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53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1
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包括箱体、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导向杆,还具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有两套;第一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A和两个转动轮A,两个转动轮A安装在壳体A内;第二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和两个转动轮、电机减速机构,两个转动轮安装在壳体内,电机减速机构安装在壳体外侧一端,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和其中一个转动轮连接在一起;两套支撑装置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下两侧;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的外壳上端有导向管,导向管套在导向杆外侧端,导向杆的两侧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上两侧,导向管的上端有螺母座及手动螺杆。本新型不需要人工打磨版辊,版辊能向任何方向翻面,能对版辊任何位置进行打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费用支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制版配套设备
,特别是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印刷等领域中,比如说印刷墙纸、印刷画报、海报等等,版辊是一种重要的部件。版辊使用前需要制版,在版辊表面形成不同的图案或文字等等,以利于后续的印刷。版辊制版目前业内采用较多的是激光直刻版,当铜版辊经激光制版后,其版面边角锋利,需要对其打磨,保证版面的锐角处于被磨圆状态(如果不打磨,在印刷时版辊表面,也就是版面锐角处易对印刷刮刀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导致印刷刮刀损坏等)。目前对于激光版辊版面的打磨一般采用手动操作,操作人员手持打磨机(电动研磨丝刷光轮)对版辊的版面锐角处进行打磨,打磨完一侧版面后,还需要翻动版辊对版面的另一侧进行打磨。由于上述原因,人工打磨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也增加了生产方不必要的人工费用支出。基于上述,提供一种能自动实现版辊翻面打磨,且不需要人工手持打磨机对版辊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人工对版辊的版面进行打磨,存在的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会增加生产方生产成本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不需要人工手动手持打磨机打磨版辊,打磨时,把版辊放在两套支撑装置的两个转动轮上端,工作时支撑装置的转动轮能转动带动版辊向任何方向翻面,且具有可横向调节位置的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操作人员能根据需要横向调节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位于版辊上的横向位置,从而能对版辊任何位置进行打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生产方不必要人工费用支出的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包括箱体、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导向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套支撑装置、第二套支撑装置;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A和至少两个转动轮A,壳体A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两个转动轮A间隔距离安装在壳体A内上端、且两个转动轮A能分别自由转动;所述第二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转动轮、电机减速机构,壳体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两个转动轮间隔距离安装在壳体内上端、且两个转动轮能分别自由转动,电机减速机构安装在壳体外侧一端,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和其中一个转动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第二套支撑装置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下两侧;所述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的外壳上端有导向管,导向管套在导向杆外侧端,导向杆的两侧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上两侧,导向管的上端有螺母座及手动螺杆。进一步地,所述两套支撑装置之间的间距小于版辊的长度,第一套支撑装置的两个转动轮A及第二套支撑装置的两个转动轮内侧中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版辊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两个转动轮A上端位于壳体A上端开口外且两个转动轮A内侧之间间隔距离;第二套支撑装置两个转动轮上端位于壳体上端开口外且两个转动轮内侧之间间隔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的内径大于导向杆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减速机构是电机齿轮减速器。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的研磨丝刷光轮位于两套支撑装置之间的上端。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新型使用前直接通过吊装的方式或者人手抬的方式,把激光加工好的版辊摆放在两套支撑装置的转动轮上端(初始状态下,把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沿导向杆调节到右止点或左止点,方便摆放版辊),然后把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沿导向管调节到需要研磨加工的版辊上端。打开电源开关后,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就可对版辊进行研磨。本新型中需要版辊翻动换面时,打开电机减速机构的电源开关,电机减速机构就会经转动轮带动版辊转动,使需要研磨的版辊面位于上侧,本新型需要移动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位于版辊上的位置时,把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经导气管沿导向杆左右调节,就可使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位于版辊上端任意一个位置进行研磨加工。