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牡花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18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塑料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为:将原料中的PVC树脂、醋酸乙烯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乙酯加入研磨器中高速研磨得到粉料,向粉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加热搅拌得到粘稠状的液体;将抗菌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引发剂和硅酮粉一同加入研磨器中高速研磨,得到的粉料加入粘稠液体中搅拌均匀,得到主料;将主料塑化开炼,塑化开炼后的热物料进行热压,即可制得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该PVC塑料不仅仅提高了自身的抗菌性能,而且并未影响塑料的本身强度性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了使用者对于塑料抗菌性能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问题,可以被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
,具体是一种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因其具有不易燃、耐化学药品性高、电绝缘性能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电子通讯、家用电器、家具、包装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也应用到与人体密切接触的输液管、输液袋、氧气罩、玩具、鞋、管道、食品包装、薄膜等制品。目前它的全球产量居第二位,仅次于聚乙烯。然而由于聚氯乙烯不具有抗菌性,其制品用一段时间过后,表面会变得肮脏,滋生各种细菌、霉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特别在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适宜时更易繁殖蔓延有害微生物,不同的人接触就会导致交叉感染,成为细菌污染源和疾病传播源,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行业的高速发展,材料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PVC使用量的增加,人们对PVC的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n50~70份的PVC树脂、5~15份的醋酸乙烯酯、1~10份的甲氧基肉桂酸乙基乙酯、6~9份的抗氧化剂、10~16份的抗菌剂、5~12份的热稳定剂、1~10份的引发剂、5~15份的助剂;/n其中,所述助剂为硅酮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
50~70份的PVC树脂、5~15份的醋酸乙烯酯、1~10份的甲氧基肉桂酸乙基乙酯、6~9份的抗氧化剂、10~16份的抗菌剂、5~12份的热稳定剂、1~10份的引发剂、5~15份的助剂;
其中,所述助剂为硅酮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
55~65份的PVC树脂、8~12份的醋酸乙烯酯、3~7份的甲氧基肉桂酸乙基乙酯、7.5~8.5份的抗氧化剂、12~14份的抗菌剂、7~10份的热稳定剂、3~7份的引发剂、7~12份的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
60份的PVC树脂、10份的醋酸乙烯酯、5份的甲氧基肉桂酸乙基乙酯、8份的抗氧化剂、13份的抗菌剂、8份的热稳定剂、5份的引发剂、10份的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包括肌醇六磷脂酸和氨基酸,且二者的质量比为2:1。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高分子抗菌剂,所述高分子抗菌剂包括季铵盐、季鏻盐和胍盐,三者的质量比为4:3:6。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有自抗菌性能的PVC塑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牡花
申请(专利权)人:孙牡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