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22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二甲基硅油10份、乙烯基硅油5‑8份、偶联剂A 2‑5份、蓝色色膏1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铂金催化剂0.5‑0.8份、微胶囊型铂金催化剂1‑2份、球型氧化铝600‑800份、和球形氮化铝50‑80份;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二甲基硅油18份、含氢硅油0.5‑0.8份、偶联剂B 2‑5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球型氧化铝600‑800份和球形氮化铝50‑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延长场频的固化时间,在6个月内正常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凝胶,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导热凝胶具有施工方便、装配应力很小、热阻低等显著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通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导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又要保证点胶流畅,一般要求产品流量大于50g/min。导热性能的提升需要填充大量的导热填料,要求有机硅树脂的粘度越来越低,因此偶联剂的选择和配比显得很重要了。双组份导热凝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方面会因为粘度高且A/B组分粘度差别较大引起溢胶现象;另一方面,产品稳定性差,储存3个月后有明显的析油现象;还有就是硬度不稳定,随着时间延长,产品不能正常固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度为30-50mPa·s的二甲基硅油10份、乙烯基硅油5-8份、偶联剂A2-5份、蓝色色膏1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铂金催化剂0.5-0.8份、微胶囊型铂金催化剂1-2份、1-5μm球型氧化铝200-300份、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500份和70-80μm球形氮化铝50-80份;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度为30-50mPa·s的二甲基硅油18份、含氢硅油0.5-0.8份、偶联剂B2-5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1-5μm球型氧化铝200-300份、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500份和70-80μm球形氮化铝50-80份。具体地,所述乙烯基硅油中乙烯基含量为0.08-0.12wt%,粘度为150-250mPa·s;所述含氢硅油的氢含量0.18-0.22wt%;所述偶联剂A和偶联剂B独立地选自BYK-21879和/或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分散剂的配比提高产品的润湿性,控制A/B组分的流量差在5%以内,解决了溢胶问题;由于产品在灌装的过程中引入气泡,气泡在长时间作用下,析出的液体充入气泡内部,造成点胶时液滴滴落不能固化,因此加入消泡剂控制析油现象;通过加入微胶囊型催化剂延迟固化,有效地延长了场频的固化时间,在6个月内正常固化。本专利技术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A组分按重量份称取各物质,将二甲基基硅油、乙烯基硅油、偶联剂A、蓝色色膏、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铂金催化剂加入到搅拌釜中搅拌0.5h,转速为30-35rpm,加入1-5μm球型氧化铝,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40-50μm球形氧化铝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70-80μm球形氮化铝,搅拌0.5h,转速为5-10rpm,加入胶囊型铂金催化剂,搅拌0.5h,转速为5-100rpm,将混合物用压盘压出,再投入搅拌釜中,抽真空脱泡装入EFD管;2)制备B组分按重量份称取各物质,将二甲基基硅油、含氢硅油、偶联剂B和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加入到搅拌釜中搅拌0.5h,转速为30-35rpm,加入1-5μm球型氧化铝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40-50μm球形氧化铝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70-80μm球形氮化铝,搅拌0.5h,转速为5-10rpm,搅拌0.5h,转速为5-100rpm,将混合物用压盘压出,再投入搅拌釜中,抽真空脱泡装入EFD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A组分将二甲基基硅油10份、乙烯基硅油5份、偶联剂混合物2份、蓝色色膏1份、消泡剂0.3份、铂金催化剂0.5份加入到搅拌釜中搅拌0.5h,转速为30-35rpm,加入1-5μm球型氧化铝2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70-80μm球形氮化铝50份,搅拌0.5h,转速为5-10rpm,加入胶囊型铂金催化剂1份,搅拌0.5h,转速为5-100rpm,将混合物用压盘压出,压盘直径与出料口直径控制在25:1,出料口长度10cm,重新投入搅拌釜中,抽真空脱泡装入EFD管;2)制备B组分将二甲基基硅油18份、含氢硅油0.5份、偶联剂混合物2份、消泡剂0.3份加入到搅拌釜中搅拌0.5h,转速为30-35rpm,加入1-5μm球型氧化铝2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70-80μm球形氮化铝50份,搅拌0.5h,转速为5-10rpm,搅拌0.5h,转速为5-100rpm,将混合物用压盘压出,压盘直径与出料口直径控制在25:1,出料口长度10cm,重新投入搅拌釜中,抽真空脱泡装入EFD管。实施例2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A组分将二甲基基硅油10份、乙烯基硅油8份、偶联剂混合物5份、蓝色色膏1份、消泡剂0.5份、铂金催化剂0.8份加入到搅拌釜中搅拌0.5h,转速为30-35rpm,加入1-5μm球型氧化铝3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40-50μm球形氧化铝5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70-80μm球形氮化铝80份,搅拌0.5h,转速为5-10rpm,加入胶囊型铂金催化剂2份,搅拌0.5h,转速为5-100rpm,将混合物用压盘压出,压盘直径与出料口直径控制在25:1,出料口长度10cm,重新投入搅拌釜中,抽真空脱泡装入EFD管;2)制备B组分将二甲基基硅油18份、含氢硅油0.8份、偶联剂混合物5份、消泡剂0.5份加入到搅拌釜中搅拌0.5h,转速为30-35rpm,加入1-5μm球型氧化铝3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40-50μm球形氧化铝50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70-80μm球形氮化铝80份,搅拌0.5h,转速为5-10rpm,搅拌0.5h,转速为5-100rpm,将混合物用压盘压出,压盘直径与出料口直径控制在25:1,出料口长度10cm,重新投入搅拌釜中,抽真空脱泡装入EFD管。实施例3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A组分将二甲基基硅油10份、乙烯基硅油6份、偶联剂混合物4份、蓝色色膏1份、消泡剂0.4份、铂金催化剂0.7份加入到搅拌釜中搅拌0.5h,转速为30-35rpm,加入1-5μm球型氧化铝25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40-50μm球形氧化铝450份搅拌0.5h,转速为10-15rpm,加入70-80μm球形氮化铝65份,搅拌0.5h,转速为5-10rpm,加入胶囊型铂金催化剂1.5份,搅拌0.5h,转速为5-100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n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度为30-50mPa·s的二甲基硅油10份、乙烯基硅油5-8份、偶联剂A 2-5份、蓝色色膏1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铂金催化剂0.5-0.8份、微胶囊型铂金催化剂1-2份、1-5μm球型氧化铝200-300份、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500份和70-80μm球形氮化铝50-80份;/n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度为30-50mPa·s的二甲基硅油18份、含氢硅油0.5-0.8份、偶联剂B 2-5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1-5μm球型氧化铝200-300份、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500份和70-80μm球形氮化铝50-8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度为30-50mPa·s的二甲基硅油10份、乙烯基硅油5-8份、偶联剂A2-5份、蓝色色膏1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铂金催化剂0.5-0.8份、微胶囊型铂金催化剂1-2份、1-5μm球型氧化铝200-300份、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500份和70-80μm球形氮化铝50-80份;
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粘度为30-50mPa·s的二甲基硅油18份、含氢硅油0.5-0.8份、偶联剂B2-5份、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3-0.5份、1-5μm球型氧化铝200-300份、40-50μm球形氧化铝400-500份和70-80μm球形氮化铝5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油中乙烯基含量为0.08-0.12wt%,粘度为150-25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的氢含量0.18-0.22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低渗油双组份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A和偶联剂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玉万炜涛陈田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邦界面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