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1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包括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所述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形成窗户外框体,所述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内部通过合页安装有内窗体,所述外窗竖板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第一安装件,所述外窗横板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第二安装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通过设有的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能够对窗体外侧进行快速固定处理,而且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不用时能够收缩在外框体内,便于装配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钢结构窗体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增加建筑的透气性、采光性和美观性等功能。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安装费时费力,操作浮在,而且不便于进行携带使用,从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以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安装费时费力,操作浮在,而且不便于进行携带使用,从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效率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包括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所述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形成窗户外框体,所述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内部通过合页安装有内窗体,所述外窗竖板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第一安装件,所述外窗横板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第二安装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件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长度,所述第二安装件的长度小于第二凹槽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一端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设置成椭圆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等间距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定位孔设置有一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且定位销设置成U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外窗竖板两端内侧安装有的第一安装件,外窗横板两端内侧安装有的第二安装件,且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一端内部开设有安装孔,能够对窗体外侧进行快速固定处理。2、本技术而且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不用时能够分别收缩在外框体的外窗竖板和外窗横板内,从而便于钢结构窗体的装配携带使用。3、本技术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通过定位销在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进行固定,定位方便快捷,当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收缩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此时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重合,将定位销插设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完成收缩定位;当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翻转90°进行时,通过定位销插插设在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内进行安装定位处理。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件展开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件收缩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窗竖板;2、外窗横板;3、内窗体;4、合页;5、第一凹槽;6、第一安装件;7、第一转轴;8、安装孔;9、第二定位孔;10、定位销;11、第一定位孔;12、第三定位孔;13、第二凹槽;14、第二安装件;15、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包括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形成窗户外框体,结构稳定性高,便于提高使用寿命,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内部通过合页4安装有内窗体3,外窗竖板1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内通过第一转轴7安装有第一安装件6,外窗横板2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内通过第二转轴15安装有第二安装件14,能够对窗体外侧进行快速固定处理,第一安装件6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5的长度,第二安装件14的长度小于第二凹槽13的长度,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不用时能够分别收缩在外框体的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3内,从而便于钢结构窗体的装配携带使用。优选的,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一端内部开设有安装孔8,且安装孔8设置成椭圆状,便于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对窗户外框体进行安装固定。优选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3内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9,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9和第三定位孔12,便于切换不同的定位孔对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进行固定处理。优选的,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9均等间距设置有两个,第三定位孔12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通过定位销10进行固定,且定位销10设置成U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外窗竖板1两端内侧安装有的第一安装件6,外窗横板2两端内侧安装有的第二安装件14,且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一端内部开设有安装孔8,便于对窗体外侧进行安装固定处理;而且第一安装件6和第二安装件14不用时能够分别收缩在外框体的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3内,从而便于钢结构窗体的装配携带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包括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形成窗户外框体,所述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内部通过合页(4)安装有内窗体(3),所述外窗竖板(1)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通过第一转轴(7)安装有第一安装件(6),所述外窗横板(2)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内通过第二转轴(15)安装有第二安装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包括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形成窗户外框体,所述外窗竖板(1)和外窗横板(2)内部通过合页(4)安装有内窗体(3),所述外窗竖板(1)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通过第一转轴(7)安装有第一安装件(6),所述外窗横板(2)两端内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内通过第二转轴(15)安装有第二安装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6)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5)的长度,所述第二安装件(14)的长度小于第二凹槽(1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钢结构窗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昊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榫卯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