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69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制动钳、制动外齿、制动内齿、螺旋弹簧、拨叉轴和执行电机,制动鼓的两侧均径向对称布置有制动钳,每个制动钳的内侧均安装有两个制动内齿,且制动内齿设置在制动钳和制动鼓之间,制动钳的外壁设有制动外齿,第二环状耳孔上穿有螺旋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功率不大的执行电机来取代液压执行机构,使得制动器执行机构大大简化,减少了庞杂液压系统带来的体积与重量偏大的问题,通过弹簧力与螺栓紧固力产生的摩擦转矩吸收制动鼓能量,减小碰撞带来的冲击,提高了制动器的可靠性与工作寿命,同时应用于行星变速箱当中也可以使得换挡过程更为平顺,换挡性能、驾驶舒适度有了明显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特别涉及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属于制动器

技术介绍
行星式变速箱的换挡有赖于对行星排中的部分旋转构件(一般为齿圈)进行制动,为尽可能缩短行星变速箱体积,通常在径向对齿圈进行制动。目前常用的径向制动方法主要为摩擦片式制动器和带式制动器,摩擦片式制动器依靠摩擦片压紧后摩擦副间的压力产生的摩擦转矩进行制动,带式制动器则依靠收紧后制动带与被制动件间的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来进行制动。不论是带式制动器还是摩擦片式制动器,都需要操纵机构产生足够大的压力才能保证有效可靠的制动,而这一操纵力目前只能通过液压执行机构实现。液压执行机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添加如油箱、液压管路、液压泵、活塞、过滤器等的大量液压元件,不仅使得执行机构重量体积大为增加,而且需要进行多种能源之间的转换(液压泵需要依靠电机或发动机进行拖动,需要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这一转换过程必定带来能量的损失。另外,上述两种制动方案均依靠摩擦来产生制动力矩,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摩擦片与制动带表面摩擦衬层容易脱落或者磨损,从而使制动行程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鼓(8)、制动钳(5)、制动外齿(1)、制动内齿(3)、螺旋弹簧(4)、拨叉轴(7)和执行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鼓(8)的两侧均径向对称布置有制动钳(5),每个制动钳(5)的内侧均安装有两个制动内齿(3),且所述制动内齿(3)设置在制动钳(5)和制动鼓(8)之间,所述制动钳(5)的外壁设有制动外齿(1),所述制动外齿(1)的两侧设有第一环状耳孔,所述制动钳(5)的径向伸出位置加工有第二环状耳孔,所述第二环状耳孔上穿有螺旋弹簧(4),所述螺旋弹簧(4)的一端与第一环状耳孔连接,通过所述螺旋弹簧(4)将制动外齿(1)与制动钳(5)连接,两个所述制动钳(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鼓(8)、制动钳(5)、制动外齿(1)、制动内齿(3)、螺旋弹簧(4)、拨叉轴(7)和执行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鼓(8)的两侧均径向对称布置有制动钳(5),每个制动钳(5)的内侧均安装有两个制动内齿(3),且所述制动内齿(3)设置在制动钳(5)和制动鼓(8)之间,所述制动钳(5)的外壁设有制动外齿(1),所述制动外齿(1)的两侧设有第一环状耳孔,所述制动钳(5)的径向伸出位置加工有第二环状耳孔,所述第二环状耳孔上穿有螺旋弹簧(4),所述螺旋弹簧(4)的一端与第一环状耳孔连接,通过所述螺旋弹簧(4)将制动外齿(1)与制动钳(5)连接,两个所述制动钳(5)均连接有拨叉轴(7)和电机螺母(6),其中所述电机螺母(6)与制动钳(5)通过螺栓固连,而拨叉轴(7)仅穿过制动钳(5)中心的通孔,所述制动钳(5)可在拨叉轴(7)上活动,所述电机螺母(6)与执行电机(9)的螺杆连接,所述拨叉轴(7)和执行电机(9)均与变速器壳体通过螺钉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钳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5)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有沉头螺栓(2),且所述沉头螺栓(2)的两端均穿过制动钳(5)分别与制动内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彪王赫张子豪郑长松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