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741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热硅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室温条件下,利用多巴胺对氮化硼(BN)表面进行改性,制备得到多巴胺改性氮化硼(BN‑PDA)填料。步骤2:多巴胺改性氮化硼(BN‑PDA)和其他填料与硅油混合,制备导热硅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巴胺改性氮化硼表面,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且氮化硼经过多巴胺改性后制备的导热硅脂导热性能和渗油情况都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硅脂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导热硅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元器件向高集成化和微型化发展,电子器件中特征尺寸的缩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功率密度的增加。高密度集成芯片在智能电子设备、家电、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高新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当两种固体材料相互连接时,接触面在微观结构上存在很多的间隙,不能达到完全紧密结合的理想状态,在这些间隙微孔中,不良传输介质空气会填充微孔,空气层的存在不利于散热,影响电子元器件稳定性和工作寿命。开发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热界面材料,以填充固体接触表面之间的空气间隙,从而实现减少热阻的目的,满足电子元器件长期可靠的运行已成为导热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导热脂不需要进行固化处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有效地填充固体接触面的空隙,增大两个固体的接触面积,在施加一定的外力时,导热脂变得十分薄,有利于降低界面热阻,提高热量传递性能。与其他类型的热界面材料相比,导热脂价格低廉,因此广受欢迎。氮化硼被称为“白色石墨”,具有高热导率,近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n(1)多巴胺改性BN,BN-PDA的制备:配置盐酸多巴胺水溶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粉末,调节溶液pH呈碱性,随后加入氮化硼粉末,经超声处理、磁力搅拌后,抽滤、去离子水洗数次,最后冷冻干燥得到BN-PDA粉末;/n(2)BN-PDA导热硅脂的制备:称BN-PDA粉末和硅油混合,置于球磨罐中,球磨后取出样品,真空离心脱泡,得到BN-PDA导热硅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
(1)多巴胺改性BN,BN-PDA的制备:配置盐酸多巴胺水溶液,再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粉末,调节溶液pH呈碱性,随后加入氮化硼粉末,经超声处理、磁力搅拌后,抽滤、去离子水洗数次,最后冷冻干燥得到BN-PDA粉末;
(2)BN-PDA导热硅脂的制备:称BN-PDA粉末和硅油混合,置于球磨罐中,球磨后取出样品,真空离心脱泡,得到BN-PDA导热硅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盐酸多巴胺水溶液的重量浓度为0.5-10%、pH为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氮化硼粉末的粒径为0.1-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巴胺改性氮化硼导热硅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0-120min,搅拌的温度为15-35℃,搅拌的时间为24-48h,冷冻干燥的时间为24-48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树申陈鹏赵程浩莫冬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