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取向膜用清漆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7154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取向膜用清漆及液晶显示装置。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光取向膜用清漆在有机溶剂中含有酰亚胺化促进剂、和作为聚酰胺酸或聚酰胺酸酯的第1聚酰胺酸系化合物。前述酰亚胺化促进剂具有不含伯氨基及仲氨基的骨架。前述第1聚酰胺酸系化合物具有不含伯氨基的末端骨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取向膜用清漆及液晶显示装置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1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光取向膜用清漆及液晶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No.201710589519.1的分案申请。本申请基于于2016年7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41379,并且要求其优先权,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中,作为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通常涉及光取向膜用清漆(varnish)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TFT)等被形成为矩阵状而成的阵列基板、和与阵列基板有间隔地相对配置的形成有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等的对置基板。在阵列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封入有液晶。液晶通过在阵列基板及对置基板上分别设置的取向膜而被取向。作为取向膜,常常使用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膜是将聚酰胺酸在230℃以上的高温进行烧成而得到的。然而,对于通过高温烧成而得到的聚酰亚胺膜而言,因膜的着色而导致的透过率的下降显著。因此,已实施了在胺系酰亚胺化促进剂的存在下使聚酰胺酸进行酰亚胺化的方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取向膜用清漆,其是在有机溶剂中含有作为聚酰胺酸或聚酰胺酸酯的第1聚酰胺酸系化合物而得到的,酰亚胺化促进剂的含量小于1.0质量%,所述第1聚酰胺酸系化合物具有不含伯氨基的末端骨架,并且,具有下述式(1)表示的二胺骨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19 JP 2016-1413791.光取向膜用清漆,其是在有机溶剂中含有作为聚酰胺酸或聚酰胺酸酯的第1聚酰胺酸系化合物而得到的,酰亚胺化促进剂的含量小于1.0质量%,所述第1聚酰胺酸系化合物具有不含伯氨基的末端骨架,并且,具有下述式(1)表示的二胺骨架:



式(1)中,L为芳香族化合物基团,
I)Y1为具有在热的作用下可脱去的有机基团的氨基,以及,Y2为H、或具有在热的作用下可脱去的有机基团的氨基;或者,II)Y1及Y2相互键合而形成包含氮的环式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向膜用清漆,其中,所述二胺骨架由下述式(2)表示:



式(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英博广田武德富冈安国松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