而可便于适配于螺旋藻的初期生长环境,使其在所需的环境下高效生长,有效提高生产力,且通过扣环与固定环的作用,可便于遮光布后期的拆卸,进而可便于适配于螺旋藻不同时期所需生长环境的要求。于螺旋藻不同时期所需生长环境的要求。于螺旋藻不同时期所需生长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螺旋藻养殖
,具体为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

技术介绍

[0002]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根据科研考察发现,天然螺旋藻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5亿年之久,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含营养素成分最多的食物,目前螺旋藻养殖大多采用大棚式养殖,螺旋藻生长的温度条件为18~40℃,最适为28~34℃,光照强度以3~3.5万勒克斯为最佳,但在生长初期要阴暗一点。
[0003]现有的螺旋藻养殖大棚不具备有不同时期的养殖环境,使得螺旋藻在生长初期时未处于完善的生长环境,且不具备有便于组装且稳固的大棚,使得大棚只能处于最初所建的规模,在此我们提出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两侧固定有夹板,且夹板内部卡接有隔墙,所述夹板内端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外侧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隔墙底端固定有底座,所述支柱顶部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面内端安装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外周固定有塑料膜,所述支撑板顶面外端安装有滑轨,且滑轨顶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外端连接有扣环,所述扣环另一端固定有遮光布,所述支撑板内侧固定有加长板,所述龙骨架两端下方安装有门帘。
[0006]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柱外壁中部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内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柱内部安装有活动柱,且活动柱外壁与支柱外壁均开设有通风孔。
[0007]进一步而言,所述隔墙通过夹板、活动板、紧固螺栓与支柱相连接,且活动板均匀分布于夹板一侧有三组。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遮光布通过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长度与支撑板长度一致。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遮光布通过扣环、固定环与滑块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扣环与固定环之间为扣合连接。
[0010]进一步而言,所述加长板通过焊接与支撑板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加长板长度与支撑板长度一致。
[0011]本技术的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滑轨与滑块,使得可将遮光布通过扣环与固定环的连接安装于滑块上,继而当在养殖螺旋藻初期时,可将遮光布安装于塑料膜外部,将光线遮蔽,使棚内保持阴暗状态,继而可便于适配于螺旋藻的初期生长环境,使其在所需的环境下高效生长,有效提高生产力,且通过扣环与固定环的作用,可便于遮光布后期的拆卸,进而可便
于适配于螺旋藻不同时期所需生长环境的要求。
[0013]2、本技术在支柱两侧设有夹板,夹板一端安装活动板与紧固螺栓,使得可便于将隔墙卡接于夹板内通过活动板与紧固螺栓与支柱进行稳固连接,从而为支柱上的支撑板、滑轨、龙骨架与遮光布提供稳固支撑,且便于根据所需养殖规模将大棚灵活进行扩展。
[0014]3、本技术通过设定缺口、活动柱与通风孔,可在需通风时转动活动柱使活动柱上的通风孔与支柱上的通风孔重合,继而可使对流的空气对棚内进行通风,在不需要通风时,将支柱与活动柱上的通风孔错开即可保障室内的密封性,防止室内温度未处于所设定的数值内。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的隔墙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柱;2、夹板;3、隔墙;4、活动板;5、支撑板;6、加长板;7、滑轨;8、滑块;9、固定环;10、扣环;11、遮光布;12、塑料膜;13、龙骨架;14、缺口;15、支架;16、活动柱;17、通风孔;18、底座;19、紧固螺栓;20、门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包括支柱1、夹板2、隔墙3、活动板4、支撑板5、加长板6、滑轨7、滑块8、固定环9、扣环10、遮光布11、塑料膜12、龙骨架13、缺口14、支架15、活动柱16、通风孔17、底座18、紧固螺栓19和门帘20,支柱1两侧固定有夹板2,且夹板2内部卡接有隔墙3,夹板2内端安装有活动板4,且活动板4外侧安装有紧固螺栓19,隔墙3底端固定有底座18,支柱1顶部安装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顶面内端安装有龙骨架13,龙骨架13外周固定有塑料膜12,支撑板5顶面外端安装有滑轨7,且滑轨7顶面设有滑块8,滑块8外侧安装有固定环9,且固定环9外端连接有扣环10,扣环10另一端固定有遮光布11,支撑板5内侧固定有加长板6,龙骨架13两端下方安装有门帘20。
[0023]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柱1外壁中部开设有缺口14,且缺口14内部设有支架15,支柱1内部安装有活动柱16,且活动柱16外壁与支柱1外壁均开设有通风孔17,通过设定缺口14、活动柱16与通风孔17,可在需通风时转动活动柱16使活动柱16上的通风孔17与支柱1上的通风孔17重合,继而可使对流的空气对棚内进行通风。
[0024]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隔墙3通过夹板2、活动板4、紧固螺栓19与支柱1相连接,且活动板4均匀分布于夹板2一侧有三组,通过设定夹板2、活动板4与紧固螺栓19,使得可便于将隔墙3与支柱1进行稳固连接,且便于根据所需养殖规模将大棚灵活进行扩展。
[0025]如图1、2、4所示,本实施例的遮光布11通过滑块8与滑轨7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7长度与支撑板5长度一致,通过其构成的滑动结构作用可便于遮光布11的安装。
[0026]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遮光布11通过扣环10、固定环9与滑块8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扣环10与固定环9之间为扣合连接,通过扣环10与固定环9的作用,可便于遮光布11后期的拆卸,进而可便于适配于螺旋藻不同时期所需生长环境的要求。
[002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加长板6通过焊接与支撑板5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加长板6长度与支撑板5长度一致,通过设定加长板6,可便于将保温板放于加长板6上,使得在冬季时可缩小棚内空间,进而可对棚内温度进行保温。
[0028]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包括支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两侧固定有夹板(2),且夹板(2)内部卡接有隔墙(3),所述夹板(2)内端安装有活动板(4),且活动板(4)外侧安装有紧固螺栓(19),所述隔墙(3)底端固定有底座(18),所述支柱(1)顶部安装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顶面内端安装有龙骨架(13),所述龙骨架(13)外周固定有塑料膜(12),所述支撑板(5)顶面外端安装有滑轨(7),且滑轨(7)顶面设有滑块(8),所述滑块(8)外侧安装有固定环(9),且固定环(9)外端连接有扣环(10),所述扣环(10)另一端固定有遮光布(11),所述支撑板(5)内侧固定有加长板(6),所述龙骨架(13)两端下方安装有门帘(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培育用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外壁中部开设有缺口(14),且缺口(14)内部设有支架(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蒙健螺旋藻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