本新型不需要人工手动手持打磨机打磨版辊,工作时支撑装置的转动轮能转动带动版辊向任何方向翻面,操作人员能根据需要横向调节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位于版辊上的横向位置,从而能对版辊任何位置进行打磨,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生产方不必要人工费用支出。基于上述,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机减速机构和其中一套支撑装置的其中一个转动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2所示,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包括矩形箱体1、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2、矩形导向杆3,还具有支撑装置5;所述支撑装置有两套;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51包括矩形壳体A511和两个转动轮A512,壳体A511上端为开放式、前后左右及下端为封闭式结构,两个转动轮A512的中间各安装有一个轴承5121,壳体A511的左右侧上端中部各具有两个安装孔,两只转动轮A512前后纵向位于壳体A511上端内,通过两只螺杆分别纵向经壳体A511左上端中部两个开孔、穿过两只转动轮A512中部轴承5121的内圈内(两只轴杆紧套在轴承内圈内)、并从壳体A511右上端中部两个开孔引出,两只螺母分别旋入两只螺杆后侧端外螺纹,把两个转动轮A512安装在壳体A511内上端;所述第二套支撑装置52包括矩形壳体521和两个转动轮522、电机减速机构523,壳体521上端为开放式、前后左右及下端为封闭式结构,壳体521的左右侧上端中部各具有两个轴孔,每个轴孔内安装有一只轴承5221,两只转动轮522中部各横向焊接有一只轴杆,两只转动轮522前后纵向位于壳体521上端内,两个转动轮522的轴杆左右侧分别紧套在壳体前后部左右侧端轴承5221的内圈内,后端轴杆的左侧位于壳体521左外端并焊接有一只法兰盘,电机减速机构523经螺杆螺母横向安装在壳体521左外端后上部,电机减速机构523的动力输出轴法兰盘和后端轴杆的法兰盘经螺杆螺母连接;所述两套支撑装置的壳体A521及522分别经螺杆螺母安装在箱体1内后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2的外壳上端中部横向经螺杆螺母安装有一根矩形导向管21,导向管21套在导向杆3外侧端,导向杆3的两侧分别经螺杆螺母安装在箱体1内上前端左右两侧,导向管21的上端有两个和导向管内相通的螺母座22,每个螺母座22内有一只手动螺杆23;所述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2、电机减速机构523的电源输入端分别经一只电源开关和220V交流电源连接。图1、2所示,两只支撑装置5之间的间距小于版辊6的左右长度,第一套支撑装置的两个转动轮A512、第二套轴承装置的两个转动轮522内侧中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版辊6的外径。第一套支撑装置的两个转动轮A512、第二套轴承装置的两个转动轮522上端分别位于壳体A511、壳体521上端开口外且两个转动轮A512、两个转动轮522内侧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导向管21的内径略大于导向杆3的外径0.2mm。电机减速机构523是工作电压交流220V、功率200W的电机齿轮减速器成品,动力输出轴每分钟转速120转,工作时电机加速机构的电机得电后、电机输出的动力在其外壳内部多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包括箱体、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导向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套支撑装置、第二套支撑装置;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A和至少两个转动轮A,壳体A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两个转动轮A间隔距离安装在壳体A内上端、且两个转动轮A能分别自由转动;所述第二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转动轮、电机减速机构,壳体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两个转动轮间隔距离安装在壳体内上端、且两个转动轮能分别自由转动,电机减速机构安装在壳体外侧一端,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和其中一个转动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第二套支撑装置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下两侧;所述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的外壳上端有导向管,导向管套在导向杆外侧端,导向杆的两侧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上两侧,导向管的上端有螺母座及手动螺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版辊使用的打磨装置,包括箱体、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导向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套支撑装置、第二套支撑装置;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A和至少两个转动轮A,壳体A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两个转动轮A间隔距离安装在壳体A内上端、且两个转动轮A能分别自由转动;所述第二套支撑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转动轮、电机减速机构,壳体上端为开放式结构,两个转动轮间隔距离安装在壳体内上端、且两个转动轮能分别自由转动,电机减速机构安装在壳体外侧一端,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和其中一个转动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套支撑装置、第二套支撑装置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下两侧;所述电动研磨丝刷光轮本体的外壳上端有导向管,导向管套在导向杆外侧端,导向杆的两侧分别安装在箱体内上两侧,导向管的上端有螺母座及手动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版辊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秀炜吉耀斌杨崇偶杨连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邦制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