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麒春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63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包括金属框架和砌块,砌块嵌装在金属框架内,砌块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砌块的四周均设置有凸部,金属框架设置有凹槽,凸部与凹槽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拼接,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墙体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墙体通常都是通过砌块砌筑而成,砌块上下叠加并在砌块的接触面人工涂抹上混凝土来,再一块一块的粘接,其工作效率非常的低,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由于粉刷时候对于混凝土料厚程度的控制比较困难,地面上掉落了大量的混凝土料,导致混凝土料浪费严重。此外还需要人工铺设粉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极低。另外,由互相拼接而成,上下砌块之间连接力度差,导致整个墙体的抗风抗震能力较差,墙体的强度不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拼接的建筑墙体结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拼接,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包括:金属框架和砌块,所述砌块嵌装在所述金属框架内,所述砌块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砌块的四周均设置有凸部,所述金属框架设置有凹槽,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根横梁、两根纵梁和一根中间梁,两根所述横梁平行设置,两根纵梁分别连接在所述两根横梁的两端,所述中间梁与所述纵梁平行设置,连接在两根所述横梁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纵梁和中间梁的四个边角处均连接有异形凸条,相邻异形凸条间形成所述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伸入所述凹槽内,并抵靠在所述凹槽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砌块采用混凝土或水泥发泡材料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形状采用圆形、椭圆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三角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砌块的凸部与金属框架的凹槽匹配连接,从而将砌块牢固的嵌装在金属框架内,实现了砌块与金属框架的结合,连接牢度,且便于拼接,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砌块上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既能够节省原料的使用,又能够减轻建筑墙体结构的重量,并且能够提高建筑墙体结构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金属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砌块的局部示意图。图5附图为本技术纵梁与所述砌块的装配图。图6附图为本技术中间梁与所述砌块的装配图。其中,图中,1-金属框架;2-砌块;3-通孔;4-凸部;5-凹槽;6-横梁;7-纵梁;8-中间梁;9-异形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包括:金属框架1和砌块2,砌块2嵌装在金属框架1内,砌块2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3;砌块2的四周均设置有凸部4,金属框架1设置有凹槽5,凸部4与凹槽5相匹配。金属框架1包括两根横梁6、两根纵梁7和一根中间梁8,两根横梁6平行设置,两根纵梁7分别连接在两根横梁6的两端,中间梁8与纵梁7平行设置,连接在两根横梁6的中间位置。横梁6与纵梁7及横梁6与中间梁8采用采用焊接和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横梁6、纵梁7和中间梁8的四个边角处均连接有异形凸条9,相邻异形凸条9间形成凹槽5。凸部4伸入凹槽5内,并抵靠在凹槽5内壁上,从而使得金属框架1与砌块2牢固结合。本实施例中,中间梁8的高度略等于砌块2的高度,纵梁7的高度略等于砌块2高度与两个横梁6高度之和;横梁6长度略等于中间梁8宽度与两个砌块2长度之和。本实施例中,砌块2采用混凝土或水泥发泡材料或其他填充物等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通孔3的形状采用圆形、椭圆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三角形等多种形状,优选为圆形。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砌块2的凸部4与金属框架1的凹槽5匹配连接,从而将砌块2牢固的嵌装在金属框架1内,实现了砌块2与金属框架1的结合,连接牢固,且便于拼接,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砌块2上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3,既能够节省原料的使用,又能够减轻建筑墙体结构的重量,并且能够提高建筑墙体结构的保温效果。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和砌块,所述砌块嵌装在所述金属框架内,所述砌块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砌块的四周均设置有凸部,所述金属框架设置有凹槽,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架和砌块,所述砌块嵌装在所述金属框架内,所述砌块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砌块的四周均设置有凸部,所述金属框架设置有凹槽,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架包括两根横梁、两根纵梁和一根中间梁,两根所述横梁平行设置,两根纵梁分别连接在所述两根横梁的两端,所述中间梁与所述纵梁平行设置,连接在两根所述横梁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麒春
申请(专利权)人:张麒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