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3715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8
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透明导电电极1、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透明导电电极2。以及提供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一种高透过率、高离子导电率、优异电化学及热稳定性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并将其作为电解质曾组装了电致变色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器件制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该器件可实现在外加电场下,实现颜色和透过率大幅度变化,且综合性能优异,在智能窗、节能玻璃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在施加一定的电压,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其光学吸收率、透射率或反射率的变化,而外观上体现为颜色及透过率的可逆变化。因此,电致变色材料及器件在显示器、电子纸、智能窗、军事伪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典型的电致变色器件是由五层构成:透明导电电极-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透明导电电极。其中,电解质层作为电致变色器件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离子传导和电子绝缘的作用,为器件形成内建电场及提供电荷补偿用的离子。目前,电解质层主要分为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和凝胶电解质。液态电解质解离完全、体系粘度小、离子运动阻力小、迁移率非常高,但器件封装效果差、热稳定性不佳;固态电解质易加工成膜、封装后稳定性高,但离子导电率低、器件界面结合性差;凝胶电解质兼顾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的优点,具有高的离子导电率、稳定性高、机械强度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致变色器件中。水凝胶的特性与天然生物组织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特性类似,同时水凝胶还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及环境稳定性等优点,因此水凝胶电解质在电化学器件、传感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PAA)是两种被广泛研究的水溶性聚合物。PVA强度高、成膜性优异、生物相容性好,PAA具有刺激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往有研究将PVA与PAA共混制备水凝胶,应用于人工肌肉、渗透分离、刺激响应等领域,但在电致变色领域的研究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VA-PAA)水凝胶电解质及其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水凝胶电解质具有高透过率、高离子导电率和良好的电化学及环境稳定性的特点,组装基于PVA-PAA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通过电场控制实现器件的不同变色效果和透过率的调节,以期应用于智能玻璃、显示器等领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透明导电电极1、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透明导电电极2,其中,所述透明导电电极1为氧化铟锡(ITO)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TO-PET),所述导电电极2为ITO玻璃或ITO-PET,所述电致变色层为噻吩类聚合物,所述离子储存层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所述电解质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VA-PAA)水凝胶电解质。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将设定比例的聚乙烯醇(如式I所示)与聚丙烯酸(如式II所示)加入至溶剂中,在设定温度下混合得到PVA-PAA(如式III所示);将设定含量的电解质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将所得溶液倒入模具中,在设定温度下冻融设定时间,即得到PVA-PAA水凝胶电解质;(2)电致变色层的制备:在三电极体系(含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工作电极)中,以设定浓度的二联噻吩三苯胺(TBTPA)(如式IV所示)、电解质、有机溶剂为电解液,以透明导电基底ITO玻璃或ITO-PET为工作电极,采用恒电位电解法制备聚合物PTBTPA薄膜,用色谱级乙腈清洗并烘干,即得到电致变色层;(3)离子储存层的制备:在三电极体系(含参比电极、辅助电极、工作电极)中,以设定浓度的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如式V所示)、电解质、有机溶剂为电解液,以透明导电基底ITO玻璃或ITO-PET为工作电极,采用恒电位电解法制备聚合物PEDOT薄膜,用色谱级乙腈清洗并烘干,即得到离子储存层;(4)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将PVA-PAA水凝胶电解质进行切割,贴合在在步骤(3)制备的PEDOT薄膜覆盖的电极上,将步骤(2)制备的PTBTPA薄膜覆盖的电极面对面贴合,在器件外围进行封装,最终获得电致变色器件。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例为100:1~1:1;所用溶剂为去离子水或水/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溶解温度为60℃~120℃。再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电解质为高氯酸锂或三氟甲烷磺酸锌;电解质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VA-PAA质量比为0.01:1~1:1;所述步骤(1)中的冻融温度为-30℃~0℃,冻融时间为3~24h。更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辅助电极为铂电极/钛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电解质为四丁基高氯酸铵、高氯酸锂或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有机溶剂为色谱级二氯甲烷、乙腈、二氯甲烷或碳酸丙烯酯;TBTPA单体浓度为1×10-4~2×10-3mol/L,电解质浓度为0.05~0.2mol/L。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恒电位电解法聚合电压为1.1~1.4V,聚合电量为0.02~0.1C;聚合结束后,在-0.2~-0.6V电压下脱掺杂,脱掺杂时间为60~100s。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辅助电极为铂电极/钛电极,参比电极为Ag/AgCl电极;电解质为四丁基六氟磷酸铵或1-丁基-3-甲基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有机溶剂为色谱级二氯甲烷、乙腈、二氯甲烷或碳酸丙烯酯;EDOT单体浓度为2×10-4~10×10-3mol/L,电解质浓度为0.05~0.2mol/L。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恒电位电解法聚合电压为1.1~1.4V,聚合电量为0.02~0.1C;聚合结束后,在-0.2~-0.6V电压下脱掺杂,脱掺杂时间为60~100s。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器件封装采用环氧树脂胶或UV光固化胶。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通过电场控制实现器件的不同变色效果和透过率的调节,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应用于智能玻璃或显示器。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了基于PVA-PAA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在不同电压下可实现从橙黄色到蓝色之间可逆变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开发了一种高透过率(75%)、高离子导电率(>10*-4S*cm-1)、优异电化学及热稳定性的新型PVA-PAA水凝胶电解质,并将其作为电解质层组装了电致变色器件,在不同电压下可实现器件颜色和透过率的调节。(2)器件制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且综合性能优异(光学对比度34.5%,响应时间着色0.7s、褪色1.7s),在智能玻璃、电子纸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PVA-PAA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3中PVA-PAA水凝胶电解质的透过率。图3是实施例1-3中PVA-PAA水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阻抗图图4是实施例2器件在不同电压下全波段的吸收光谱曲线。图5是实施例2器件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透明导电电极1、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透明导电电极2,其中,搜书透明导电电极1为氧化铟锡ITO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TO-PET,所述导电电极2为ITO玻璃或ITO-PET,所述电致变色层为噻吩类聚合物,所述离子储存层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所述电解质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透明导电电极1、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透明导电电极2,其中,搜书透明导电电极1为氧化铟锡ITO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TO-PET,所述导电电极2为ITO玻璃或ITO-PET,所述电致变色层为噻吩类聚合物,所述离子储存层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所述电解质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将设定比例的聚乙烯醇与聚丙烯酸加入至溶剂中,在设定温度下混合得到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VA-PAA;将设定含量的电解质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将所得溶液倒入模具中,在设定温度下冻融设定时间,即得到PVA-PAA水凝胶电解质;
(2)电致变色层的制备:在三电极体系中,以设定浓度的二联噻吩三苯胺TBTPA、电解质、有机溶剂为电解液,以透明导电基底ITO玻璃或ITO-PET为工作电极,采用恒电位电解法制备聚合物PTBTPA薄膜,用色谱级乙腈清洗并烘干,即得到电致变色层;
(3)离子储存层的制备:在三电极体系中,以设定浓度的3,4-乙烯二氧噻吩EDOT、电解质、有机溶剂为电解液,以透明导电基底ITO玻璃或ITO-PET为工作电极,采用恒电位电解法制备聚合物PEDOT薄膜,用色谱级乙腈清洗并烘干,即得到离子储存层;
(4)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将PVA-PAA水凝胶电解质进行切割,贴合在在步骤(3)制备的PEDOT薄膜覆盖的电极上,将步骤(2)制备的PTBTPA薄膜覆盖的电极面对面贴合,在器件外围进行封装,最终获得电致变色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0:1~1:1;所用溶剂为去离子水或水/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溶解温度为60℃~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静许志怡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