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62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墙板装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底安装槽钢和顶安装槽钢,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筋条,所述底限位滑槽内壁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相配合的连接底孔,所述底安装槽钢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所述底限位滑槽相配合的埋设限位管,所述底安装槽钢、所述顶安装槽钢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底端位于埋设限位管内部,此时底安装槽钢、顶安装槽钢承受的侧倾应力,通过纵向连接杆施加在位于地表下方的埋设限位管内部,降低了底安装槽钢、顶安装槽钢承受的侧倾应力,提高了底安装槽钢、顶安装槽钢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
本技术属于墙板装配
,具体是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中国专利公开了用于轻钢集成房屋的装配式墙体,其公开号为(CN206512891U),该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墙体的工厂化预制生产,现场快速组装,且组装后的墙体结构稳定,整体性好,但是,该专利主要通过安装槽对墙体单元起到固定,墙体主要通过冷弯C形钢进行限位,此时墙体由于具有高度,此时墙体侧倾力只要施加在冷弯C形钢的侧薄壁上,进而使冷弯C形钢的侧壁受到的应力增加,并且并不稳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底安装槽钢和顶安装槽钢,所述底安装槽钢与所述顶安装槽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线性分布的预制墙板单元,所述底安装槽钢与所述顶安装槽钢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底限位滑槽和顶限位滑槽,所述底限位滑槽与所述顶限位滑槽的截面形状均呈凸字形,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筋条,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上端与下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限位滑槽、所述底限位滑槽内部,所述限位筋条与所述底限位滑槽、所述顶限位滑槽内壁接触,所述底限位滑槽内壁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相配合的连接底孔,所述底安装槽钢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所述底限位滑槽相配合的埋设限位管,所述底限位滑槽与所述埋设限位管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上端面开设有预装孔,所述预装孔上下端均为开放结构,所述顶安装槽钢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装孔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底安装槽钢、所述顶安装槽钢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纵向连接杆,所述纵向连接杆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预装孔和所述底限位滑槽,所述纵向连接杆底端位于所述埋设限位管内部,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两侧分别具有插接配合槽和插接筋条,所述插接筋条与所述插接配合槽插接配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埋设限位管远离所述连接底孔的一端为封闭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接筋条沿所述插接筋条长边方向截面形状呈凸字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接配合槽、所述底限位滑槽与所述顶限位滑槽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连接杆底端与所述埋设限位管内壁底面接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装孔开设在所述预制墙板单元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底孔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的宽度一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安装槽钢的宽度大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时,底安装槽钢埋设在地面上,埋设限位管位于地表下方,此时先将预制墙板单元通过插接配合槽与插接筋条相互插接形成一面完整的墙板,进而将组成形成的预制墙板单元底部的限位筋条与底限位滑槽配合,纵向连接杆将底安装槽钢、顶安装槽钢与预制墙板单元之间进行连接固定,而此时纵向连接杆底端位于埋设限位管内部,此时底安装槽钢、顶安装槽钢承受的侧倾应力,一部分通过纵向连接杆施加在位于地表下方的埋设限位管内部,降低了底安装槽钢、顶安装槽钢承受的侧倾应力,提高了底安装槽钢、顶安装槽钢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中顶安装槽钢拆卸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中预制墙板单元与底安装槽钢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中底安装槽钢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底安装槽钢;11、底限位滑槽;12、连接底孔;2、顶安装槽钢;21、顶限位滑槽;22、固定孔;3、纵向连接杆;4、预制墙板单元;41、限位筋条;42、预装孔;43、插接配合槽;44、插接筋条;5、埋设限位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底安装槽钢1和顶安装槽钢2,底安装槽钢1与顶安装槽钢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线性分布的预制墙板单元4,底安装槽钢1与顶安装槽钢2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底限位滑槽11和顶限位滑槽21,底限位滑槽11与顶限位滑槽21的截面形状均呈凸字形,预制墙板单元4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筋条41,预制墙板单元4上端与下端分别滑动连接在顶限位滑槽21、底限位滑槽11内部,限位筋条41