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及其制作工艺及其装配式墙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一体化复合墙专用快装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复合墙体已经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现有墙体装配在各构件连接时大多采用现浇连接,其施工过程采用湿作业,需要要拌制水泥、砂浆,容易造成粉尘、垃圾污染,而且施工工期长,需要一种装配便捷的复合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无需使用灌浆固定连接的装配式一体化复合墙专用快装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其特征在于:专用构件两端分别设有U型结构的凹槽及凸槽,所述凹槽及凸槽设有金属凹件及金属凸件,所述金属凹件的下凹长度大于所述金属凸件的凸起长度,所述专用构件内部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分别与所述金属凹件及所述金属凸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及所述凸槽两侧面设有1~2°的夹角,所述金属凹件及所述金属凸件覆盖在凹槽及凸槽表面,金属凹件及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其特征在于:专用构件(1)两端分别设有U型结构的凹槽(11)及凸槽(12),所述凹槽(11)及凸槽(12)设有金属凹件(111)及金属凸件(121),所述金属凹件(111)的下凹长度大于所述金属凸件(121)的凸起长度,所述专用构件(1)内部设有钢筋(13),所述钢筋(13)分别与所述金属凹件(111)及所述金属凸件(12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其特征在于:专用构件(1)两端分别设有U型结构的凹槽(11)及凸槽(12),所述凹槽(11)及凸槽(12)设有金属凹件(111)及金属凸件(121),所述金属凹件(111)的下凹长度大于所述金属凸件(121)的凸起长度,所述专用构件(1)内部设有钢筋(13),所述钢筋(13)分别与所述金属凹件(111)及所述金属凸件(1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及所述凸槽(12)两侧面设有1~2°的夹角,所述金属凹件(111)及所述金属凸件(121)覆盖在凹槽(11)及凸槽(12)表面,金属凹件(111)及金属凸件(121)的厚度为1~2mm,所述专用构件(1)包括设于两侧的壁板(14)及设于壁板(14)之间的填充物(15),所述填充物(15)为轻质混凝土。
3.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定量配比:量取特定比例的砂料、水泥、回收料、碱水剂、引气剂、发泡料及水;
混合搅拌:将定量配比步骤中的原料输送至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浆料;
上模灌注:将浆料灌注到模具中;
凝固拆模:待浆料凝固成型后进行拆模处理,得到初制板;
干燥养护:将初制板送至养护房进行干燥养护;
端面焊接:将金属凹件或金属凸件与钢筋焊接固定在干燥养护后的初制品的端面,得到成品;
堆垛入库:将成品堆垛成型进行入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配比步骤中,所述发泡料为EPS(聚苯乙烯),所述特定比例为:砂料15~25份、水泥60~70份、回收料5~7份、碱水剂1~3份、引气剂0.02~0.03份、发泡料0.1~0.15份及水30~40份。
5.一体化复合墙专用构件装配式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构件(1)、紧密连接件(2)、竖向连接件(3)、端部构件及墙体连接件(5),横向相邻的专用构件(1)通过金属凹件(111)与金属凸件(121)的配合连接,所述竖向连接件(3)固定在所述金属凹件(111)上,竖向相邻的专用构件(1)通过竖向连接件(3)连接,专用构件(1)靠近顶部墙体或底部墙体的端面设有U型槽(17),所述紧密连接件(2)与所述顶部墙体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骏,陈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本绿色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