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屏组件、仪表台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702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显示屏组件、仪表台总成及车辆。所述车载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支架(5),所述显示屏支架(5)适于设置在车辆的仪表台骨架上;以及显示屏总成,所述显示屏总成包括后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后壳体(1)上的显示屏模组(3),所述后壳体(1)借助于多个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显示屏支架(5)上,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自调节紧固装置,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配置成适于在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的位置处补偿所述后壳体(1)与所述显示屏支架(5)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显示屏组件能够确保显示屏总成的装配质量稳定性,极大降低了显示屏MURA等故障,提高了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显示屏组件、仪表台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组件。本技术还涉及包括这种车载显示屏组件的仪表台总成,以及涉及包括这种仪表台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集成于车辆仪表台上的中控显示屏是车载导航系统、车载影音娱乐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等驾驶员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车辆人机接口架构和定义,实现各系统的操作及使用。因此对显示屏模组的显示要求较高,不可以出现花屏、纹波等显示故障。中控车载显示屏总成一般通过与仪表台骨架上的显示屏支架以螺栓螺母进行刚性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显示屏支架多采用普通钢板冲压成型。该方法的优点是装配操作简单,仅控制扭矩即可。但缺点是,由于显示屏支架、紧固件、显示屏壳体及后盖等固定因素均为刚性件,整个固定结构刚性过大,考虑到各部件的冲压误差,组装后极易造成显示屏扭转,导致应力不均,从而使液晶面板出现MURA(亮度不均匀)等故障,无法满足高清液晶显示屏的装配规范要求,降低了仪表台总成的生产良率,造成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车载显示屏组件,这种车载显示屏组件能够确保显示屏总成的装配质量稳定性,极大降低了显示屏MURA等故障,提高了生产良率。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组件,所述车载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支架,所述显示屏支架适于设置在车辆的仪表台骨架上;以及显示屏总成,所述显示屏总成包括后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后壳体上的显示屏模组,所述后壳体借助于多个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显示屏支架上,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自调节紧固装置,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配置成适于在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的位置处补偿所述后壳体与所述显示屏支架之间的间隙。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包括: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上并且包括第一轴向区段和第二轴向区段,所述第一轴向区段和所述第二轴向区段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补偿套筒,所述补偿套筒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一轴向区段中并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适配的套筒外螺纹;以及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穿过并接合所述补偿套筒,并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适配的螺栓外螺纹,其中,所述螺栓外螺纹与所述套筒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补偿套筒还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外螺纹适配的套筒内螺纹。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仪表台总成,所述仪表台总成包括仪表台骨架和设置在所述仪表台骨架上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车载显示屏组件。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仪表台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车载显示屏组件具有多个优点,尤其是:通过自调节紧固装置的使用能够实现装配定位和弹性可调,不仅优化了结构设计,改善了装配性能,确保了装配质量稳定性,为高清液晶车载显示屏总成提供了更可靠的固定结构,同时灵活的装配和使用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显示屏产生扭转,使显示屏的振动耐久性能更好,极大降低了由于固定结构刚性过大而造成的显示屏MURA等故障的可能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屏总成的后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显示屏总成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3是图1中的车载显示屏组件的自调节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技术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注意到,附图不仅用于本技术的解释与说明,必要时还有助于本技术的限定。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位置时使用的例如前、后等方向性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设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性表述也应相应改变。下面借助于图1至图3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车载显示屏组件主要包括显示屏支架和显示屏总成。该显示屏支架设置在车辆的仪表台骨架上,例如一体成型于仪表台骨架的大致中间位置。用于提供车载导航系统、车载影音娱乐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等驾驶员信息系统的显示屏总成固定在该显示屏支架上以形成车辆的仪表台总成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屏组件的显示屏总成的后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显示屏总成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显示屏总成主要包括后壳体1和显示屏模组3。显示屏模组3的前部为朝向车内乘客的显示面板31,后部安装在后壳体1上,并且显示屏模组3与后壳体1之间可设置有边缘泡棉4以避免电磁干扰。附加的后盖2可安装在后壳体1的后部,例如,后盖2上设置有供与后壳体1实现螺钉连接的多个开孔21(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六个开孔21)。后壳体1通过多个固定装置固定在仪表台骨架的显示屏支架上,从而实现该显示屏总成在该显示屏支架上的安装。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后壳体1可设置有多个固定部件,例如分别设置于后壳体1的四个角落位置处的四个固定部件,其中三个固定部件为传统的焊接螺母11,以能够与螺栓实现传统的螺纹连接从而将后壳体1与显示屏支架彼此固定,而另一个固定部件为自调节紧固装置的安装螺母12,该安装螺母12能够与安装螺栓以及补偿部件配合使用,以在该安装螺母12位置处补偿后壳体1与显示屏支架之间的间隙。具体来说,在安装显示屏总成时,首先通过螺栓与这些传统的焊接螺母11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显示屏总成在显示屏支架上的装配定位。然而,由于整个固定结构刚性过大,后盖2在后壳体1上的安装加之这些部件本身的冲压误差极易造成显示屏总成的偏转(例如,安装后盖2与后壳体1时大约64N的力即可引起1mm的偏转,安装后壳体1时(即安装显示屏总成时)大约46N的力即可引起1mm的偏转),因此,在安装螺母12的位置,后壳体1与显示屏支架之间可能存在较大间隙,需借助于自调节紧固装置来补偿该间隙以避免显示屏总成产生扭转。需注意到,所示出的自调节紧固装置的数量和位置不是限制性的,可根据实际补偿需要来确定。图3是图1中的车载显示屏组件的自调节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自调节紧固装置包括安装螺母12、补偿套筒6和安装螺栓7。安装螺母12设置在后壳体1上的上述位置,优选地与后壳体1一体成型,并且包括第一轴向区段121和第二轴向区段122,第一轴向区段121和第二轴向区段122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21a和第二内螺纹122a。补偿套筒6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第一轴向区段121中并且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121a适配的套筒外螺纹6b。安装螺栓7能够穿过并接合补偿套筒6,并且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122a适配的螺栓外螺纹7b,其中,螺栓外螺纹7b与套筒外螺纹6b的旋向相反。优选地,补偿套筒6还设置有与螺栓外螺纹7b适配的套筒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显示屏组件,所述车载显示屏组件包括:/n显示屏支架(5),所述显示屏支架(5)适于设置在车辆的仪表台骨架上;以及/n显示屏总成,所述显示屏总成包括后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后壳体(1)上的显示屏模组(3),所述后壳体(1)借助于多个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显示屏支架(5)上,/n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自调节紧固装置,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配置成适于在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的位置处补偿所述后壳体(1)与所述显示屏支架(5)之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显示屏组件,所述车载显示屏组件包括:
显示屏支架(5),所述显示屏支架(5)适于设置在车辆的仪表台骨架上;以及
显示屏总成,所述显示屏总成包括后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后壳体(1)上的显示屏模组(3),所述后壳体(1)借助于多个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显示屏支架(5)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自调节紧固装置,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配置成适于在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的位置处补偿所述后壳体(1)与所述显示屏支架(5)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调节紧固装置包括:
安装螺母(12),所述安装螺母(12)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上并且包括第一轴向区段(121)和第二轴向区段(122),所述第一轴向区段(121)和所述第二轴向区段(122)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螺纹(121a)和第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冉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