与底限位滑槽11、顶限位滑槽21内壁接触,底限位滑槽11内壁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预制墙板单元4相配合的连接底孔12,底安装槽钢1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底限位滑槽11相配合的埋设限位管5,底限位滑槽11与埋设限位管5内部相互连通,预制墙板单元4上端面开设有预装孔42,预装孔42上下端均为开放结构,顶安装槽钢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与预装孔42相配合的固定孔22,底安装槽钢1、顶安装槽钢2与预制墙板单元4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纵向连接杆3,纵向连接杆3穿过固定孔22、预装孔42和底限位滑槽11,纵向连接杆3底端位于埋设限位管5内部,预制墙板单元4两侧分别具有插接配合槽43和插接筋条44,插接筋条44与插接配合槽43插接配合;安装时,底安装槽钢1埋设在地面上,埋设限位管5位于地表下方,此时先将预制墙板单元4通过插接配合槽43与插接筋条44相互插接形成一面完整的墙板,进而将组成形成的预制墙板单元4底部的限位筋条41与底限位滑槽11配合,使预制墙板单元4滑入底限位滑槽11内部,通过限位筋条41与底限位滑槽11的配合,使预制墙板单元4与底安装槽钢1竖直方向无法移动,此时将顶安装槽钢2插入预制墙板单元4上端,同理通过限位筋条41与顶限位滑槽21的配合,使预制墙板单元4与顶安装槽钢2竖直方向无法移动,此时通过纵向连接杆3穿过固定孔22、连接底孔12与预装孔42时,纵向连接杆3将底安装槽钢1、顶安装槽钢2与预制墙板单元4之间进行连接固定,而此时纵向连接杆3底端位于埋设限位管5内部,此时底安装槽钢1、顶安装槽钢2承受的侧倾应力,一部分通过纵向连接杆3施加在位于地表下方的埋设限位管5内部,降低了底安装槽钢1、顶安装槽钢2承受的侧倾应力,提高了底安装槽钢1、顶安装槽钢2的稳定性。在图4中:埋设限位管5远离连接底孔12的一端为封闭结构,纵向连接杆3底端与埋设限位管5内壁底面接触,埋设限位管5底端为封闭结构,使纵向连接杆3可以直接插入埋设限位管5底面,进而保证每一根的纵向连接杆3位于地面下方的深度一致。在图2-3中:插接筋条44沿插接筋条44长边方向截面形状呈凸字形,插接配合槽43、底限位滑槽11与顶限位滑槽21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层,密封层可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底安装槽钢(1)和顶安装槽钢(2),所述底安装槽钢(1)与所述顶安装槽钢(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线性分布的预制墙板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安装槽钢(1)与所述顶安装槽钢(2)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底限位滑槽(11)和顶限位滑槽(21),所述底限位滑槽(11)与所述顶限位滑槽(21)的截面形状均呈凸字形,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筋条(41),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上端与下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限位滑槽(21)、所述底限位滑槽(11)内部,所述限位筋条(41)与所述底限位滑槽(11)、所述顶限位滑槽(21)内壁接触,所述底限位滑槽(11)内壁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相配合的连接底孔(12),所述底安装槽钢(1)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所述底限位滑槽(11)相配合的埋设限位管(5),所述底限位滑槽(11)与所述埋设限位管(5)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上端面开设有预装孔(42),所述预装孔(42)上下端均为开放结构,所述顶安装槽钢(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装孔(42)相配合的固定孔(22),所述底安装槽钢(1)、所述顶安装槽钢(2)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纵向连接杆(3),所述纵向连接杆(3)穿过所述固定孔(22)、所述预装孔(42)和所述底限位滑槽(11),所述纵向连接杆(3)底端位于所述埋设限位管(5)内部,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两侧分别具有插接配合槽(43)和插接筋条(44),所述插接筋条(44)与所述插接配合槽(43)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装配式房屋,包括底安装槽钢(1)和顶安装槽钢(2),所述底安装槽钢(1)与所述顶安装槽钢(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线性分布的预制墙板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安装槽钢(1)与所述顶安装槽钢(2)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底限位滑槽(11)和顶限位滑槽(21),所述底限位滑槽(11)与所述顶限位滑槽(21)的截面形状均呈凸字形,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筋条(41),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上端与下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限位滑槽(21)、所述底限位滑槽(11)内部,所述限位筋条(41)与所述底限位滑槽(11)、所述顶限位滑槽(21)内壁接触,所述底限位滑槽(11)内壁底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相配合的连接底孔(12),所述底安装槽钢(1)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所述底限位滑槽(11)相配合的埋设限位管(5),所述底限位滑槽(11)与所述埋设限位管(5)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上端面开设有预装孔(42),所述预装孔(42)上下端均为开放结构,所述顶安装槽钢(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装孔(42)相配合的固定孔(22),所述底安装槽钢(1)、所述顶安装槽钢(2)与所述预制墙板单元(4)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纵向连接杆(3),所述纵向连接杆(3)穿过所述固定孔(22)、所述预装孔(42)和所述底限位滑槽(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榫卯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