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弹性材料的膨胀阻断式流量可调气动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71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动管路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高弹性材料的膨胀阻断式流量可调气动阀门,利用材料弹性变形的方法来实现流体的关闭阻断,同时能够实现流量可调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阀体12为主要结构的框架;阀体12上方内侧装有上密封圈、上衬套3、上堵头1,其中上堵头1、上衬套3及阀体12通过螺丝连接;阀体12下方内侧装有下密封圈、下衬套10、下堵头9,其中下堵头9、下衬套10及阀体12通过螺丝连接;阀芯11的上端连接在上衬套3与上堵头1之间;阀芯11的下端连接在下衬套10与下堵头9之间;阀芯11位于阀体12的内部中心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阀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弹性材料的膨胀阻断式流量可调气动阀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动管路及流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弹性材料的膨胀阻断式流量可调气动阀门,主要利用材料弹性变形的方法来实现流体的关闭阻断。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及民用领域,大量使用各种气体、流体阻断装置及阀门。气动阀门是借助压缩空气驱动的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其中流体类气动阀门用途最广泛,其主要优点是:无需电源,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各种化学、洁净环境中性能优势更佳。传统的气动阀门都使用机械传动和刚性密封方式,长时间运行后容易产生严重的机械磨损,而且一旦阀体内进入颗粒物质,便容易出现卡死、堵塞、微漏等情况,进而导致阀门失效。针对以上问题,公开号为CN201177061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外箍式气动管夹阀》,公开了一种外箍式气动管夹阀,包含阀体,阀体内固定安装有管夹橡胶管,阀体上设有进气口,阀体上、下端口向外延伸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通过上、下法兰固定安装有与外接管道进行连接的外箍接头。该专利文件提供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弹性材料的膨胀阻断式流量可调气动阀门,其特征在于利用材料弹性变形的方法来实现流体的关闭阻断,阀门内弹性阀芯受到压力产生膨胀,导致体积变大,从而阻断阀体内通路形成堵塞,控制流体在进出口之间的流通,实现阀门的开关功能;通过给阀芯提供一个稳定的可调节的压缩气体气源,对阀芯的膨胀体积进行控制,实现流量可调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阀体(12)为主要结构的框架;阀体(12)上方内侧装有上密封圈(4),所述上密封圈(4)上端安装上衬套(3),所述上衬套(3)上端安装上堵头(1),其中上堵头(1)、上衬套(3)及阀体(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阀体(12)下方内侧装有下密封圈(7),所述下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弹性材料的膨胀阻断式流量可调气动阀门,其特征在于利用材料弹性变形的方法来实现流体的关闭阻断,阀门内弹性阀芯受到压力产生膨胀,导致体积变大,从而阻断阀体内通路形成堵塞,控制流体在进出口之间的流通,实现阀门的开关功能;通过给阀芯提供一个稳定的可调节的压缩气体气源,对阀芯的膨胀体积进行控制,实现流量可调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阀体(12)为主要结构的框架;阀体(12)上方内侧装有上密封圈(4),所述上密封圈(4)上端安装上衬套(3),所述上衬套(3)上端安装上堵头(1),其中上堵头(1)、上衬套(3)及阀体(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阀体(12)下方内侧装有下密封圈(7),所述下密封圈(7)下端安装下衬套(10),所述下衬套(10)下端安装下堵头(9),其中下堵头(9)、下衬套(10)及阀体(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阀芯(11)的上端连接在上衬套(3)与上堵头(1)之间;阀芯(11)的下端连接在下衬套(10)与下堵头(9)之间;阀芯(11)位于阀体(12)的内部中心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徐秋峰浦一枫陈曙光沈浩汪万盾
申请(专利权)人: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